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判機關如何為供給側改革精準發力,是各級人民法院著力研究的重大而嶄新的課題。

  依照法律程序,用足司法智慧處置僵尸企業,是江蘇三級法院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之舉。過去的一年,全省法院受理破產案件1583件,同比增長25.24% ; 過去的一年,江蘇法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的精神,通過重整、和解程序,挽救了232家企業再生; 過去的一年,江蘇法院多次出臺服務供給側改革的若干意見,對破產企業精準甄別,廢則棄,優則保,對尚存優質資產、技術或產品有市場潛力、有發展前景的企業,盡力通過重整、重組方式壯大其實力,促成涅槃重生。

  伴隨著新年的腳步踏上江蘇大地,聽法院人說成功案例,聽企業人說發展變化,耳聞目睹一雙不平凡的司法之手,對僵尸企業區別處置:有的實行“安樂死”,有的實行“原殼再生”,有的實行“脫殼再生”。司法力量,如“千斤頂”撬動著供給側結構性轉變!

  啟東:首創“一手抓破產,一手抓生產”新格局

  提起“破產”,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企業停產、倒閉,員工下崗,老板跑路。然而,入選全國破產審理方式改革試點單位的江蘇啟東法院,對一時陷入困境但有產品有市場前景企業,首創“一手抓破產,一手抓生產”的新格局,力保“破產不停產,員工不失業”,此創造性舉措在維護穩定、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被最高法院譽為“破產審判啟東經驗”,向全國法院系統推介。

  1月11日,位于長江入海口的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群頭戴紅色安全帽、身著藍色工作服的技術員工們正在流水線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望著長江碼頭正在建造的一艘巨輪,總經理蔡勇自豪且興奮地說:兩個月前,全球首制36000m3乙烷運輸船在這里啟航,是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后首艘建造成功的船舶,價值人民帀5.5億元。正在建造相同的第二艘,預計2017年7月交付。此外,在俄羅斯的亞馬爾項目價值2.8億美金,已經完美收官……

  誰能想到,這是一個進入破產程序企業的大作為!

  “法院在辦理破產案件中,要處理好‘開庭’與‘開會’的關系,許多難題要通過協調會解決;要處理好‘庭上審理’與‘現場辦公’的關系,許多棘手的事要通過現場辦公處理。”據啟東市人民法院院長潘建介紹,2016年8月5日,法院立案受理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一案,負債總額89.9億元。去年11月11日,啟東法院裁定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進入重整程序。去年11月19日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債權總人數442人。案子進了法院門,一連串的問題都考驗著法官的司法能力。

  “雖然公司進入破產程序,但一天也沒有停產,先前的訂單合同繼續履行,員工們的生產熱情依然高漲。”公司董秘李毓寧說,太平洋海工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氣船市場的領頭羊,特種船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位;也是國內海工模塊建造的先行者,再汽化模塊國內獨此一家,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位;公司有15項專利。2016年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是造船企業互保連保受到牽連。

  “如果走破產停產老路,公司許多半拉子工程將損失慘重。”啟東法院破產庭副庭長朱志亮介紹,案件進入法院時,該公司有價值5個多億的船正在建造,還有國外在建的項目。這些工程周期長,一旦停下來,前功盡棄,債權人利益嚴重受損。但是,如果繼續建造,流動資金哪里來成為難題。此外,還有些涉外訂單是解除還是力保?還有數千名員工怎么安置?所有這些問題如果處置不當,極易引發震蕩。啟東法院深入調研后制訂最佳、最經濟的方案,改變慣常方式,一手抓破產,一手與政府聯動保生產,兩手并舉、雙管齊下。

  破產庭副庭長魏清見說,為了解決在建項目的流動資金,他們召集“府院聯席會議”,積極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擴大對外招商引資。為了保住訂單,他們與客戶面對面解答相關問題,向外商解釋我國破產法規定,在破產程序開始以后,對于破產申請受理前未履行完畢的合同,管理人認為繼續履行有利于減少損失的,應當作出繼續履行合同的決定,對方當事人應當積極配合履行。

