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執法,公道人心”、“執法為民一身正氣,維護正義兩袖清風”……海安法院南莫法庭的榮譽室內,一面面鮮紅的錦旗整齊排放,彰顯著當地群眾對法庭及其所傳遞的法治文化的認可和肯定。南莫法庭地處里下河,從庭長到駕駛員一共才六、七個人,每天所辦理的多是婚姻、相鄰、借貸、損害賠償等基層常見糾紛。可是就在扎根基層、貼近群眾中,法庭點滴但切實地傳遞著法治文化。

  疏導式庭審--讓法治理念在當事人心中根植

  “小李現在好像變了個人,再也沒有跟我鬧過矛盾,工作也特別用心。你們說的話我們都記著了,真心謝謝你們,讓我們家有了新希望。”小楊一邊忙著找茶葉泡茶一邊向前來回訪的法官表達謝意,她的臉上不再是起訴時的焦慮和落寞,而是高興和期待。

  小李和小楊是一對90后小夫妻,家住在離法庭不遠的南莫鎮上,兩人在父母的資助下開了一家小餐館,但是生意一直是勉勉強強。小李感覺自己還年輕,應當到大城市里去闖一闖,不能就這樣被束縛在小鎮上,自然心思也沒有用在餐館上。作為妻子的小楊認為丈夫游手好閑,沒有事業心,自己不僅要看店維護生意,還要照顧家庭和小孩,對丈夫失去了信心,起訴要求跟小李離婚。

  案件到了南莫法庭,針對家事矛盾,法官采用了疏導式庭審模式開庭審理。兩人一番爭論后,法官沒有選擇直接進行證據交換,而是對原被告雙方的意見進行了小結,從法律和情理角度,引導他們看清自身的問題和婚姻出現裂痕的原因。在威嚴的法庭里、在法官有理有節的引導下,雙方激勵的情緒逐漸緩和,小李明白了婚姻中自己對家庭、配偶、子女的義務,明白了小楊對他的依靠和期待,小楊清楚了人身自由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理解了小李的夢想和打算。話通了,理順了,心結自然就打開了。案結了,事了了,用法律視角看事情、想問題、過日子的精神也自然傳遞了。

  “充分闡述法律規定,讓當事人對問題從法律的角度有所認識,把話說開,把理講順,把法講通,是運用疏導式庭審的關鍵。只有讓法治理念取代義氣用事,才能打開當事人心結,徹底化解糾紛。”南莫法庭庭長袁慧劍一語道出他對疏導式庭審的理解。

  家事無小事,家和萬事興,家固則國穩。南莫法庭每年受理的婚姻家庭類糾紛案件保持在150件左右,占全庭案件總數的1/3。法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探索婚姻家庭類糾紛庭審模式的改革,大膽創新,采用圓桌審判、疏導庭審的方式,找出雙方爭議焦點,亮明雙方權利義務,引導當事人理性思考是非對錯,找出問題依法解決之道,從而化解婚姻家庭類糾紛,實現定紛止爭、案結事了人和。2012年以來,該庭受理婚姻家庭類案件835起,疏導調處517件,讓當事人感受到了司法與法治的關懷和溫暖,讓幾百戶家庭在法治理念的引導下修復關系、重歸和諧。

  巡回審判--讓法治精神在參與者身邊流淌

  南莫鎮磚橋村的兩戶村民因為一棵樹的遮陰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導致大打出手,劉某一紙訴狀把錢某告上法庭。

  南莫法庭了解情況后當即組織到“肇事樹”現場巡回審理此案,并選擇在這棵樹下開始調查、調解。事越辯越清,理越說越明,被告錢某認識到錯誤主動向原告劉某道歉,并當場賠付醫藥費,原告劉某也對管理樹木欠妥向被告致歉。兩位鄰居冰釋前嫌,握手言和。經過就地巡回審理,鄰里關系的權利和義務、鄰里間彼此的相處之道悄然進入在場旁聽的村民心中。參與者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法庭糾紛化解得好、法律情理說得好!

  人常下鄉走,事在鄉下做。針對農村郵寄送達慢、效果差的情形,南莫法庭統籌工作計劃,選擇在巡回審理中進行實地送達、直接送達,每走一線、送達一片、宣講一路。每逢種植養殖大忙季節、抗旱抗澇關鍵時刻,全庭人員走出法庭,就地解決糾紛、送法下鄉,確保水鄉群眾能夠集中精力投入生產或抗旱排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墩文化古遺址位于南莫法庭的轄區,由于在古遺址發掘前內已有農戶在此地耕種并搭建用房,致使青墩遺址的再發掘和原面貌恢復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南莫法庭接訴后,采用實地送達、就地調解等方式,多次到案涉農戶家中、組織雙方進行協商,引導雙方充分考慮統一規劃、拆除違建、適度補償等條件,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有力保障了青墩古文化遺址的恢復和保護。

  不斷完善和健全巡回審判的工作機制,豐富巡回審判的工作內涵,是南莫法庭一直以來堅持的一項審判服務措施。如何開展巡回審判,讓司法群眾零距離接觸司法,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南莫法庭從服務當地人民群眾著眼,從農村實際出發,不僅按照院的總體要求對贍養、繼承、鄰里糾紛、土地承包四類案件開庭、調解、調查“三進村”,還主動將損害賠償案件延伸到事故現場;不定期有針對性的選擇典型案件,深入鎮村、社區,走進田間、地頭,對案件公開審理、就地調解,實現方便群眾訴訟與群眾切身感受法治相融合。

  一枝一葉--讓法治文化之花在轄區內悄然綻放

  走進南莫法庭,眼前是簡潔莊重的辦公樓,辦公樓周圍長滿一簇簇象征氣節的翠竹,翠竹間,海瑞、沈家本、霍姆斯等古今中外法學名家雕像安坐其中,靜靜地訴說著他們的法治思想和情懷。

  “每天進出法庭,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給我一種職業的神圣感、使命感。”南莫法庭年輕干警王林指著霍姆斯雕像上鐫刻的名言說,“我喜歡這句,'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經驗'。研究生畢業到基層法庭工作,有朋友覺得我的法律理論知識浪費了,但我覺得司法實踐是真正的老師,讓我如此真切地體會到法律的生命力。”

  不是一時的大幅標語、不是一日的宣傳活動,南莫法庭選擇立足審判本職、充分發揮職能,在日常工作中傳遞法治理念;選擇在基礎建設上、在氛圍營造上更多地注入法治文化因素,讓到法庭的每一個人,能夠在無意中的駐足、品讀中,形成思想的交流、文化的流淌。從司法實踐,到文化傳播,渾然一體,自然而然,毫不突兀。在這里,法治文化之花正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