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法院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推進司法公開,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作為改進“四風”的切入點,在全市廣泛開展“邀請十萬群眾進法院”活動,到8月中旬,已有近6萬名群眾走進法院。十萬群眾進法院,使審判質量在監督中得到提高,司法公信在見證中得到提升。

  南京中院調查顯示,這些年全市法院司法公開雖然內容不斷深化,形式多種多樣,但有些法院的大門還沒有完全打開,法院給人的感覺仍然是神秘的;大多數信訪和投訴,并非裁判本身不公,而是公眾對裁判過程不了解所致;一些案件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法官容易產生工作不細致、不耐心、不親和,對待群眾冷橫硬推等問題。南京法院統一思想:新形勢下,司法活動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讓群眾走進法院,了解法律、監督審判活動,才能更好地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司法公信也才會在認同中得到提升。為此,南京中院出臺有關文件,以制度保證“看得見的公正”。

  為了讓群眾聽得進,南京法院精心挑選與普通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以及案件繁簡適中、具有庭審評議價值和法律知識普及價值的案件作為旁聽重點。記者了解到,南京全市法院針對不同群體,采取“最密切聯系原則”,因案制宜對旁聽群眾進行“專業化”分類。如:市中院審監二庭走進金陵監獄,邀請監獄民警及服刑人員代表旁聽減刑案件審理,對服刑人員進行再教育;高淳法院邀請運輸公司駕駛員、校車駕駛員、駕校學員旁聽危險駕駛犯罪案件庭審,開展危險駕駛警示教育;六合法院邀請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污染企業管理人員、侵權地群眾旁聽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強化群眾環保意識。案件與群眾的關聯程度越高,吸引力自然越強。

  與此同時,南京中院還作出“硬”規定:庭審公開是原則,凡是法律規定應當公開開庭的,一律要公開;二審案件必須100%開庭;對于社會公眾關注的案件,要以網絡庭審直播、微直播等方式,加大公開力度,及時回應民眾關切。

  解決了看的精彩,還要解決聽的方便。在南京法院,凡是想參加旁聽的群眾,可以從法院門口電子屏滾動播出的開庭公告、立案大廳的自助顯示屏,以及“南京審判網”了解法院開庭情況;凡是依法公開開庭的案件,群眾只要帶上身份證,就可像到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到法院大廳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案件旁聽,并可在網上查詢旁聽案件的裁判結果。

  十萬群眾進法院,組織是保障。南京中院及各基層法院專門成立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通過庭審視頻、電話回訪、專項督查等多種形式檢查活動落實情況,確保活動均衡開展,防止被動應付或者搞突擊行動。

  十萬群眾進法院,司法公正在見證下得到群眾認同。法官在聚光燈下開展審判,審判作風明顯改進,司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審判能力有新的提高。據南京中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從開展十萬群眾進法院旁聽案件庭審評議表回收匯總的情況看,旁聽群眾對庭審秩序、庭審作風、庭審能力都給予了較好的評價。不久前,市中院對庭審質量、裁判文書、定案把關機制進行“三評查”,從初查結果看,各項評價參數指標都有較大幅度提高。全市法院當庭結案率為39.39%,位居全省法院之首,一審案件發改率僅為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