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靖江市江陰園區法庭副庭長

 

 

春節剛過,陳燕萍法官就匆匆奔赴江蘇淮安、徐州等地,與當地法官座談基層司法和“陳燕萍工作法”。“平時太忙,過年這幾天給家人做做飯,多陪陪家人。”春節期間,陳燕萍笑著對來訪的記者表達對家人的歉意。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法官,陳燕萍在基層法庭工作15年,審理了3100多件民事案件,全部做到案結事了,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引發上訪;她依法辦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人民法官的崇高形象。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陳燕萍“全國模范法官”稱號,并號召全國法官向她學習。 

 

1.    情牽被拐兒童

 

去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一結束,回到家來不及休息的陳燕萍就迅速開始傳達會議精神,向大家介紹會議亮點、政府工作報告和兩院報告審議的相關情況。去年全國人代會期間,陳燕萍提了兩份建議,都與基層和民生有關。

 

一份是《關于依法從嚴從重懲處拐賣兒童犯罪分子的建議》。2009年,陳燕萍被全國普法辦評為年度法治人物,“參加頒獎晚會時,我認識了另一位年度法治人物張寶艷,她講了許多拐賣兒童的案例,我聽了直掉眼淚。”陳燕萍說,“目前國家只追究拐賣兒童的人的責任,買兒童的人卻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買方市場,就不會有那么多兒童和父母遭罪。因此,買賣兒童的人都應該受到懲罰。”

 

陳燕萍對此提出六點建議:一是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如“失蹤兒童國家援救中心”。起草和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如《失蹤兒童法案》和《失蹤兒童援助法案》。二是依法從重從嚴打擊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三是建立一個向全社會開放的信息平臺,針對找不到孩子的家長和找不到父母的孩子建立DNA數據庫,實行全國統一標準,以便快速比對。四是在公安系統內設獨立部門、專職警察。五是建立應急快速反應機制。六是將拐賣兒童的狀況納入社區治安綜合評價,在全社會形成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的合力。

 

陳燕萍的這份情懷,來源于她一直以來對一位殘疾兒童的照顧。2002年,陳燕萍認識了自己的當事人,9歲的殘疾女童何小敏。陳燕萍以一個母親的情懷和責任,關心幫助貧困、殘疾女孩何小敏,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被人們親切地譽為“法官媽媽”。現在憑借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陳燕萍又把這份關愛投射到了所有“缺愛”的兒童身上。

 

2.    關注特困群眾

 

涉訴困難群體是陳燕萍在工作中接觸較多的一類人群,在去年全國人代會上,她提出的另一份建議就與此有關,這份建議也來自她平時的辦案體會。

 

陳燕萍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特困群眾執行救助基金”。“靖江法院每年都有幾十件案件,雖然判了賠償,但被告人要么入獄服刑沒有經濟來源,要么一貧如洗,判決得不到執行。”陳燕萍說, “判決得不到執行,群眾怎么相信我們?”

 

被執行人沒有財產,申請執行人也極度困難,這是法院執行面臨的現實困境。執行救助制度,是指案件在強制執行中,被執行人下落不明或者確無履行能力,致使案件不能執行,而申請執行人生活確有困難,通過預設的程序給予申請執行人一定數額的經濟救助的制度,具有救濟性、撫慰性的特點,目的是扶危濟困,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陳燕萍建議,從法律制度上明確 “特困群眾執行救助基金”的設立程序、資金來源,并制定基金籌集、管理、使用和監督等辦法,確保該基金能夠發揮救急救難、化解矛盾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作用。

 

關注基層,情牽民生,是陳燕萍一直以來的情懷。“我最大的體會是:當好基層法官和人大代表,就要有一顆愛民之心,就要融入百姓之中。”陳燕萍的話,道出了一位人民法官的切實體會。 

 

履職感言:當好基層法官和人大代表,就要有一顆愛民之心,就要融入百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