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是泰興法院曲霞法庭的“老人”了,從1995年起他就一直在曲霞法庭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在基層一呆就是18年,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這些年來,通過與基層老百姓打交道,加上自己在平時的審判工作中注意探索和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有特色的審判理念和工作方法,所辦案件調解率高、效果也比較好,得到了案件當事人和轄區群眾的認可,他本人也獲得了“全國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和“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其他省、市級榮譽更是數不勝數。張鵬說:“這些成績和榮譽,并不是說我本人作了多大的貢獻,有多強的能力,而是告訴我,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只要認真辦案,公正辦案,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始終把老百姓的訴求當做自己的事,心里有一個天平,曾經的努力和付出總會得到回報,對這個社會貢獻的價值總會得到群眾和上級的認可。”

 

真心為民優質辦案

 

近幾年來,訴訟到法院的案件不斷增加,有的案件在普通人眼里,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對于當事人來講,卻是一件大事,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張鵬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其所能地為他們排解每一個疑難糾紛,從不一味強調多辦案、快辦案,而是注重辦好案。他說:“群眾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只要到法院來,我們就要代表法院以平和的心態、熱情的態度、公正的形象,誠心實意的為民排憂解難。”

 

2011年,張鵬辦理了這么一個案件,原告是一個女同志,有一天,她騎著電動車回家,經過泰興張橋鎮政府大橋附近,一根電纜線從天而降,她反應不及被電纜線絆倒在地,頭部撞到地上,頓時昏迷,后被送到市人民醫院,診斷為頭部右枕骨骨折,花去醫療費近萬元。出院后,原告想到既然自己是被路上的電纜線絆倒的,自己的損失自然應當由電纜線的所有人賠償。但找到處理事故的交警部門時才發現,導致她受傷的那根電纜線根本無法確定為誰所有,各家通訊公司均互相推諉,原告無奈之下申請了法律援助。在律師的建議下,將泰興移動、泰興電信等4家公司全部告上了法庭。

 

張鵬接手案件后,立即展開調查,結果發現涉案的電纜線確實是一條廢棄線,已經無法查清到底屬誰所有。事情很小,涉案金額也不大,完全可以判決了事。但是,張鵬在調查中發現,原告是一個普通農民,家境貧寒,全家人靠著微薄的土地收入和低保維持生活,這起突如其來的事故導致的近萬元費用,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這個家庭而言,確是一筆巨款。而4家被告均不承認電纜線為其所有,如果判決,勢必在短時間內無法使當事人得到賠償。考慮到這些因素后,張鵬決定審調結合、以調促和。經過多次走訪與溝通,他發現4家公司并不是不想賠償,只是均不愿獨自承擔責任。掌握了被告的心態后,張鵬迅速制定了解決方案。開庭當天,他首先從人道主義角度入手,軟化被告的對立情緒,然后再從社會責任方面確立4被告賠償的合理性,最后拿出調解方案,希望在無法確定電纜線所有人的情況下,4被告能夠平均責任,對原告一并給予賠償,徹底打消了4家公司相互扯皮推諉的念頭。最終,4被告被成功說服,均同意與原告達成調解協議,賠償原告醫療費8000元。

 

還有一次,他到轄區南沙辦案時,了解到有一個當事人的家庭條件極差,小孩上學有很大的困難。張鵬當即決定資助這個小孩,從小學一直資助到他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十幾年過去了,張鵬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直到最近一個知情人在無意中透露,這個秘密才得以揭開。

 

作為一名法官,張鵬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群眾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心系群眾不再是一句口號,一個空談,而是實在實在地去為老百姓做事。

 

化解心結科學辦案

 

“有不少官司案情都很簡單,但當事人就是為了出口氣,這口氣不理順了,案件就辦不好,解開心結往往比解開法結重要得多,解開了心結,自然案結事了”張鵬說。

 

想解開心結,單純的判決顯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就要求法官學會運用科學的手段化解紛爭。18年的基層法律工作中,張鵬不斷總結審判經驗、社會經驗、人情世故、鄉約民俗,積極創新,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調解理念和工作方法,主要就是到田間地頭、村鎮企業,到當事人家中了解情況,用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與他們促膝談心,以打動當事人,被稱為“田間調解法”,也有人戲稱為“床頭調解法”,在審判實踐中化解了多起矛盾較大的民事糾紛。

 

20123月,張鵬處理了一起離婚案件,案情很簡單,因為與丈夫張某感情不和,妻子起訴要求離婚。在此之前,妻子曾兩度起訴離婚,法庭作了判決維持婚姻關系。為什么一起離婚案要反復上法庭?做妻子的為什么要堅持離婚?帶著這個疑問,張鵬決定在開庭前到原被告家中實地了解情況。誰料他一進門,被告,也就是丈夫,額頭上青筋暴露,揚起了手中的木棒。“誰要判我離婚,我就殺了他!”附近鄰居也說:“他有精神病,好幾年了,時好時壞的,急了就亂打人,誰說也沒用,你還是不要管他們家的事吧”。但是,張鵬并不為之所動,而是搬了當事人家里一張方凳坐了到當事人床邊,“你有什么想法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被告斷斷續續地講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前后大概講了一個小時,突然直起身子說:“每次有人來都離我遠遠的,你是第一個肯那么近和我談心的人,我相信你是好人。”前后幾次做工作,最終這對夫妻自愿調解結案。但是案件結束后,張鵬并沒有“案結事了”,他又與一些單位聯系,幫助被告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在,有了工作的被告病情逐步好轉,逢人便說是張法官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心,而張鵬的“床頭調解”一時間也傳為佳話。

 

清白做人廉潔辦案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父輩的勤勞樸實為張鵬樹立了典范,在他心中始終恪守著一個原則: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他時常對身邊的同志說,作為辦案人員,如果不能正確的對待金錢,犯錯誤實在是太容易了。他始終告誡自己,決不越雷池半步。事實上,張鵬家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妻子多年前就已下崗待業,但面對金錢的誘惑,他從來未動過心。拒吃請、拒禮賄不計其數。

 

2011年小年夜那天,金某等15名農民工因勞務合同糾紛,將當地一家企業告上了法庭。這個案件剛接手,一個老同學就來替被告企業說情。張鵬卻嚴肅地對他說:“農民工們就指望這點錢回去過年呢。不瞞你說,我倒是想求你幫我勸勸你那位朋友呢……”聽到這兒,那個同學怏怏地走了。當天晚上回到家,一個遠房親戚也上了門,臨走時還在茶幾上留下了兩張購物卡,說是那家企業老板的心意,請關心一下,張鵬又一次拒絕了。隨后,他連續5次傳喚態度強硬的被告,同時說服被告的一個好朋友從中做工作,終使雙方和解,農民工的工資也一次發放到位。張鵬說:“水平不高,辦不好案子,老百姓不會原諒;貪贓枉法,胡亂裁判,老百姓更不會原諒,做人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