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多次獲得“規范化立案窗口”稱號,經常與兄弟法院交流學習。以打造“品牌化服務窗口”為目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機制。春節過后的法院,這里的工作每天都充滿不可預知的“驚喜”,在其他庭室還“風平浪靜”的時候,這里已是“門庭若市、熙熙攘攘”。

 

元月29日那天

 

雖說今天是周末,但按照法院的傳統,節后上班的第一天,都必須是要舉行全院升旗儀式的。在參加升國旗之前,先打掃了訴訟服務中心的衛生,除除假期的灰塵,整理好各類便民工具和宣傳手冊等物品。升完旗,雖離上班時間還有十分鐘,但審判大樓外早已聚集了不少的人。

 

節后第一天立的案件不多,基本上都是離婚案子,但來咨詢訴訟和執行的當事人偏多。有幾個年紀較大的老年人是來申請執行贍養費的,他們訴說著自己春節期間子女的對待,令聽著的人揪心的,怎么會有如此為人子女者。但幾個老人沒有任何手續材料很是無奈,負責執行的法官便把需要的材料寫在紙上讓他們回家后照著準備,得知申請人不識字后,法官便站起身來趴在服務臺上一項一項的指給他們看、解釋給他們聽:什么是訴訟費收據復印件,哪個是法律文書的原件,什么又是生效法律文書證明….直到他們弄懂了,離開。

 

忙碌有序的一天

 

今天是龍年的第一個周一,人一下子要比昨天要多出好多來,剛上班光是銀行代辦點的會計那里就已經排起隊來了。“會計,我是拿執行款的,要不要辦什么手續啊?”“會計啊,我那個小孩的撫養費能不能拿了啊,已經兩年沒拿了。”“那個會計,訴訟退費在這兒吧,給你退費表,年前就辦好了的。”  “別急、別急,一個一個來,這么吵我聽不清楚,交錢的先交,退費的稍等一下,他們交了錢才有的給你們退。查賬的請在這邊等一下。”我們的平會計已經顧不上去倒杯水了,邊開著收據邊看著電腦的開始了她今天的工作。

 

一號臺等著立案的也排起了小長隊,有幾個是代理人的,手里拿的案子比較多,還有其他的個案當事人。看到會計那里已經是忙的腳打后腦勺的場面,負責審查立案的徐庭長便和代理人商量了一下:請他們下午或是明后天再來,先讓外地的和鄉下來的人把案子立上,省得他們再跑一趟。也可以保證立案流程有序進行,不至于耽誤大家太多的時間。

到了下班時間時,還有兩三個立案的當事人在交錢和打傳票、郵寄,負責移送案件的同志可能還需要加個班把今天的案子從網上移送的審判庭里。 

 

服務工作中的小插曲

   

鑒于節后的工作量突然加大的情況,庭長召集大家開了一個班前早會。主要是希望大家對節后這種工作量加大的情況有所準備,明確了各自的主要任務,確保把群眾的事情辦準、辦好,一定要在立案的環節上保證質和量。

 

訴訟服務中心依然是人聲鼎沸,只有對話的人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遇到難纏的當事人,情緒無法自控,是訴訟服務工作中常遇到的事情,今天也有這樣一個當事人:原告莫某是一外地中年婦女,因結婚后常遭丈夫酒后打罵,無法忍受要求解除婚姻關系。在訴調辦公室里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著苦,但因雙方未達成調解協議,法官告知莫某可以去走訴訟程序。帶著紅眼圈的莫某在立案后聽說還要交240元的訴訟費時,便情緒失控的哭了起來:“我是受害方,憑什么我交這個錢啊?你們法院維不維護合法權利啊?這個錢我不交,要交也要他交……”見此情形,負責訴訟答疑的同志便主動過去向其解釋這件事,以免影響正常立案工作。安撫了莫某的情緒后,得知其家庭困難,實際情況符合司法救助的條件時,服務人員便建議她申請訴訟費減免,并為其辦理了相關手續。趕在下班前,幫助莫某立上了案子,也寄出了傳票。

