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人民法庭采訪,見到兩種不同的場景:相同建制的人民法庭、相同的人員組合,表現出的狀態大相徑庭。一方聽令景從、精神振奮、斗志昂揚,完成任務堅決;另一方精神不振、作風拖拉、多項工作落后。

  原因何在?在與干警的攀談中便知,癥結出在“帶頭人”的身上。大多從綠色軍營中走出的帶兵人無不懂得,得眾者不得其心,難以產生“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的凝聚力,很難帶出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諸葛亮有云,“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饑”,官兵們無不敬佩有加,同心相隨,故七擒孟獲,終使孟獲心服口服,愿竭力相助。

  有人說,帶隊伍就是靠權力約束、靠威嚴治理。細品起來,此言刺耳。“帶頭人”一味靠“命令”、“高壓”等方式部署工作任務,下級或部屬大多因等級關系聽命出于畏懼,未必能夠心悅誠服。相反,“帶頭人”嫻熟掌握服其心方得其力之訣,下級就會發自內心的感動,生發出不令自行的自覺,煥發起沖天干勁與激情,勇于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服其心”方能產生巨力。上世紀五十年代,黃河發大水沖歪了鄭州的一座鐵路橋。當時技術力量有限,只能組織上萬人用纖繩去拉橋基。拉纖的當天,周恩來總理來到現場,脫下外套便加入纖夫隊伍。群眾高喊:“總理,不能??!”總理說:“這里沒有總理,只有纖夫!” 戰爭年代,我軍的很多干部文化程度并不高,也講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為什么能贏得官兵的信服?靠的是對士兵的一腔真誠以及沖鋒在前、撤退在后的表率作用。當年八路軍129 師旅長范子俠曾對部隊講:“我前進你們跟著我,我停止你們推著我,我后退你們槍斃我。”這三句話競成了這支部隊的精神旗幟,在數次作戰中所向披靡令敵聞風喪膽,至今一直被新時期帶兵人所敬仰。

  服其心,離不開“帶頭人”對自身素養的提升,離不開立起能善下、能容小的好樣子。近年來,接觸了不少優秀的法庭帶頭人,他們以個人魅力贏得了干警的尊敬。有位曾榮獲某市勞動模范的庭長,他把全庭干警當親人,凡是新分配或交流到法庭的人員,他除像家長一樣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外,還十分注重他們內涵的培養,要求年青干警崇尚閱讀,借鑒古人“馬上、枕上、廁上”的“三上”精神,珍惜身邊點滴時間用于看書學習,通過閱讀學會觀察生活、思考人生,確立立身鑄魂的坐標。

  一位人民法庭庭長是全國辦案標兵,他像“園丁”那樣無私地將自己的辦案的經驗、心得毫無保留地向新到庭的后生傳授,并把自己多年開庭、調解、裁判文書制作、執行等“絕技”制作成模本供年青法官學習借鑒。近年來有3名新任法官在他的調教下進步神速,人人年均辦案達300件以上,并連年被評為辦案標兵。這些年青法官面對個人成長,飽含深情地說:“庭長處處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令我們心服口服,與他一起吃、一起干,一起揮灑青春、一起為目標而戰心甘情愿!”一名書記員感動地說,那年她懷孕在身,法庭離城有30多公里多有不便,庭長看在眼里,悄悄地向領導反映將她調換到城里上班待產。當她離開法庭的那天流下了熱淚,她對著這位庭長說:“有機會我還想回到這里,做您的部下沒做夠。”

  以情帶人、善下容小,“帶頭人”不可或缺,這相對于權力因素更具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當下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帶頭人”只要以公心愛下級、公平對下級、公道為下級,相信一定能夠帶領部屬一起創造出色業績,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