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這山看著那山高,也趕時髦跳槽,沒把公司紀律當回事。這以后一定汲取教訓,安安心心、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工作!”在老杜的“自我批評”聲中,這起勞動爭議案件終于跑完“最后一公里”,勞資雙方選擇“和為貴”。

  話還得從四年前說起。2013年年初,隨著一家金屬壓鑄件加工企業(yè)的成立,本案的原告老杜作為技術工種被招聘進來,主要從事機器維修工作,月薪3000來元。

  本來,一切都順風順水。可到今年2月,老杜突然以兒子結(jié)婚為理由,向單位請假20天。但因不符規(guī)定,最終總經(jīng)理陳某僅給其批了10天。結(jié)果,老杜假期過了三周后仍未到班報道,且電話也聯(lián)系不上。公司認為其嚴重違反紀律,發(fā)函解除勞動合同。

  老杜認為,自己那時的確事多,且平日在公司里從來都是遵章守紀,這回雖有過錯,但不至于被砸掉飯碗。為此,他多次到廠里交涉,要求重新工作。遭到拒絕后,老杜一紙訴狀,和“東家”打起官司,索要經(jīng)濟補償金2萬余元。

  庭審中,老杜堅持要么安排入廠,要么獲得補償,而被告方則堅持認為這是維護企業(yè)紀律的必要之舉,絕不姑息。

  證據(jù)顯示,老杜的訴求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而問及請假目的,他又閃爍其詞。為把準請假這一核心環(huán)節(jié),炎炎夏日,我?guī)е鴷泦T來到老杜所在村了解隱情。

  很快,真相水落石出。原來,老杜兒子結(jié)婚不假,但他更是要“另尋高枝”。因之前聽同鄉(xiāng)說安徽某廠待遇較高,他便瞞著公司,偷偷到那家企業(yè)工作。可到了那邊,老杜明顯感覺工作強度大,而且還要交房租,兩相權重,他又“打道回府”,沒想?yún)s已被開除。

  “老杜,你也要設身處地為公司著想,廠房、設備投資了這么多錢,還有這幾十來個工人,如果個個不守紀律,那經(jīng)營如何持續(xù),利潤從何而來?”見老杜唉聲嘆氣,我也勸他換位思考。

  同樣,通過走訪,我也了解到,老杜家境并不寬裕,給兒子結(jié)婚,花費了他大半生的積蓄,加之老伴身體不好,他的“腳踏兩只船”也飽含著無奈與心酸。

  “能不能再給老杜一次機會呢?”當腦海中生出這個想法后,我又來到被告企業(yè),將老杜的情況向陳經(jīng)理一一作了說明。這其間,我很理解公司的作為,我說,“現(xiàn)在常講要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其實,這不僅是針對我們公務員,放在企業(yè)里,同樣適用。但在強化管理剛性的同時,是否能夠適度保持管理的柔性呢?”

  在與陳某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公司員工的薪水是根據(jù)工齡逐年遞增的,再結(jié)合企業(yè)正在擴建,亟需用人,我提議的讓老杜作為新人重新加入的建議立即得到正面回應。

  “老杜,其實企業(yè)與你們員工是命運共同體。只有齊心協(xié)力把利潤的蛋糕做大,那大家將都是受益者。現(xiàn)在重新進來,工資是少些,就當是補交的學費吧。以后關鍵還要看能力、看貢獻、看業(yè)績!”當老杜選擇撤訴,我既寬慰他,又引導他。

  久久為功,難題必克。當真心喚回初心,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官,我深深地感受到,服務大局并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更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一份沉沉甸甸的使命,應當融入進每一個司法案件,融入進案件辦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最大限度地匯聚起磅礴的司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