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亭湖區法院有一位80后法官,2012年辦結案件300件;2013年辦結案件320件;2014年辦結案件376件且無錯案、無發改、無信訪,連續三年摘得該院辦案“狀元”桂冠。

  這個“狀元郞”叫李東生,非法律科班出身,在人民法庭四個年頭干出這番業績絕非偶然。深秋時節,記者一行慕名走進了他的心海,深深被他的執著而折服。

  鐵心基層“試金”  追求人生夢想

  1980年出生的李東生, 1999年從濱海縣城考上大學,填寫的第一志愿是法學院,最終被一所工科學院計算機系錄取。2003年畢業后以計算機人才被亭湖法院招錄從事微機管理工作。兒時當法官的夢想一直在心中縈繞激蕩,身在機房不忘初心,聰慧、勤奮、好學的他用5年的業余時間自學了刑事、民事、行政等多部法典,2008年如愿通過全國司法資格考試,拿到了燙金的司法職業資格證書。

  機會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2011年亭湖區法院訴訟案件劇增,院黨組作出整合審判資源的決斷,將綜合部門具有審判資格的人員充實審判一線,李東生亦在其中。

  “辦案首選到人民法庭!”李東生的請求一度曾引起不少人的費解:剛剛被省高院表彰為全省法院信息化先進個人,為何要到人民法庭吃苦,在行裝科如再蹲一年半載說不定就能混個“模樣”來。

  夢想催生動力!李東生堅信到法庭工作雖然艱苦些,但案件多容易上手,鍛煉價值大,不后悔。于是, 鐵了心的他走進了鹽東人民法庭。

  如何邁好執法第一步?李東生是幸運的,汪洋,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是他所在法庭的庭長,更是他心中崇拜的偶像。在與“師傅”同一鍋摸勺子的日子里,汪洋恰似“園丁”無私地將自己的辦案的經驗、心得毫無保留地向他傳授。如饑似渴的李東生很快學到了開庭、調解、裁判文書制作、執行等“汪門絕技”,當年就辦結300件案件。

  鹽東人民法庭地處鹽城大開發的前沿,管轄范圍為鹽城法院40個人民法庭之最,2012年以來訴至法庭的新類型案件呈18%的速度遞增。面對新挑戰,李東生深感人生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成功。為加速能力提升,他給自己勾畫了一個求知路徑圖:立足崗位向經典求教,增加沉淀和積累;見縫插針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加鋼淬火;建立網上沙龍,與行家為伍、拓展視野。他的同事說:在這些日子里,李東生是拿出了“豁出命”的架勢,業余時間全部用于看書學習、補強短板。常年每日午飯后從12點40分至13時40分堅持閱讀一小時雷打不動。但凡住庭值班書卷是他的摯愛,攻讀于夜深是家常便飯。辛勤的付出,帶來“質”的飛躍: 2012年-2014年年均辦案高達300件以上,件件案結事了,創鹽城法院之先。亭湖區法院黨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2014年一年間助李東生完成了從助審員、審判員、副庭長的“三級跳”。院長龔春光說:“這是本院以能力駕馭目標的第一人,破格任用、無可非議!”

  勇敢博擊風浪  爭當改革先鋒

  “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在即,作為副職當應全力參與攻堅。”這是李東生與生俱來的性格。

  2014年年初。鹽東人民法庭被確定為全省法院第一批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先行試點單位。李東生第一時間向庭長請纓,要求擔任“主攻”先行。

  鹽東人民法庭下轄3個鎮和1個環保科技城,每年收案逾1250件,李東生根據法庭人員結構、受案特點、轄區人口及經濟發展狀況等情況,提出建立由主審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組成的“1+1+1”的審判團隊的建議設想,很快得到庭長及院領導的認可。

  建立新模式,旨在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審判職能作用,按照“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內在要求,以主審法官辦案責任制為核心,以審判團隊管理為形式,促進審判組織標準化、規范化。為能給改革提供可行借鑒,他自告奮勇地擔當主審法官,緊緊扭住提升質效這個關節點,作出三點嘗試:

  --人員分工“扁平化”。他依據“木桶”原理,對新組合人員提出要充分釋放個人能量,精心種好各自的“三畝地”。簡言之,審判輔助人員(書記員)負責送達、開庭準備、記錄及卷宗裝訂、歸檔務必精準,不得有誤;法官助理負責案件調查、調解、制作一般性的裁判文書力求一位到位,不可延誤或重復勞動;主審法官專心于審判核心事務,負責、復雜案件的開庭、制作裁判文書,確保審結案件公正,經得起檢驗。同時要求三者分工不分家,齊心協力、同頻共振。幾乎苛刻“告示”,極大地激發了團隊成員的斗志,助審法官自按新模式“試水”后,撰寫調解書初稿35份、撤訴裁定書19份,協助主審法官撰寫裁判文書126份;書記員開庭記錄、整卷、歸檔、退費無一差錯,為主審法官把握審務全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同類案件集中審。今年上半年該庭受理道交、借貸案件637件占總量的53%,李東生對團隊負責審理的案件按類別進行梳理,詳盡列出庭審時間表在庭外公示欄通告,讓訴訟雙方早知道、早準備。如鹽東鎮家庭婚姻、民間借貸糾紛居多,他采取集中開庭審理之策,使同類案件及時得以化解。今年8月該鎮東南村訴諸的一起民間連環套借貸糾紛較為復雜,依法判決效果不佳,李東生斷然率隊巡回到鄉鎮、社區以案釋法,以案明理,使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村委會主任說:“法官下鄉集中調解,不僅及時化解村民間的恩怨,而且還能教會群眾學法、用法、守法,一舉多得,我們十分歡迎。”