 

調解室里的一天

 

在節后立案數突增的同時,來法院調解的高潮也隨之襲來,無形中給立案庭的工作加大了分量。今天,調解室的周法官可謂“生意興隆”、“效率頗高”,一天下來出具了8份調解書,其中離婚調解書就有5份。

 

調解室里今天“座無虛席”,一些審判庭的法官也在這里現場辦起工來。其實,調解并沒有那么簡單,不是每件速裁的案子都可以順順利利的達成協商的,這不劉某和趙某的這個還款協議就在調解的現場又產生了爭執:原本是幾十年鄰里的兩人,在2008年時,因趙某做生意賠了老本欠下債,向老鄰居也是老朋友的劉某借了8萬塊錢用于還債,當時并無約定利息和還款時間,就連一張欠條也沒有立下。三年后,劉某索要欠款,趙某出于誠意立下一張字據,并在欠條上寫明在20125月前還清借款,同時提出到法院辦理一份文書以讓老友放心。但在調解的現場劉某卻突然提出要求給付08年至今的欠款利息,這讓趙某頗為意外和惱火,現場有些把持不住情緒。最后,在周法官的分別勸說下,雙方鑒于深厚的友情都作出退讓,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趙某在20125月前歸還劉某8萬元欠款,同時給付自立欠條之日起至還款日的欠款利息,并承擔本次的訴訟費用。

 

訴訟服務內與外

 

“你們的會計呢?給我開的這個上訴費收據沒有蓋章,中院不能用,這是什么法院啊……”就在大家準備下班鎖門的時候,這個熟悉的聲音、熟悉的面孔又出現了。她是一個老上訪戶了,幾年前因丈夫的一場車禍受到強烈刺激,從此成了法院的“常客”。總是拿著一張已經揉爛了的收據來法院問左問右的。

 

“現在已經下班了,阿姨,會計也走了。您下午一上班就來,讓會計給您看看,不對的話再重新開一張,好不好?”工作人員耐心的向她解釋,可她連聽都不聽,拄著拐走到等候席旁就坐了下來。“我就在這兒等,你們該下班下班,姑娘。我給你們看著門,保證一點東西都不會少的。”看著這情況,保安也走了進來:“快回去吧,老年人哎。你的案子早都結掉了,快回家吃飯吧。別難為這些年輕人了!”“她丈夫前些年出了車禍,去世了。現在精神不太好,總來這兒要上訴、上訪的。”保安對工作人員這樣說。幾個人好話相勸,好言哄著的,她都不理睬。已經早過下班時間了,僵持一段時間后,工作人員從談話間聽出她對曾接待過她的法警隊的孫隊長印象深刻,于是就撥通了孫隊長的電話,請他過來幫忙說和說和。孫大隊來后,老年人很激動的說起了傷心事,聽她訴完苦后,孫大隊長跟她閑聊了幾句,問了一下她最近的情況后說:“你看你挺明白事理的人,怎么今天犯起糊涂在這兒為難這些人呢!你今天先回去,改天來找我,到信訪辦那里仔細反應一下你的情況,好不好?”倒出苦水的老人,淚珠盈眶的說:“恩,我聽你的。我相信你說的話,那我回家。”

 

送走老人時已經12點多了,從孫隊長那里得知:這位老年人其實不是胡攪蠻纏的人,她很講理,只是丈夫去世后精神打擊太大,加上子女的刻薄不孝,令她心灰意冷卻又無處可說。所以,會常來法院倒倒苦水,每次訴說完都可以讓她平靜一段時間……

 

這些都是在立案庭的日常工作中時常會遇到的一些事情,事兒無大小、輕重和內外之分,只要是發生在這里的我們就要努力解決,而且要保證解決的令群眾滿意。作為法院的一個形象窗口,作為老百姓們接觸法院和法律的一個渠道、方式,這里留給群眾的印象不僅是要公正、合法,更要有情、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