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代呼喚文化,文化凝聚力量。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如何貼近法院實際,自信、自覺地加強文化建設?是人民法院當前面對和思考的重要課題。濱海法院用先進文化抓隊伍促發展的做法值得借鑒。

  

    深秋時節,我們走進濱海法院的大門,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文化氣息。辦公大樓與審判大樓以及生活服務區之間,建有一條長255.88米、寬2.5米,內設八個區域的“海韻法魂”文化長廊啟人思悟;長廊兩側81個櫥窗內布置的以“人民法官為人民”核心價值觀的“德”、“史”、“廉”文化及攝影、繪畫等作品,對法律的詮釋潤物無聲……。

  別具一格的法院文化,如一顆艷麗的奇葩綻放在鹽阜大地上。2009年11月,省、市法院在該院召開文化建設工作現場會,全國法院文化建設(蘇北片)調研座談會亦在該院召開,其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法院推廣,該院被確定為首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

  與該院黨組“一班人”近距離接觸,循著他們堅持用先進文化抓隊伍促發展的路徑,筆者深深地感到:這是一個很有文化品味的法院。

  關鍵詞 文化修身

  有文化底蘊的“一班人”

  這個法院的“一班人”確實不凡。

  常言道:班子強不強,關鍵看“班長”,法院行不行,貴在看底蘊。在濱海法院的班子中,龔春光院長是文化修身的榜樣,具有很強的文化底蘊。他家中及辦公室的書柜里陳放著一般人不曾擁有的中外經典名著,墻壁上懸掛的都是著名書畫大師專門為他創作的勵志進取的杰作。讀書,是他平時最大的愛好,對傳統文化、鄉土文化以及法院文化的研究是他的摯愛。幾年來,《關于加強法院文化軟實力的研究》、《法院文化提升司法效能之我見》等一批理論文章和調研成果,先后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登載,他被堪稱研究基層法院文化的拓荒者。

  筆者了解到,2007年7月他上任伊始,就明確提出“以文興院、以文修身”的方略,并把加強法院文化建設視為精神之根、發展之魂,注重用先進的文化理念,幫助全院干警樹立和確立起崇高的精神信仰和價值取向。

  “我們是人民的法官,肩負著歷史使命,為民執法、為民服務是我們的天職……”這首被稱為“院歌”的《濱海法院之歌》,也是龔春光親自組織“一班人”集體作的詞,這首原創的歌曲,不僅鼓士氣、壯院威,而且給思想加油、給發展助力,將干警引領至昂揚向上的新境界。

  以文修身,“一班人”自覺做表率。政治處主任王大策,是一方小有名氣的文化名人。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文化學》、《現代文學》、《當代審美》、《法官行為學》,堅持利用業余時間辛勤筆耕,先后在全國多家報刊雜志發表散文、隨筆、言論逾千篇,被人民法院報、中國青年報副刊譽為“高產”作者。其中《尋路》、《追夢》等力作,感染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報考法院,甘愿在司法為民第一線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文化修身, “一班人”才思迸發,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構建起了匠心獨具的多元文化載體,培植了進位爭先的創新精神、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精誠配合的團隊精神,共同研究制定出臺的《關于加強黨組建設的措施》、《關于進一步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等10多項舉措,為法院工作實現新跨越積蓄了能量和后勁。

  文化修身, “一班人”眼界寬、胸襟寬、思路寬,他們不當“清閑官”、“享樂官”更不當“甩手官”。5年來,他們立足本院實際,創造了的“和文化”等8項經驗,先后得到上級法院肯定與推廣,并成為基層法院學習借鑒的樣本。黨組成員、副院長劉兆黎深有感觸地說:“班子成員在一個鍋里摸勺子五個年頭了,人人崇文、賞文,勇于在推進法院文化建設中創新,在這樣一個和諧的班子里工作,心情感到無比的寬暢。”

  [采訪手記] 毛澤東同志有一句名言:“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簡言之,一個有文化的黨組班子,才有可能成為政治堅定、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工作過硬的強班子。“一班人”文化水平越高,凝聚力、戰斗力和感召力也就越強。

  關鍵詞  文化育人

  運用“多元文化”凝心聚力

  該院創設的多元文化,特色鮮明,豐富多彩,人人受益。

  龔春光說:“法院文化,是現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縮影。我院傾力打造多元文化,可以理解為更廣泛、更全面體現法院精神與物質層面的所有文化現象和載體,包括有形與無形、內在與外在、動態與靜態等,通過悉心打造可以陶冶情操、凝心聚力。”采訪中,我們親眼所見的“多元文化”真的讓人耳目一新。

  漫步該院辦公樓,環境文化頗為搶眼。8個樓層布有“忠于法律、奮力拼博、塑造形象、勤于管理、團結協作、博學勵志、關愛健康、追求卓越”等主題鮮明的文化宣傳版面,與整潔優美的環境交相輝映,尤其是大樓門前壁墻上鐫刻的“務實、嚴謹、博學、超越”八字院訓格外奪目,門前書寫的“弘揚法院文化,鑄造公正之師”標語催人奮進,置身其中,干警們每時每刻都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