  由于“府院聯動”,共同做好破產案件受理前后的風險管控與事務協調,獲得了墊資,保住了訂單、保住了技術團隊、保住了穩定,為案件受理后繼續生產經營創造了條件。

  啟東法院“破產不停產,員工不失業”的新舉,已經挽救了“生病企業”8家,安置企業職工五千余人,化解不良債權9.17億元,盤活資產總額20.51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

  無錫:首創從“保殼再生”到“換殼新建”新路徑

  無錫中院是治療“生病企業”的“名醫院”,近五年運用破產重整,挽救了13家有發展前景的瀕危企業,成功清結破產債權240余億元,安置職工4400余人。同時,推動90余家僵尸企業有序、低成本地退出市場。

  庭長陸曉燕說,對待每一個破產案子,都要用足智慧。要按市場價值評估重整對象,把瀕危企業比作“病馬”,盡管“活馬”價值高于“馬肉”價值,但“救馬”費用也高于“殺馬”費用。什么樣的“病馬”值得救治?第一,“病馬”必須能夠救得活,對產能落后的“僵尸企業”堅決予以淘汰;第二,積極救治對市場前景廣闊的“病馬”,重整投資人要能夠獲得投資收益。

  亞洲最大的包裝企業——江陰申達集團有限公司一度陷入發展困境,負債50多億元無力償還。這個集團結構很復雜,有三十幾個企業,有3000多名職工,還有很多為這個集團提供了擔保的企業,擔心債務會牽連到自己。還有一個最大難題,這家上市公司背后有近五萬名股民。

  江陰申達集團董事長張國平回憶說:為了讓企業、債權單位、股民和職工都能放心,陸曉燕干脆把辦公地點搬到了申達集團,每周五下午準時來“上班”,為當事人答疑解惑,與當地政府進行全方位的溝通。6個月,企業終于完成了破產重整,員工得以妥善安置。

  像上面這樣“保殼再生”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陸曉燕說,從“保殼再生”到“換殼新建”,是首創。

  陸曉燕在審理中發現,只有對那些外殼有價值的企業才能“保殼再生”、“原殼再生”,對一些沒有市場價值的外殼,甚至是阻礙再生的外殼,必須破殼、脫殼、剝殼,只有“換殼新建”,才能保住核中有價值的瓤,才能將企業引入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路。

  原安信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員工陳代書回憶說,公司一度曾因上層管理混亂面臨著破產,資產將被估價處理,數百名員工也面臨下崗。“公司要破產了!”這樣的消息對他如同晴天霹靂。半年后,法院介入處理,來到安信達公司的是一些看上去很年輕的女法官。這讓員工們更加著急了:這些年輕法官會怎么審判?公司會不會隨時倒閉?自己是不是快要被掃地出門了?這樣的擔憂一直持續到了年底,員工們陸續接到了電話:可以回到原來的崗位上班了!

  陸曉燕發現,這家企業主要是上層管理混亂,生產經營狀況依然良好。陸曉燕認為,對這樣的企業不能采用常規的“保殼”。在陸曉燕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將原企業土地廠房設備等財產打包整體拍賣變價,由受讓人以整體財產新設江蘇亞太安信達鋁業有限公司,重新構建公司的管理層,保留200多名老員工,招納新的技術人員,很快產銷兩旺,扭虧為盈,現已經成為當地的就業和納稅大戶。

  “要降低‘救馬’費用,選擇便捷經濟的重整程序很重要”,陸曉燕說,《企業破產法》只規定了存續型重整,但 “換殼新建”,能解除原殼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甩去包袱。根據企業的特點,本著程序經濟的原則,從“原殼再建”到“換殼新建”是一大創新。