  --借人之長提質效。李東生利用個人專長,搜集了一大批全國法院經典的裁判文書范例,建立了個人裁判文書制作文檔庫。平日他喜歡廣泛涉獵從中“挖寶”。如審理同類型的復雜案件,在制作裁判文書時,尤對說理、抗辯理由等部分均加以引用和吸收,今年他審理的30余件疑難復雜案件制作的裁判文書速度有明顯的提高,且上網后受到行家們的一致好評,其中有3篇被評為優秀裁判文書?。

  擔當先行、積極探索,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團隊應運而生。2015年1-10月李東生所率團隊已辦結各類案件390余件,年底有望突破500件。他探索的“隨機組合、定向審理、責權統一、監督有序”的做法得到了上級法院的肯定。李東生十分感觸地說:“勇于擔當審判權運行機制的改革重任,強烈感受到職業的尊榮感和事業的歸屬感,為之奮斗在所不辭。”

  懷揣一腔熱忱  全力為民解憂

  轄區的群眾喜歡稱李東生叫“東庭長”,之所以這樣稱謂他,因為他常懷一顆為民心,在辦案中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幫百姓所需,深得百姓的敬重。

  2014年6月,他的案頭放著一份離婚的訴狀,男方張某28歲盲人、單身,在小鎮開一門市從事推拿維持生計;女方,27歲,系河南農村農家女,患智力二級殘疾,在當地一直未能找到婆家。這對先天存有缺陷的弱智人何能締結良緣?這是雙方父母一手撮合的“杰作”。張某的父母整日因兒未婚大為苦惱,請人多方牽線無果。好心人提醒他們不妨到外地找找,興許能走“桃花運”。半信半疑的張某父母心動了,想到本村有一個小老板在河南打工,便拜托他幫忙。這位本土的小老板果真愿意張羅,終在一天得知河南一農家有女,其父母的心情與張家父母的心情類似,希望女兒遠嫁生上一男二女,可以“充喜”獲得新生。小老板如實將真實情況告訴了張某的父母,張某的父母暗暗自喜,只要女方愿嫁張家,其他事件都好辦。一月后,經小老板牽線,男女雙方父母一拍即合,這對智障青年男女領取了結婚證,隨后河南女在本地小老板的呵護下千里迢迢走進了張家門,成了張某的新娘。

  初來乍到,河南女聽不懂當地方言,也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習俗。原本是個精神失常的女子,很快就發病了,經常離家出走。張家采取多措仍一籌莫展。打算生子的希望即將破滅 ,張某崩潰了,決定結束這斷婚姻,遂一紙訴狀送至法庭要求離婚。

  經審查,李東生認為這樁婚姻有效,何以了結這段奇婚?李東生犯難了,與女方交談多次毫無進展。經與公安部門榷商通過驗證女方身份證查尋到女方父親的身份證后,即給其發函請求到庭,知情達理的女方父親如期赴約。經過耐心細致的調解,女方父親簽下談話筆錄,答應負責女兒返鄉監護。在此同時,作出由男方支付女方一萬元的補償費用的決定,雙方皆示同意,當日“傻姑娘”由其父親拉著手踏上了歸途。登車前李東生前往車站送行,女子父親拉著他的手說:“沒想到你這樣熱心,真是個少見的好法官。”

  今年春節前,李東生接到轄區工業園負責人的電話,浙江一企業拖欠貨款20多萬元遲遲不還,對方僅提供一個銀行賬號,但賬上無錢,請求援助!企業有難有求必應,這是李東生一貫的作風。眼下拖不得、等不得,當晚李東生帶著書記員踏上了路程。凌晨抵達目的地后,他立即趕往房產、車管部門現場查詢。當得知這家企業的房產已抵押于另一家銀行,且開了一個賬戶,李東生靈機一動,隨即對這家銀行實施查封。不愿露面的企業負責人出現了,當即表態欠款一次性付清。當他們返回本城時,已是萬家燈火。

  只要是轄區群眾急需幫助解決的糾紛,李東生都是當日事當日畢。不少鄉鎮的村民有了糾紛,點名要求李東生處理。有人問他:“如此辛勞不累嗎?”他總是微笑地說:“習慣了,就不覺得累”。

  在采訪中,我們發現一老漢到庭咨詢,得知自已的官司是李東生主審,他連聲說道:“這下可好了,是'東庭長'審理,我就放心了。”

  熱心為民排憂解難,審理和化解案件、糾紛逾1300件,無一件因審判不公被舉報,他贏得了百姓的尊重,獲得了上級法院表彰。2013年、2014年連續被鹽城市中級法院評為“全市法院辦案標兵”且榮立三等功一次。

  李東生,好法官當如斯,愿追逐夢想迎著東方升起的太陽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