  走進“院史陳列室”,榮譽文化極具魅力。一個個獎杯、一面面錦旗分別記錄著該院干警們曾經走過的艱辛、收獲輝煌的歷程;翻閱他們自己編印的《拼搏》畫冊以及爭先創優的文集,一幕幕振奮人心的場景頃刻展現在眼前;觀看他們自己制作的《靚麗的風采》光盤,優秀法官等群星躍然熒屏,身臨其境,接受的感染與激勵無處不在。在采訪中,干警告訴說,每當重大節日,法院領導都要在全院組織開展“曬榮譽”活動,重溫奪魁之路的艱辛與喜悅,增強干警崇尚榮譽的自覺性,激勵干警在本職崗位上自覺爭創新的榮光。

  來到“青年法官之家”,行為文化深受干警喜愛。這里被干警親切稱為休閑的港灣。周末,“青年法官之家”熱鬧非凡,青年人除了在這里盡情享受法院網吧帶來的快樂外,還可在網上查閱法學前沿的最新熱點、視點。在此同時,還能點擊全國多家優秀法院庭審的視頻及調解現場,他們在愉悅中拓見識、長本領。書畫小屋,是年青干警切磋技藝的場所。李東升,江蘇省青年書畫家,是書法小屋內的指導老師,平日與節假日他經常這里傳授書畫技巧。今年有3名干警在他的指導下,先后在縣、市、省組織的書畫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全院出現了空前的“文化熱”。

  管理文化產生戰斗力。該院的管理文化與眾不同。該院領導告訴我們,管理文化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將硬管理與軟管理有機結合,要從根本上解決少數干警平時工作作風簡單,生活作風拖沓等現象,光靠強制只是一時之效,只有用文化熏陶才能達到長治之功。為此,他們統一購買了《責任勝于能力》、《細節決定成敗》等有關管理書籍,定期組織大會交流,現場進行講評。同時還開展了以“法”字頭的文化活動,如“法魂永駐”讀書活動、“法歌嘹亮”歌詠活動、“法院之星”評選活動以及“法網天地”動漫活動,干警責任感、使命感明顯增強,審判作風、工作作風、群眾作風實現了根本性轉變。車隊駕駛員小楊愛車勝過愛自己,車輛每天保持纖塵不染,今年已經連續3次被評為紅旗車。全院有57名干警被評為守紀之星。

  溫馨文化,讓人賞心悅目。該院今年新建成了近500平米的大餐廳,為干警提供了工作早餐和午餐,該院不僅每周制定食譜,而且定期都要邀請知名常見疾病預防保健專家和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到院傳授“食”文化,幫助干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特別讓干警欣慰的是,院黨組十分注重人文關懷,所有干警的生日都按照月份排列,用紅榜張貼在墻上。書記員小張告訴記者:“每年自己生日的當天,都會收到院里送到家的蛋糕和鮮花,心里感到無比的溫暖。”

  構建多元文化,提升了干警的文化品位,亮起了文化興院的旗幟。該院先后被濱海縣委確定為全民普法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縣直機關廉政教育基地。

  [采訪手記]文以載道,文能生智。干警素質的提升,離不開文化的熏陶。廣大干警所具備的文化素養和文化程度,決定著他們司法為民的能力和水平,進而關系著人民法院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一個富有文化底蘊的法院,在弘揚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時,完全可以昂首挺起時代脊梁,勇于擔起歷史重任。

  關鍵詞 文化開放

  法院文化走進社會公眾

  法院文化搞得再好,不能孤芳自賞。2009年該院著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司法需求,斷然將法院文化由內向外前移,敞開大門向社會開放,讓法院文化走進大眾、融入大眾,他們走出了三步棋。

  --法院文化進鄉村。今年3月初,正值萬物復蘇之際,該院組織了一支由6人組成的文化下鄉小分隊,來到了陳濤鎮新灘村,鄉村們像過年一樣,打起歡迎的橫幅,敲著鑼、打著鼓,靜心等待和盡情享受法院送來的文化“美餐”。這次文化下鄉,形式與內容安排都比較別致,除了現場向群眾發放《涉農法律知識一百問》、《服務農村培訓提示》、《民事權利保護意見書》等法律資料外,還近距離地與村民進行互動。

  陳濤鎮新灘村是貧困村,近年來有不少村民沾有“曬太陽、進賭場”的陋習,為了讓這些村民盡快告別“等、靠、要”的懶散生活,文化小分隊在村部播放了精心制作的涉賭、涉農案件教育片,至后進行現場點評。同時,讓村民們談感受。這招,使平時貪賭、游手好閑者坐不住了,當場表態“金盆洗手”,下決心走勤勞致富之路。隨后,在村委會和法官的幫助下,他們辦起了大棚種植,半年不到就嘗到了甜頭。他們逢人便說:“是法院文化幫我們踏上了致富道。”