  南京:首創“破產重整”與“資產重組”同步并行新模式

  位于南京市的江蘇“舜天船舶”,主要從事各類型船舶的建造和出口貿易、船舶融資、遠洋運輸,是江蘇省屬最大的國有造船企業之一。2011年,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由于行業不景氣加上經營不善, 2014年該公司虧損18.08億元,2015年又虧損54.5億元,被交易所處以“退市風險警示”。此后公司持續虧損,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業務基本停滯,多筆融資逾期不能償還。

  2015年12月22日,中國銀行南通崇川支行作為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為由,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舜天船舶進行重整。

  南京中院組成以中院院長胡道才為審判長、庭長和業務骨干為成員的5人合議庭,于2016年2月5日裁定受理舜天船舶重整一案。

  2016年10月24日,南京中院作出裁定,批準“舜天船舶”重整計劃,這標志著歷經近9個月的舜天船舶重整案件審理順利終結。

  在歷經九個多月的時間里,南京中院的法官們協調數以千計的各類債權人、投資人、控股股東、主管部門達成共識,千方百計尋找新的投資人注入優質資產,用司法智慧化解了一次次危機,破解了一個個難題。

  據時任南京中院民二庭庭長沈湧介紹,企業重整常見的套路,先破產后兼并;先代管后兼并;先破產再重組等。而這些方法和套路都不適合舜天船舶。

  證監會給舜天船舶重整的時間只有10個月。舜天重整前的主營業務是船舶制造和水上運輸,在行業嚴重產能過剩的形勢下,原營運業已無挽救價值。只有通過注入優質資產,調整企業經營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企業才有重生希望。但是,如果等重整后再重組,分步進行,不僅時間來不及,還會抬高注入優質資產企業的資金成本。

  法官們在對舜天船舶重整可行性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創新重整方式:債務重整與重大資產重組同步并行,雙線并進,互為支撐。更具體地說,就是多方面同時推進:出售虧損資產,剝離去除落后產能,清理債務,推進債轉股,注入優質資產,推進資產重組。投行人士稱贊,這是國內首個在破產重整中同步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案例。

  舜天船舶債權人眾多,金融債權人22家,經營性債權人近140家,其中部分為境外債權人,登記在冊的股東人數為3.8萬。南京中院法官經多方協調,最終使舜天船舶原有資產以較好價格變現處置。對普通債權中30萬元以下債權部分,由舜天船舶在重整計劃執行期間以現金方式一次性清償完畢。未能以現金清償的普通債權,在重整計劃執行期限內以舜天船舶資本公積金轉增的股票進行分配,以股票抵償債務。

  在破產重整清債的同時,南京中院積極爭取舜天船舶的實際控制人江蘇國信集團的配合,在優質資產注入、企業營運資金、銀行諒解等方面獲得大力支持。國信集團屢屢出手,在資產拍賣三次流拍之后接盤,并最終推出了210億元的資產注入計劃。

  在成功重整并注入優質資產之后,公司先前的投資者紛紛“復活”了,公司股票于2016年12月28日在深交所復牌了,股價較公司停牌前的收盤價大幅上升,這對重整中因不能獲得現金清償而進行債轉股的債權人來說,是特大喜訊。此舉使舜天船舶對各債權人的清償率達到100%,為新破產法實施以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中債權清償率最高者。

  舜天船舶涅槃重生,開創了我國上市公司實施破產重整與重大資產重組同步并行的先河。如今,舜天船舶擺脫了退市危機,實現了去產能、調結構的目標,企業重回健康發展軌道。通過提升資產盈利能力,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全案近55.86億元金融債權得到全額保護,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維護了3.1萬戶股東利益,為國家挽回稅款2億元。

  啟東、無錫、南京“破產重整”的故事,只是江蘇232家企業涅槃重生的一組剪影。目睹這些企業新生的景象,讓人油然升起敬意:司法的力量起到了“千斤頂”的作用!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在服務供給側改革中凸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