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執行難難于攀蜀道。時下,"執行難"已成為全社會人所共知的事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全社會法律意識的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各類矛盾糾紛、利益紛爭,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的愿望空前高漲。然而"執行難"卻成了人民法院維護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過程中的"攔路虎",多年來始終難以逾越。盡管各級黨委政府以及人民法院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規定與措施,但屹今為止這個"攔路虎"依然雄霸在人民法院的面前,嚴重地踐踏了國家法律的權威,降低了人民法院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司法為民的公正形象,應當說"執行難"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了刻不容緩,必須要下大力解決的地步了。  

 

人們不禁要問,"執行難"的問題如此嚴重,為什么長期以來始終得不到有效地解決,"執行難"又到底難在哪!?  

 

難點之一:"執行難"應當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人民法院應當獨立面對與處理的問題。從人民法院的職能上看,人民法院的主要職能應當是運用法律這部國家機器,通過審判來明確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并努力維護與實現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雖然從理論上說,我國的人民法院是"維護公平與正義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執行難"的問題實際上是全社會普通存在問題的延續,最終匯聚至人民法院,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堆在人民法院面前,且有越堆越高之勢,為了能夠有效地實現當事人的權利,人民法院成立了專門的執行機構,配備了執行人員、執行裝備,自身并努力地適用專門程序,運用專門的手段來化解這一難題,因為這既是法律的規定,也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性質所決定的,人民法院責無旁貸,理所當然的首當其沖。但從現實情況與執行的效果來看,形勢并不容樂觀,如地方保護成了執行的屏障,涉府涉村案件成了難點中的難點,全社會與執行機構的配合與協助總是與法律的要求不相一致,盡管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強調重視與支持人民法院的"執行難"問題,但實際仍然是人民法院在唱 "獨角戲",現實地看,僅僅依靠人民法院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化解執行難這個頑癥的。  

 

難點之二:執行體制尚有待完善,執行機構尚有待充實擴大,聯動保障機制還顯弱化。盡管人民法院由上至下成立執行局雖然已有數年,從古今中外的法制發展的歷史上來說也還只是一個新生事物,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是否真正合乎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都必須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加以完善,并得到充分的運用。應該說執行機構的成立,合乎時代與社會的需要,也合乎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但從現行的執行機構情況來看,并不能完全能夠充分維護與實現債權人的權利與利益。從執行的架構與體制上來說,僅僅依靠法院一家在編人員的15%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前面筆者已經闡述到,"執行難"的問題是全社會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那么這種執行機構就必須調動全社會所有積極的,可利用的因素,來共同參與。例如執行經費的落實,應該吸納財政部門參與,當事人下落不明,需要查找,應當吸納公安部門的參與,涉及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需要吸納檢察機關、紀檢監察部門的參與,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產,申請執行人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需要吸納民政部門的參與,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需要吸納宣傳部門的參與,暴力抗法的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各部門的共同參與與支持,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只有建立一支由全社會普遍參與,各級黨委政府部門齊抓共管有機協調的執行工作機制與執行工作隊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       

 

