20240911-2I5A1235.jpg

9月11日晚,市法院舉辦第33期“寧法半月談”沙龍活動。本次活動由溧水區法院承辦,溧水區法學會協辦?;顒又黝}為“融合貫通 美溧新楓”——溧水法院“蒲公英”融合法庭建設推進會。

市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姚志堅,溧水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夏云,溧水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花毅,溧水區副區長、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印紅軍,溧水區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黃志堅出席活動。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各街鎮政法委員、社區書記,區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區政協社法委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市、區法院干警代表80余人參加活動。

與會人員首先觀看了溧水區法院制作的專題片《送您一朵蒲公英》。溧水區法院洪藍法庭員額法官鄧成康、溧水區洪藍街道政法委員嚴克舜兩位來自基層社會治理一線的主講人分別從“蒲公英”融合法庭的創建現實背景、創建過程、初步成效以及探索構建基層治理多元共治等多維度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做法和對基層解紛工作的思考。

鄧成康以《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共建“蒲公英+”解紛新格局》為題,重點介紹了“蒲公英”法庭工作品牌的內涵、創建經過和實踐觀察,從辦理的民生“小”案說起,分享了洪藍法庭服務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的三條“密碼”:迭代升級融合法庭,指導調解促推訴源治理;緊緊依靠黨委領導,融合聯建匯聚治理合力;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做好三個“巡回”守住民心。

嚴克舜介紹說,洪藍街道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蒲公英”融合法庭試點建設為契機,通過筑牢陣地構建基層治理新體系、聯動聯調優化基層治理新生態、多元共治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切實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的專業化、規范化、法治化。通過自治、警治、法治深度融合,有效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營造了一個共建共治共享、和諧穩定的基層治理環境。

交流環節中,溧水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孔剛,省法院民一庭三級高級法官高洪,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訴訟法教研室主任馬丁,市法院民一庭副庭長李明偉,溧水區法院洪藍法庭庭長王林分別結合理論與工作實際,就如何進一步做深做實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王林暢談了融合法庭工作感悟:“蒲公英”融合法庭由微法庭迭代升級而來,涵蓋法律咨詢、糾紛調解、調解培訓等服務內容,并借助“智慧矛調系統”等信息化手段高效實現資源整合、信息融合、力量聚合,有助于基層及時化解糾紛矛盾,在滿足群眾司法需求、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李明偉交流了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的思路和心得:要注重系統謀劃,把考評指標體系研究透徹,厘清各項指標的邏輯關系;要注重以點帶面,既要對標找差逐項抓好考評指標的落實,又要盯住重點指標全力攻堅;要注重協調聯動,既要善于外部借力,主動對接,靠前作為,把化解矛盾糾紛的各方力量凝聚起來,也要注重內部借力,對創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匯報、協調解決。

馬丁提出,人民法庭是法治工作的橋頭堡和最前沿,敏銳捕捉到人民群眾的現實解紛需求并給予相應回應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蒲公英”融合法庭把法理和社會常情常理、鄉規民約等結合起來,形成立體多元的價值體系,通過機制建設、人員配置、智能化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把融合工作做深做實。希望未來能繼續發揮好引領作用,在推動社會力量參與解紛、提升解紛質效等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和作為,把“蒲公英”的品牌越擦越亮。

高洪認為,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要進一步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堅持依法行使司法裁判權,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裁判案件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實質性化解糾紛,切實筑牢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要進一步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有的放矢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加強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針對性;要進一步推動基層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緊緊依托網格化社會管理系統,提高預測和控制糾紛激化的能力。

孔剛指出,構建“訪調訴”一體解紛體系,強化融合法庭路徑探索,旨在打通基層司法為民的“最后一米”。按照“不增編、不建房、一根線、一塊屏”和“先試點、后推開”的建設思路,堅持系統推進、分類推進、精準推進,融合法庭建設初見成效,已構筑成為基層干部群眾廣泛認同的“解紛載體”。下一步,要持續抓統籌、抓成效、抓宣傳,著力把“蒲公英”融合法庭打造成為真正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家門口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