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是一個離家多年的丈夫。七年前,被告王某還是原告前妻的閨蜜,七年后王某已經第四次被張某訴至法院要求離婚。審理中,張某無數次電話、寄信給承辦法官法官,表達了結束這段婚姻的堅決和迫切,也隱隱透露出在這多年的離婚拉鋸戰中,不僅張某自己深陷離婚的糾葛,張某的父親等也因此糾纏其中,小夫妻的矛盾已經轉化成大家庭的矛盾。王某則堅決表示張某離家出走多年,對家庭完全不負責任,如果法院判決離婚,就是不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她會抱著孩子從法院樓上跳下來。同時張某的父親在案件剛剛立案就來信,表示張某是始亂終棄的“陳世美”,如果法院同意他的離婚訴請,就是對這種行為的縱容,他將進京上訪。

  為全面了解案件事實,法官除了對夫妻雙方婚姻、感情、子女等進行常規調查以外,還多次與原告張某的父親、母親、兄妹等家庭成員進行溝通,了解到張某的父親已經年近70,早先知道兒子要離婚和現任妻子王某在一起,張某的父親執意反對,認為是道德敗壞。誰知道兒子與王某結婚之后,兩人的感情很快降溫,甚至到了無法共同生活的地步。張某為此離開家到外地工作,留下王某和孩子在家中與二老共同生活。年長日久,張某的父親逐漸認可了王某。對于兒子要求離婚,張某的父親不理解,聲稱除非張某回心轉意,否則就不許兒子回家,并會將自己名下唯一一套房產給兒媳王某居住。張某的母親、哥哥以及妹妹,在張某為了離婚離家出走以后,一開始自然是希望張某能夠回來、希望小夫妻可以和好,但是隨著曠日持久的離婚拉鋸戰,心態也開始各有變化,在張某的父親堅決表示支持兒媳,甚至不惜與兒子斷絕父子關系以后,大家庭里齟齬漸生,原被告雙方小家庭面臨解體的同時,大家庭的矛盾也是一觸即發。

  作為離婚案件,原告張某堅決要求離婚,被告王某也認可雙方因感情不和已分居很多年,不能感受到張某關心照顧,已被這場婚姻拖得疲憊不堪,雙方對小孩子由女方撫養也沒有分歧,財產方面雙方無房無車無存款,從法律角度要對這個案子作出判決并不難。但是簡單的一紙判決鎮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這個案件背后,是一個充滿積怨的家庭,為了更好地緩解矛盾,做到案結事了,法官幾乎與該家庭的每一個成員打過交道。這個家庭當中,只有張某的父親不同意離婚。張某的妻子王某其實早已不留戀這個婚姻,更多的是心中有一股怨氣無法平息。張某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希望張某盡早離婚解除大家的痛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張某為了參加訴訟,回到家中,與王某發生口角后,王某通知了張某的父親,張某父親到場后與張某發生嚴重的沖突,并持木棍將張某胳膊打成了骨折。張某隨即至派出所報案,并聲稱要將父親告上法庭。而其父親則稱老子管教不聽話的兒子天經地義,還寫了洋洋幾大張信紙的上訪信聲稱要寄到中央。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小家庭,張某的情緒逐漸由焦慮變為狂躁,張某的妻子王某在工作單位受到了張某上門驚擾,其對這個婚姻也是疲憊不堪。大家庭,張某的父親和母親開始吵架,張某的哥哥、妹妹與張某的父親已經反目,聲稱父親如果再執迷不悟,他們會帶著母親離開,不再認這個父親,同時為了保護母親的財產權益,不排除會將父親告上法庭。

  審理中,法官反復的找張某的父親談話,另一方面對張某父親的情緒表示理解,在談話中注重傾聽,讓其充分表達,通過傾訴宣泄不良情緒,緩解對立。另一方面進行法律釋明,闡明法院審理離婚主要根據原被告雙方的夫妻感情來判決,一個名存實亡的婚姻,其實雙方都希望解脫。在與王某的談話中,法官在注重傾聽的同時引導她妥善梳理自己的情緒,盡快從婚姻破裂的陰影里走出來,理智地面對今后的生活。法官也多次與張某的哥哥等人進行溝通,勸說他們對家人多一份理解、包容,遇事多溝通,才能幫助張某妥善處理好離婚事宜,幫助父母親調整心態正確面對,避免矛盾擴大升級,一起努力使這個大家庭順利度過這個風波。

  法院最終判決張某與王某離婚的一刻,張某當場情不自禁地落下淚,而王某也露出了釋然解脫的神態。其實不止兩名當事人,這個判決應該讓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個人都舒了一口氣。張某的父親在宣判時沒有到庭,但是幾天后他給法官打來電話,表示雖然依然覺得不情愿,但是一個貌合神離的家庭并不符合他的本意,他愿意接受現實、接受判決。而張某則將一面錦旗送至法院,感激法官為這個家庭的和諧花費的心血。一場曠日持久、劍拔弩張地離婚拉鋸戰平靜結束了,說好的進京上訪、抱孩子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