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提升司法能力、審判質量和司法公信力?20133月下旬以來,全市兩級法院集中開展了庭審評查、裁判文書評查和審判案件定案把關評查的"三評查"活動。截至9月底,兩級法院共評查裁判文書1073件,庭審評查423件,定案把關評查726件。對全市法院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當好表率"樹標桿"

 

前不久的一次庭審中,現場除了法官、律師、當事人,還有幾個特殊的旁聽者,他們時而抬頭關注審判進程,時而低頭對照評分細則打分:"開庭前準備工作充分,5分;法官、書記員著裝規范,5分;庭審語言嚴謹,司法形象良好,5分;庭審過程順利,突發情況處置妥當,15分……"

 

這幾位特殊的旁聽者,是丹徒區法院院長張蕾和幾位黨組成員,他們做的事,就是要給審理該案的民一庭法官孫波進行庭審評查。評查結論當庭給出:"庭審著裝規范,對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交代明確,舉證質證透徹,法庭調查充分,整個庭審駕馭較好,體現出法官的綜合素質較好,是一次較為成功的庭審。"

 

這就是市中院茅仲華院長,在推進全市法院系統"三評查"活動時提出的一項重點要求的體現:著重強化院、庭領導的參與度,規定兩級法院的院、庭領導必須認真組織并親自參與評查,開展講評。

 

與丹徒區法院一樣,全市兩級法院都已成立了由院領導、相關業務庭和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并且明確了任務,規定院領導每月帶頭旁聽1次庭審,院審委會定期組織庭審觀摩,而且,院領導還必須帶頭開設觀摩庭,組織青年法官觀摩學習,一對一地帶、面對面地幫、手把手地教,幫助他們不斷規范庭審程序、理清庭審思路、提升庭審駕馭能力、樹立法官的良好形象。

 

而在庭審結束后,各法院還會隨即召開集中點評會,組織大家對庭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指出庭審不足,提高庭審能力。

 

創新手段"添亮色"

 

"3月份,市中院先后出臺了'三評查'活動實施方案、各審判業務部門的活動計劃,對活動作出了全面部署。但具體如何貫徹落實,找準最佳切入點,抓出亮點和特色,進而實現全員全面全程參與的目標,這是各單位、各部門需要思考和把握的問題。"市中院黨組成員、分管院領導、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褚冬平如是說。

 

"三評查"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兩級法院能夠按照統一部署,結合實際,自選動作、創新手段,活動開展既穩步推進、有聲有色,又實現了評查活動向各審判業務部門和一線法官的全面覆蓋。京口區法院堅持做到集中評查與部門自查相結合、評查與審務督察相結合、評查與指導整改相結合、評優與評差相結合、結果運用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的"五個結合",將評查活動不斷推向深入。全院干警在評查活動中主動查找不足、補齊"短板",各項業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司法作風明顯轉變,呈現出庭審更加規范、裁判更加公正、群眾更加滿意的良好勢頭。

 

丹徒區法院采取"望、聞、問、切"四診療法,對庭審工作進行全面"把脈會診""",觀察審判人員著裝是否整齊,舉止是否得體;"",進行現場觀摩,查看庭審程序、用語是否規范;"",庭后主動向案件當事人征詢審判人員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程序、實體有無違紀違規;"", 針對庭審各個細節查找問題,切準癥結評議打分,以"四診療法"查找薄弱環節,為進一步健全制度、規范庭審、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評查活動開展以來,全系統都在開動腦筋,從實際出發,進行了許多大膽而有益的嘗試,摸索出許多獨具特色的做法和路子,成為提升評查活動成效的'倍增器''催化劑',既豐富和靈活了活動的形式,又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同時也為下一步評查活動轉入常態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礎。"市中院審管辦主任朱衛芳深有感觸。

 

突出重點"治短板"

 

917日,是潤州區法院每周一次的工作例會。各審判業務庭會議桌上,幾十份各類法律文書一字排開,正逐一"過堂審問"。"被告人王某某在引資大道行駛過程中……"一段看似描述精準的文字,卻沒能逃得過刑庭副庭長余波的眼睛。

 

"我市并沒有引資大道這樣一個路名,'引資大道'是俗稱,而其正式路名應為'官塘橋路'。作為法律文書,表述應精準,規范。"余波說。

 

像這樣的瑕疵還不止一例。

 

"躍進橋"寫成"姚金橋",這是因為偵查人員對鎮江方言及鎮江的地名不了解;"鎮揚汽渡"簡寫成"鎮江市渡口",這種表述也不準確;判決書中證人名字中的""寫成 "",這屬于筆誤……

 

隨著評查活動的逐步深入,裁判文書中的各種瑕疵也一一被點了出來。

 