  據了解:該院組織文化下鄉以來,運用巡回審判、訴前調解等,化解民事糾紛100余件,向村居農民提供種植、水產養殖、紡織加工等信息及建議40多個,使3個貧困村成了遠近聞名先進村,15個貧困村民成了當地的冒尖戶。

  --法院文化進公園。“我經常帶孩子到法治文化廣場參觀,給他講解這里推廣的法律故事,希望他能夠從小養成學法、守法的習慣。”這是一對濱海市民相互間的對話。

  濱海法治文化廣場,位于濱海公園旁邊,針對人流量大,市民鍛煉、休閑娛樂相對集中的實際,該院把這塊陣地作為傳播法院文化的社會窗口。為此,在設計上可謂是精心打造。廣場由7根“羅馬柱”和5個櫥窗組成,設置32個宣傳版塊,簡潔明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百聞不如一見。采訪中記者目睹法治廣場,深感不枉此行。在法治文化廣場上,不僅可以看到精美的法典故事,而且還能見到法院服務大局的壯舉以及優秀法官司法為民的風采。同時,還可了解到法院便民訴訟風險提示、常見糾紛化解以及多種便民利民舉措。不是課堂、勝似課堂。該院因此倍受城鎮居民的青睞,在今年市委政法委組織民意測驗中,群眾滿意率達95%。

  --法院文化進企業。“讓法院文化走進企業,同企業文化交融互補,用先進的法律文化助力企業發展,借鑒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來規范司法行為,實現共贏。”該院副院長姜尊國如是說。

  據了解,法院文化進企業,該院注重實效性,先后編印《服務企業簡冊》、《防范經營風險四十項提示》、《規范經營行為須知》等法律資料上門向轄區300余家企業發放;舉辦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法律研討班和普通職工基本法律知識普及班,提升企業員工用法適法的能力。在此同時,根據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及時舉辦中小企業應對經營風險專題培訓班,幫助企業增強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全力為企業發展助力。

  “訴訟中企業要勤對帳,并及時主張債權,防止債權因為超過兩年的時效而失去法律保護。以前我不太懂什么是訴訟時效,總認為別人欠的債肯定賴不掉而疏于及時主張債權。法院提供的《服務企業簡冊》,太管用了。”濱海吉華公司總經理陳小勇欣喜地說。

  法院文化進企業,較好地促進了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近年來,10多家大型企業來濱海創業,創造稅收近億元,涉企糾紛由2009年的300多件下降至2011年的112件。眾多企業的老總異口同聲地說:是法院文化給了我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采訪手記]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對于人民法院而言,法院文化主動開放,對于弘揚“文為里”的中華傳統,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傳承。讓全社會了解法院、知曉法院文化,“三走進”可謂是民心所向,只要持之以恒,方能在文化大繁榮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關鍵詞:文化引擎

  法院公信力日益攀升

  一組數字,記錄了該院近三年來的工作實績與成果:人民法庭案件平均調撤率均達90%以上,人民法庭整體工作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

  2008年以來,訴訟服務中心訴前指導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315起,成功化解3682起,大量矛盾糾紛在訴前通過類案分流過濾得以有效化解。

  今年該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為28.26天,同比下降2.6天,發改率為0.22%,同比下降0.21%,當庭結案率為97.73%,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為87.6%,位居全市法院前列。案件執結率達83.85%,同比上升11.36%,辦案效率同比提高一倍以上,且無一來人來訪投訴。近百件案件被列為精品案件。

  上述數字生動表明,這是文化軟實力帶來的硬效應。在采訪期間,記者強烈感受到法院文化給該院帶來兩個巨變:

  變化之一:這支隊伍充滿活力。近年來,該院共有71名干警受到市級以上表彰,涌現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鹽城市勞動模范”、鹽城市首屆“知名法官”、江蘇省“優秀人民法庭庭長”、鹽城市“新長征突擊手”、全市“十佳青年法官”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其中有39名年輕同志通過競爭上崗走上中層崗位,另有5人被提拔為副科級以上干部。被人們譽為最具活力的一個先進群體。

  變化之二:美譽度日益攀升。該院連續三年各項審判績效指標創造鹽城法院系統新高,尤其是案件調撤率、發改率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新的提升。在鹽城中院“1+9+7”綜合考評中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三,連續四年被鹽城中院表彰為“全市先進法院”, 被鹽城中院確定為“陽光執行示范點”,被江蘇高院分別榮記“集體一等功”、“集體二等功”,被江蘇高院表彰為全省首批“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示范單位”,并被授予“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 “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首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綜合先進獎”。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董文濮部長視察該院時,對該院在物質條件落后情況下開展法院文化建設給予充分肯定;省內外40多家法院前來考察交流文化建設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2010年1月12日,人民法院報頭版以《精神之根發展之魂》為題大篇幅報道了江蘇省濱海縣法院的文化建設工作,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采訪手記]先進的法院文化,是悉心培育出來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是智慧的結晶,更是用汗水換來的。該院的成功妙秘,在于他們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主動探索、大膽嘗試,使其優勢在文化繁榮中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