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區,地處淮安市主城區,經濟率先領先發展的同時,各類矛盾也愈發突出,尤其是發生在社區的物管、贍養、婚姻、繼承、借貸等矛盾糾紛更是層出不窮,清河法院近幾年年均收案超萬件。為了快速高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積極促進社會管理創新,清河法院進一步拓寬訴訟服務領域,在轄區街道設立訴訟服務站,在街道服務大廳增設訴訟服窗口,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以來進入訴訟程序的社區內的矛盾糾紛同比下降21.7%

 

現場辦案  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張老漢有五個子女,三個在外地工作,另外兩個在淮安本地做小生意。張老漢一輩子脾氣倔、個性強,和子女關系不是很好,平時也不怎么來往。幾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他一直一個人生活,自己養活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老漢逐漸失去了勞動能力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政府補貼的養老費用也不足解決其生活問題。無奈之下,張老漢多次和子女聯系,但各個子女相互推諉,不愿贍養他,張老漢非常憤怒,但又不愿拉下臉面與親生兒女打官司,終日郁郁寡歡,生活也陷入了窘境。一天,鄰居小王告訴他,街道服務大廳里有法官值班,很多人家有矛盾的都在那里解決,不用打官司。張老漢非常高興,立即來到了訴訟服務站,接待他的法官了解了他的情況后,積極與他的子女聯系溝通,最終達成了五個子女達成贍養協議,張老漢的養老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同時張老漢在法官的勸解下,與子女也緩和了關系,目前住在小兒子家,幫著帶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

 

某小區物管公司將拖欠物管費時間較長、數額較多的幾個重點戶告上法庭。清河法院受理該案后了解到,不少小區管理中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為此,該案主審法官將庭審活動移至到了他所駐的“訴訟服務站”。星期六下午,2點剛過,訴訟服務站就涌來了不少旁聽群眾。2點半,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庭審開始。不一會兒,旁聽的人員便從庭審活動中聽到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原來被告席上坐著的是拖欠了物管費的呀。1個小時后,該案得以圓滿解決:雙方調解結案,被告補交了拖欠的物管費。庭審結束了,但法官并沒有撤離審判席,而是開展了就案講法,并回答了現場群眾提出的若干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常識。后來,從該社區物管那里傳來消息,該小區中主動交納物業管理費的就多達65戶。

 

“訴訟服務站就是要將訴訟服務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能當場解決的,法官予以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登記備案后帶回,分流至法院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并在規定期限內反饋處理結果;重大事項及時向院領導進行匯報后酌情處理。”清河法院盧正蘇院長介紹。

 

從“訴訟服務站”墻上懸掛的“訴訟服務站工作流程”可以看出,訴訟服務站不僅僅要調解糾紛,同時也負責立案審查、法律咨詢、文書送達等工作,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訴訟服務站”自成立以來,法官接受群眾咨詢3400余人次,現場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共2600多起,宣講法律知識1137次,巡回開庭86場。

 

服務大局 將能動司法落實到實處

 

近年來,淮安經濟開發區發展勢頭迅猛,建筑行業非常繁榮,隨之帶來的農民工問題也日益凸現。清河法院開發區法庭的法官們利用在訴訟服務站的工作優勢,先后深入21個建筑工地開展33次走訪調研,對開發企業及建筑商的資金運行形勢、各工地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方式及實際支付情況等,進行深入了解,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清河區法院黨組向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遞一份司法建議。一方面,應建立農民工糾紛苗頭排查機制;另一方面,應建立農民工案件處理協調聯動機制。不久,開發區管委會便出臺了《淮安經濟開發區訴調對接實施細則》。不僅將“定期深入建筑工地,及時排查和調解農民工討薪等多發性矛盾糾紛”,納入社會矛盾調解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還建立了由開發區政法委牽頭,財政、公安、建設、勞動等8家部門共同參與的農民工討薪糾紛聯席處置機制。一年來,聯席機制為2041名農民工討薪2128萬元,切實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證了開發區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8家聯動的農民工討薪聯席處置機制在全省人民法庭工作會議和全省法院調解工作會議上被作為典型做法予以推廣,前不久,包括中國法院網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到開發區法庭專題予以采訪報道。

 

今年以來,清河法院利用訴訟服務站的平臺,深入基層,及時了解企業、社區和群眾所思、所盼、所求,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切實找準法院工作與發展大局的結合點,積極制定規范性文件、撰寫調研報告,為區委中心工作獻計獻策、提供司法支持。共出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為我區率先領先發展建設繁榮幸福清河提供堅強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等意見、報告11份,向黨政機關和企業發出司法建議37份。其中,7份意見、建議、調研報告被區委、政府轉發。如該院撰寫的《服務發展大局、助力地方發展,積極應對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的調研報告》受到區委王書記批示:此調研報告很好,充分反映了區法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強!請房屋征收部門認真學習,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動我區房屋征收工作。

 

通力合作  將和諧共建進行到底

 

9月份一天下午,民一庭的許曙芹法官接到其所在訴訟服務站的電話,和她輪流值班的司法協理員稱一個民間借貸的糾紛已經由他調解好了,但有一方當事人為了表示誠信,希望能有一份正式的法律文書,于是他將調解協議書發到了訴訟服務站的郵箱中,請許法官審查、修改。一個小時后,許法官的書記員將正式的調解書送至訴訟服務站,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滿意而歸。打電話來的司法協理員可是持證上崗的哦。今年316日上午,由清河區委政法委牽頭,清河法院與轄區街道和諧共建工作會議暨司法協理員聘任儀式在清河法院四樓會議室舉行。會上,清河法院黨組書記、盧正蘇院長為選聘的7名司法協理員正式頒發聘任書。司法協理員多由各街道綜治辦主任擔任,其主要職責為進行法制宣傳、參與調解、協助法院做好息訴服判和信訪工作等。

 

今年3月,某小區96戶業主因開發商遲遲不履行交房義務圍堵小區,并訴來法院要求開發商給付逾期交房違約金。法院立案后立即通知該小區所屬的訴訟服務站,訴訟服務站迅速會同街道辦事處、建設部門、教育部門共同開展訴前調解,形成合力化解糾紛。最終,這起糾結業主長達半年的糾紛,一場可能激發矛盾的群體性事件僅僅一周就圓滿解決。訴訟服務站還積極與街道矛調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聯動配合,建立健全矛盾糾紛預防預警機制、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群眾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社會管理組織的政治優勢與人民法院的審判資源優勢,促進基層社會管理的完善和社會矛盾糾紛的有效解決。“法院在街道設立訴訟服務站,不僅為群眾提供了司法便利,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一平臺,拉近了法院與老百姓的距離,有效整合了基層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清河法院訴訟服務站示范點所在地的柳樹灣街道黨工委書記汪沖有感而發。

 

在清河法院的積極推動下,清河區委政法委今年已將“刑事案件發案率、民事案件起訴率”等納入街道、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核目標之一,做到定期考核、一票否決。目前,清河轄區各街道社區都在積極創建“零訴訟街道”、“零訴訟社區”,促進了全區社會管理創新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