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日第一周,京口區人民法院向新聞界發布了一組數據:2015全年受理各類案件9633件,審執結7935件,涉案標的總額36.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05%、34.83%、210%!據該院新聞發言人對記者介紹,該組數據均創歷史新高,而數據背后蘊含的審判機制再創新、司法效能大提升,才是真正的“含金量”。

  審執改革 打造集約高效型團隊。在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當下,該院堅持從內部挖潛,學會做好加減法。在人員使用上做好“加減法”,精減綜合部門人員,增加一線審判力量,緩解一線辦案壓力,把積壓的案件降下去。在審判力量上做好“加減法”,盡可能均衡各法官之間的工作量,把“高產”法官的辦案量降下來;把院庭長的辦案量提上去,其全年辦案數同比增長53%。在落實司法責任上做好“加減法”,取消院庭長層層審批制度,全面落實主審法官辦案責任制,主審法官獨立定案,獨立簽發裁判文書,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同時,該院推行執行裁決權與執行實施權分離改革,設立專司執行裁決的獨立審理機構,構建權責明晰、互相配合、集約高效的執行工作新機制。

  “恢復司法” 依法打造生態衛士。對環境資源案件的科學務實審理,是去年京口法院的又一亮點。一年來,該院深化行政區劃與司法管轄適當分離改革,依法制裁和懲處破壞環境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三審合一”集中審判,用法律手段對被破壞的環境資源進行恢復、修復。在審理鎮江派普機械有限公司非法占用農用地一案中,被告單位經督促于開庭前主動拆除6000平方米違建廠房,并將非法占用的12畝土地恢復到耕地狀態,《新華日報》等省級媒體對此高度關注并廣泛報道,其“恢復性司法經驗”刊登在最高院信息簡報上,作為基層創新實踐經驗被江蘇省高院寫入全省環境資源審判專題報告。

  誠信訴訟 法律與道德雙輪驅動。“我宣誓:以我的人格及良知擔保,誠信參加訴訟,如實陳述案情,出示真實證據,如違誓言,愿接受法律的處罰和道德的譴責!”9個月前,鎮江第一位手按《憲法》莊嚴宣誓的當事人站到了京口法院諫壁法庭上。如今,這樣的場面在京口法院已“常態化”。

  形式的背后,是該院在全市首推的誠信訴訟機制日漸成熟。全年該院主動對22件涉嫌虛假訴訟案件提起再審,依法撤銷相關案件法律文書,涉案情節嚴重的兩名當事人還被法院分別罰款5萬元,《人民法院報》、《江蘇法制報》在頭版進行了報道。誠信訴訟機制解放了部分審判資源,直接導致該院對全市信用體系建設貢獻率增大。2015年,該院將納入“老賴黑名單”的1020名當事人相關信息放到戶外顯示屏、法院官方微信、微博上公開曝光,聯動采取限制出入境、限制高消費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司法和社會效應。

  自媒推送 傳播法院“好聲音”。對外推進“誠信訴訟”,對內推行“陽光司法”。一年來,京口法院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司法公開新機制,網上直播庭審達112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5409份,為當事人及代理人提供網上閱卷105件。該院還與新浪網合作,嘗試微博直播案件庭審;改版法院官網,實現案件信息全程公開、審務事項即時公開;值得一提的是,京口法院的官方微信非常講究“原創”,“法院好聲音”“法治好故事”等版塊吸引了3.56萬粉絲閱讀量;此外,該院還定期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主動向社會公開重點工作、重要案件、重大改革等信息,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

  “要讓群眾透過我們認真辦理的每個案件,感受到公平正義。”在元旦節后首個工作日召開的全院大會上,院長張子敏鄭重地說出這句話。他表示,新一年京口法院將保持緊張快干的工作狀態,多辦案、辦好案,全力實現審執工作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