難點之三:執行手段還顯單一,目前法律支撐的強制措施還顯薄弱,不足以控制、限制、震懾拒不履行法律生效文書的當事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健時期,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新型的法律關系不斷涌現,法律相對滯后,社會誠信體系缺失。有統計資料表明,生效法律文書中有近六層的當事人不能按期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在這樣的情況下權利人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對債務人強制執行。而目前人民法院的強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查封、凍結、扣劃被執行人或協助執行人的財產;二是變賣、拍賣被執行人的財物;三是對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進行罰款、拘留;四是對有能力履行又拒不履行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從執行的實務上第四點幾乎很少觸及,就這幾種強制措施所應采取的手段來看,雖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具有一定的嚴厲度,但從實際情況上來看,絕大多數被執人在法院尚未強制執行前就已經將名下的財產或轉移或隱匿,以至人民法院根本無法控制被執行人的財產;有的被執行人四處匿藏,下落不明,人民法院無法查找,有的被執行人自身貧困又身有重癥,無法適用強制措施;有的被執行人拒不履行,即使窮盡現有的強制措施,最終仍拒不履行。這些情況說明,目前現有的強制措施根本不可能完全使這些案件得以充分執行,而人民法院又不可能超出這些強制措施的范圍,實施更嚴厲的手段,否則就會造成執行過力或是違法執行,后果難以自負。因此從法律層面上必須要制定出一整套,真正切合執行工作實際的,更具有更強威懾力的強制措施,增加執行案件標的的到位率,增強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威懾力,以保證最大限度地維護與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難點之四:執行力量薄弱,人員偏少,資金不足,裝備老化,硬件保障難以到位,尚不能適應和保障執行工作的良性運轉。執行工作其實是一個繁雜的系統工程,從執行工作的體制,執行工作隊伍,執行方案的制定,執行任務的性質要求,執行人員合理配備,執行裝備的合理配套與保障,執行任務的分解與細化,直至每個執行案件順利完成,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半點差錯,因此決定了執行工作的性質是嚴肅的,任務是艱巨而繁重的。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由于廣大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不斷覺醒,加之訴訟成本的不斷降低,導致近年來在法院受理訴訟案件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執行案件數量相應也在不斷上升。近三年來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基層人民法院執行案件的立案數的上升幅度,每年都在15%以上,而人民法院由于編制人員的限制,很難再增加執行人員,給人民法院執行機構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在辦案資金的保障方面,也不容樂觀,由于絕大部分案件一次性執行到位率并不高,導致當事人申請恢復執行,有些案件需要多次調查核實取證,有些案件需要異地執行,這些都給人民法院的經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從現有的裝備質量上數量上來看,裝備大都老化,車輛性能差且數量不足,根本不能適應執行工作快速便捷的要求。執行工作是一項得罪人的工作,也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執行人員風險系數與緊張度可以與任何政法機關相較比,但執行人員并不具有其他政法機關的優厚與保障待遇,因此,要解決"執行難",也必須在各項保障上狠下功夫,在機構設置上,人員的配置上,資金的落實上,裝備與技術的保障上,各級黨委政府、人大以及各級人民法院均要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優先解決執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以保障執行工作的順利開展。

 

難點之五:執行工作隊伍還不太穩定,執行人員的素質還有待于提高。當然,存在這個問題的原因,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既有法院內部的桎梏,也有來自社會大環境的梗阻,總之這一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難一言以畢之。執行案件決大多數都來自于本地區,我們的法官不是來自于真空,也有七親六故,也有七情六欲,堅持原則與不堅持原則都要得罪人,加之執行案件的數量在年年攀升,月月攀升,在這樣情況下,難免產生畏難情緒,也難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想法。為了追求結案率,由于審執的分離,有些案件在審理階段,尚不能廣泛而深入過細地做當事人之間矛盾化解的工作,將問題的最終解決寄托于執行,有些執行人員社會經驗不足,工作簡單粗糙,或執行不力或執行過力,尚不能完全運用法律把握和駕馭執行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有極個別的執行人員法律素養不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強,還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敢承擔風險,不愿擔當責任的現象。所有這些不僅要加強管理與教育,同時還應建立切實可行的獎勵與處罰措施,樹立執行人員對執行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盡可能地減少執行人員的后顧之憂,為執行工作創造良好優質的服務環境。

 

當然,"執行難"的難點還遠不止以上這些,需要全社會來共同研究與探討。解決"執行難"最主要的一條,各級黨委政府必須真正重視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復雜性、艱巨性,真正把執行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真正下大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在人力、物力、財力優先考慮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真正把人民群眾最難解決的問題放在首位,如此這樣,筆者認為"執行難"這個問題的解決,必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