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速裁庭主審法官。一張人畜無害的圓臉,常帶著憨實的笑容,親和力十顆星。有人說他像劉青云,細看,長相和氣質都有點像。不過,你不要被他不起眼的頭銜和外表迷惑,他可是個有故事的法官。

  “那個大叔叫吳均,在漣水法院當過副庭長,后來被選任至漣水紀委工作,但他熱愛審判事業,淡泊名利,所以回來做了個入額法官。”工作之余,96年出生的新同事聽到了這樣介紹。不熟悉他的人會驚訝于他放棄紀委領導的職位,選擇到法院做一名普通的法官。熟悉他的人卻知道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法官。不信?請看:

  明察秋毫  法官眼里揉不得沙子

  民事案件中,當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歪曲事實,甚至偽造證據,屢見不鮮。一般情況下,法官心里有數,口頭訓斥一下,或者直接認定證據無效,不采納意見也就完了。雖然民訴法明文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但一般法官都認為案結事了才最重要,至于當事人的一些不誠信的小動作,懶得理會。然而,這次,這個當事人老王有點背,因為他遇到了法官吳均。

  庭審中,老王說著滿口編造的謊言,企圖歪曲事實,干擾法官視線。面對老王邏輯混亂、漏洞百出的謊言,吳法官一連串的設問步步緊逼,老王不得不承認自己說的不是實話。案件也一步步抽絲剝繭,水落石出。庭審即將結束,吳法官沒有宣布閉庭,而是鏗鏘有力地說“鑒于被告庭審中未真實陳述,構成妨害民事訴訟,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現本庭要求被告立即具結悔過”。老王和他的代理人都懵了,民事訴訟還出了個具結悔過?還是代理人反應快,說:“老王,你寫吧”。老王自知理虧,埋頭寫下了具結悔過書,當場提交給了法庭。好吧,民事案件,具結悔過,見識了。

  不畏權貴    硬漢子鐵骨錚錚

  有這樣一些人,平時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有特權,凡事都要有點特殊待遇。不知是誰慣出的他們的壞毛病,但是,這一次他們走了麥城,因為他遇到了法官吳均。

  一起物業案件,因業主未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將業主告上了法庭。庭審中一個小伙子態度傲慢,藐視法庭,甚至說“我爸是XX單位的XX長……”一直提醒他注意法庭紀律的吳法官平靜而又威嚴地說“你這樣說會讓別人瞧不起你,你給你爸丟臉了。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卻有這種特權思想,你爸來了我也要批評他。”一席話義正辭嚴,說得小伙子面紅耳赤,卻不得不對眼前這個職位比他父親低很多的小法官刮目相看。

  法官外出辦案,會遇到一些單位不配合,甚至故意刁難,有時只好無功而返,待協調好再去辦理,在法院案多人少的現狀下,這種情況真是雪上加霜,卻又無可奈何。吳法官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有一次,他帶著書記員到外地看守所開庭,長途跋涉后,他們來到了被告所在的看守所。看守所工作人員卻說什么也不讓他們進去,借口只有預約了才能去開庭阻撓他們辦案。事實上,該單位既未對外公布該項規定,也無法從公安網站上查到該單位聯系方式,又遠在數百里之遙,提前預約根本不可能實現。如果開不成庭,將浪費兩個人一天的時間,在年底結案的緊要時刻,要再抽出一天的時間還真辦不到。案件辦理時間延長,將加大當事人的訴累,還會引起當事人的不滿,甚至對司法公正的懷疑。眼看著書記員好話說盡,看守所就是不肯讓他們去開庭。面對無端阻撓,吳法官怒了,“如果你們故意人為設置障礙,不配合法院工作,你們的行為將構成妨害民事訴訟,妨害民事訴訟對個人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對單位最高可處100萬元罰款。我們將根據你們的違法情節對你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話語里透著堅定與權威。不知是擔心被罰款,還是被吳法官強大的決心與氣場所震攝,看守所工作人員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不僅同意讓他們開庭,還畢恭畢敬地為他們安排場地。這還真不是一般的本事。

  同情弱者   俠骨亦有柔情

  法官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有時明知當事人很可憐,卻無法支持他的主張,法官吳均就遇到了這樣的事。一個民間借貸案件的當事人,向法庭主張要求被告償還欠款。經查,原告要求被告還款證據不足,且沒有法律依據,無法支持原告的主張。庭審結束了,蒼老的原告潸然淚下,說自己身體有病,涉案款項是自己的養老錢,不僅要不回頭,還要貼訴訟費,家里實在困難。吳法官向原告釋明不能支持的原因后,說:“要不,訴訟費我替你出。”說著,從口袋里掏出錢塞到老人手上。老人連忙推辭說:“不,我不能要你的錢。”在吳法官的一再堅持下,老人只好收下了,連聲說“謝謝,謝謝,你是好人,敗訴了我不怪你”。老人走了,書記員開玩笑說“你這樣辦案還得自己貼錢,你的案件那么多,貼得起嗎?”。吳均呵呵一笑,幽默地說:“人在江湖飄,哪有不吃虧?”。

  魏晉時期,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正是因為精神的超俗,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卻失之于空談誤國。而今天這樣一個法官,一身魏晉遺風,卻一年辦案八百多件,舉重若輕,更顯風流。因為他比那些士大夫們多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法律的信仰,和對審判事業的執著。這樣的法官,是中國司法事業的希望,也是中國法治事業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