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嘴能頂幾場官司,他就是個‘救火員’。”這是當地群眾對王圣新的評價。王圣新,現任賈汪區法院司法協理員、白集社區綜治辦主任,負責社區治安穩定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兩年來,他協助法院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糾紛78起,為白集社區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當地群眾的尊重和褒獎。

 

保和諧  促穩定  解決基層矛盾

 

任司法協理員以來,王圣新始終以構建和諧社區,保障人民安居為己任,關注民生、維護群眾利益,以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投入到人民調解工作中。他堅持把村民的事情放在首位,哪里有矛盾糾紛,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325日,社區三組王姓老人的六個兒子因贍養老人問題大打出手。村民報警后,派出所出警進行調解,但幾個人互不相讓,吵鬧著說要去法院打官司,民警也頗為無奈。正當局面僵持不下的時候,王圣新趕來了,他一方面進行安慰勸說,一方面技巧性地進行告誡:“如果大家都不妥協,再鬧事出現問題,派出所就可以以擾亂公共秩序拘留你們,另外你們不贍養老人本來就是違反法律規定,就是犯法,就可以到法院起訴你們,再說現在誰不想好好過日子,鬧什么!”在他的巧妙調解下,幾個人終于妥協,協商好了贍養老人的方案。

 

用真情  換真心  巧斷家庭糾紛

 

干調解,就得會“攻心”。正是因為會“攻心”,那些猶如“死結”的難案,到了王圣新的手里,都會松動打開。無論是大矛盾,還是鄰里糾紛的小問題,王圣新都同樣對待,不因為是小問題就掉以輕心。“小問題處理不好,就會釀成大問題。”他始終堅持嚴格調解與靈活處理相結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擴大,大事不激化,力爭給每個當事人一個公正公平的說法和交待。

 

2009年,屯頭徐賈快速通道拆遷,因為拆遷補償款問題,一村民家中,繼母與幾個子女發生矛盾糾紛,并起訴到法庭。法官和王圣新找到雙方反復談心做工作,講清雙方的親情割舍不斷,不能因為補償款的事,影響雙方的親情延續,老人、子女各退一步,既能維系親情,又能分配到適當的補償費。最終化解了雙方的矛盾。結果雙方都很滿意,避免了問題擴大化。

 

講情誼  說法理  縫補親情裂痕

 

“法律就像鋼針,任何人不可逾越,情就像手中的線,調解員需用它們縫縫連連,化解矛盾。”王圣新比喻說。

 

工人小娟原本家庭和睦夫妻恩愛,但隨著五年前丈夫鄭某回老家創業,夫妻兩人開始了兩地分居聚少離多的生活。不久,鄭某在外找了個情人,便以夫妻兩人性格不和起訴離婚。小娟含辛茹苦地在家照顧孩子,根本不能接受丈夫變心的事實。鄭某起訴到法院后,小娟拒不出庭。法官便聯系王圣新出面調解。

 

王圣新找到了小娟,勸其開庭面對,又參與了法官的調解,對鄭某推心置腹談到男人肩上的責任,父母和子女的期望,夫妻曾經共同患難的愛情親情。最終鄭某動容了,主動承認了錯誤,小娟也諒解了丈夫,夫妻二人手挽手離開了法院。

 

經過多年基層工作的艱苦磨練,王圣新不僅獲得了自身調解業務能力的提高,領導的認可和同事的敬佩,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當地百姓對他的真誠與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