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法院審判區,迎面墻上“服務從心開始、滿意從我做起”十二個大字映入眼簾,這是該院黨組對全力提升訴訟服務品質的高度凝煉。2013年來,灌云法院牢固樹立“便民、利民、親民”服務理念,在訴訟服務中心的“硬件提升、功能提升、服務提升”上下功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新進展,贏得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硬件提升塑造全新形象

 

訴訟服務中心是群眾接觸司法的“第一站”,是展示法院形象的“第一窗口”。

 

院黨組書記、院長安仲潤認為,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細微處入手,努力打造便民、親民、利民的新型司法服務平臺。

 

為此,該院按照功能完善、設施齊備、服務到位的總體要求,對有限的審判用房進行“擠壓式”調整,硬生生地給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擠出”了近300平方米的空間,并投入建設資金20多萬元對訴訟服務中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整合后的服務中心承載著立案審查、訴訟引導、訴前調解、速裁速調、信訪接待、司法救助、案件查詢、材料收轉、約見法官等25項職能,實現了當初‘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的建設初衷。”立案庭牛剛庭長告訴筆者。

 

走進改建后的訴訟服務中心大廳,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寬敞明亮、整潔舒適,開放式、面對面的接待臺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電子顯示屏、觸摸屏全部升級換代,訴訟流程圖表全部公開上墻,所有服務窗口標識讓人一目了然,復印機、桌椅、飲水機、筆墨、紙張、花鏡、休息座椅、便民藥箱、訴狀文書樣式、訴訟指導材料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

 

“從一支筆、一張紙、一把傘中讓人感受到法院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訴訟服務中心周全的設施讓人感覺很貼心。” 一名人大代表在參觀后作出如此評價。

 

功能提升順應形勢發展

 

“積極構建多元的糾紛解決機制,實現訴訟服務功能的提檔升級,更好地適應形勢的發展,滿足老百姓多元的訴訟需求。”這是安仲潤院長對提升訴訟服務品質的理解。

 

趁著中心設施改造升級的東風,與硬件一同升級的還有服務功能。新增了人民調解室、家事調解室、法官命名調解室和小額訴訟審判庭,一個集“調、立、審”于一體的獨具灌云特色的訴訟服務體系展現在公眾面前。

 

李某因多次索要10000元出國務工押金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案件經立案法官接辦后轉入訴前調解程序,但被告表示暫無能力返還押金,該案當即被轉入小額訴訟審判程序,五日后此案開庭審理并當庭作出一審終審判決。想不到現在打官司這么快!只用了五天,法院就幫我解決問題了”拿到判決書的李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像李某這樣感嘆司法高效、快捷的人還有很多。20132月,該院推行小額訴訟審判機制,對標的額在1.37萬元以下的證據充分、法律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糾紛實行一審終審制。設立以來,2名法官和2名人民調解員共訴前調解案件213件,審結小額訴訟案件43件,速裁案件115件。

 

正如速裁庭負責人所言,小額速裁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簡便、靈活、快捷,通過快立、快審、快結使符合規定的案件得到快速高效處理,最長的不會超過30天,最快的一次我們一天審結了3件案件。

 

服務提升回應群眾期待

 

在一排標識清晰的窗口中,“執行接待”窗口格外引人注目。據該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楊健介紹,“這項制度是我們在全市法院率先推行的,由執行局的局長、科長輪流值班,負責執行答疑、聯絡法官、轉交材料等事項,工作成效受到省市法院領導的高度肯定。”

 

集中判后答疑化解涉訴信訪矛盾,是該中心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職能。除了執行接待窗口,該院在中心還設立了信訪接待室,指定專人負責,接訪、登記、轉辦、催辦、反饋均規定明確的時限,大量初信初訪案件被化解在萌芽狀態。

 

這僅是該院訴訟服務中心解民憂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以來,該院先后推出了電話預約立案、法官上門立案、假日法庭等一系列司法便民新舉措,開展司法救助“綠色通道”,設立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物業管理糾紛等專業巡回調解點12個,便民舉措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在全力提升訴訟服務品質的同時,該院進一步加大訴訟服務規范化建設力度,制定完善訴訟服務行為規范、首問負責、信訪接待、服務承諾等10多項規章制度,從而使中心的服務更規范、更標準、更文明、更便捷。

 

硬件提升、功能提升、服務提升,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提供陽光、規范、便利、高效的訴訟服務,而法院收獲的則是司法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的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