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和司法改革的深入民心,司法日益成為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習見平總書記提出的“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聯系群眾,規范司法行為,加大司法公開力度”,“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等要求,順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關切和期待,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如何才能規范司法行為,如何才能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只有全面落實公開審判原則,努力實現立案公開、庭審公開、審判結果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過程公開,以公開促公正。在司法公開的范圍不斷擴大、司法公開的方式不斷創新、司法公開的效果不斷顯現的情況下,作為把執法辦案視為第一要務的人民法院,狠抓庭審這一關鍵環節,開門納諫,主動邀請群眾評議庭審及法院工作,將是推進司法民主、確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樹立司法權威的重要途徑和形式。

 

一、立足審判工作,突出四個特性

 

一是精選各類案例,突出典型性。有針對性地選擇旁聽案件,使其有的具有法制教育作用,有的具有法理探析價值,有的具有趣味性,有的具有借鑒意義,從而吸引更多的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群眾走法院,走進庭審現場。

 

二是增加點評環節,突出針對性。選擇典型案件,由承辦法官現場對庭審進行小結,由分管院長對庭審環節、庭審駕馭、司法作風等進行點評,針對旁聽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切實增強司法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努力提高庭審活動的有效性。

 

三是運用各類媒介,突出公開性。通過法院網站、微博發布開庭預告,積極邀請電視臺、報紙、電臺記者來院旁聽采訪;加大利用網絡對典型案件進行庭審視頻直播的力度,通過各種方式使廣大群眾全方位的參與庭審、評議庭審、監督庭審。

 

四是延伸審判職能,突出普法性。堅持巡回審判,以案說法,用鮮活的案例讓群眾知法守法。在審理醉駕案中,請交警為旁聽群眾上課,讓被告人現身說法;在審理受害人是學生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加強與轄區內高校的聯系,在大學校園內設立教學實踐法庭,有利于學校借助法院審判資源進一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適應實務工作的能力,做到法學理論同司法實踐的有機結合。

 

二、抓好四個結合,發揮四項功能

 

一是將庭審活動與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相結合,發揮活動的接受監督功能。加大與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系力度,邀請駐區的所有市、區人大代表來法院旁聽庭審、座談交流,接受他們的監督。

 

二是將庭審活動與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相結合,發揮活動的群眾基礎功能。邀請基層群眾、外來務工人員、在校師生、新聞媒體人員來法院參觀訴訟服務中心、法庭、旁聽和評議庭審等,通過座談、發放評議表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三是將庭審活動與法院六進活動相結合,發揮活動的普法教育功能。開展典型案件庭審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六進”活動,邀請群眾參加庭審的旁聽,發放庭審評議表,就庭審駕馭、司法禮儀、語言表達等情況征求意見,廣泛接受監督和評議。

 

四是將庭審活動與提升法院各項建設相結合,發揮活動的橋梁紐帶功能。通過面對面座談交流、發放庭審評議表和征求意見表等各種形式征求群眾及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有針對性地就紀律作風建設、法官司法能力建設、法院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