為確保"三評查"活動真查實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防止和克服走過場、圖形式等現象,全市各法院堅持區分類別、突出重點,采取部門自查、集中評查和院黨組抽查等形式,向問題和薄弱環節聚焦,在整改和提高上發力,做到查擺問題不留情面、整改問題不遺余力。

 

針對部分裁判文書中存在的格式、文字、標點錯誤和引用法律條文不到位、訴訟費表述不準確、主文表述不嚴謹等問題,采取"自曝家丑"等形式,將瑕疵文書制成展板在全市法院巡回展出,主動"找差距"、"揭短板",并在每期審管通報中進行"曝光",明確整改時限。中院各業務庭和基層法院都能夠自加壓力,迅速整改,組織評查工作組、審判業務帶頭人分析點評,組織法官討論交流,提出整改意見,強化了審判人員及書記員的質量意識、精品意識,有效提升了裁判文書的制作質量。

 

面向公眾"求實效"

 

"提升司法能力、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是開展'三評查'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效果到底怎么樣,不能光憑自己說了算,還要看社會公眾認不認可、買不買賬。"市中院政治部主任沈華一語中的。

 

為進一步拓寬評查渠道、提升評查標準,防止出現"自吹自擂""自圓其說"等現象,全市法院結合推進"陽光司法"建設,實施"開門納諫",全面接受社會公眾評查。

 

"請進來"評。兩級法院分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旁聽評議庭審,當面提出意見建議;以"法院開放日"為契機,邀請社區居民、企業職工、部隊官兵和院校學生等走進法院,"零距離"接觸法院工作,現場接受咨詢和提問;以"院、庭長接待日"為平臺,仔細聽取、認真梳理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逐一登記造冊。

 

"走出去"評?;顒娱_展以來,從院領導帶頭開始,兩級法院分別組織力量深入社區、企業、農村、工地、學校和部隊,走進工人、農民、當事人中間,虛心聽取、全面收集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摸清存在的薄弱環節,掌握群眾的需求期盼,明確下一步的整改方向。走訪中,部分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反映,有時法庭辯論時間不足,致使辯論時意見表達不充分、不完整,可能會影響案件的判決,甚至會損害當事人的權益。中院隨即下發規定,要求在法庭辯論環節,必須給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留有足夠的發言時間,充分聽取雙方意見,保證當事人行使合法權利。

 

"互動式"評。采取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發放《征求意見函》、隨案下發《征求意見表》等書面材料的形式,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對群眾在網上反映的少數法官庭審過程中態度不好、講話生硬、與當事人溝通交流不夠充分等意見和建議,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并注重內部的問題整改,以文件形式下發通知,要求全體審判人員端正態度,做到講話客氣、和氣,杜絕傲氣、霸氣,并將整改情況及時反饋。結果贏得了網友的理解和好評。

 

完善機制"管長遠"

 

"三評查"活動重在評查、貴在整改、難在堅持。怎樣才能有效防止和克服"講起來重要、閑下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一陣風"的現象,不斷鞏固和深化活動成果,使之成為提高辦案質量、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這是茅仲華院長一直思考的問題。

 

隨著集中評查暫告段落,近日,該院出臺了《關于鞏固和深化"三評查"活動成效的實施意見》,完善了推動活動持續深入開展的相關機制。

 

變集中開展為常抓不懈。加強"三評查"活動常設組織力量,由院長擔任組長,副院長擔任副組長,庭(處)長擔任委員,并專門設立評查辦,專司案件質量評查職能;不斷優化評查機構成分,把專家型法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陪審員吸收進評查辦,壯大了評查力量;完善通報機制,對評查進展情況、質量效果進行定期督查通報,保證了活動開展的連貫性、長期性。

 

變零敲碎打為整體規范。對評查中梳理和發現的問題,為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該院注重抓好整體推進、系統規范。從崗位職責監督入手,規定審判人員必須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堅決杜絕"人情案"、"關系案";聚合各方力量,優化組織對個人能力的放大作用,起到在技能上互補、在行為上互動、在廉潔上互促的作用;深化職務約束內涵,完善業績考評機制,將業績考評與崗位實際掛鉤,以行風自律考德、以辦案質量考能、以結案數量考績、以卷宗歸檔情況考勤。

 

變一般評查為長效監督。堅持從實際出發,量身打造適合審判工作特點的績效考評機制,實現"五個延伸":拓展監督范圍,實現從單一錯案責任追究向全方位質量監督延伸;深化監督內涵,實現從作風表象監督向審判內涵監督延伸;前移監督關口,實現從案件結果監督向執法過程監督延伸;轉變監督重點,實現從行為監督向崗位技能監督延伸;完善監督機制,實現從事后監督向全程跟蹤監督延伸。

 

"我們要通過集中評查總結規律,探討如何進行隨機性、經常性、全面性、目的性的評查,把活動轉化為經常性的工作機制,堅決消滅瑕疵案,從源頭上治理信訪案件,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茅仲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