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其關鍵點在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新形勢下,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國方針,謀劃推進法院各項工作,對于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法治國家意義重大。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夯實法治理念,創新法治思維,方能在實踐社會主義司法事業道路上有所作為。

 

一、準確把握司法工作方向,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優勢

 

在司法領域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法院的司法理念、司法行為、司法改革等各項工作,都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在法院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要創新法治思維,就要進一步深化能動司法理念,更加主動地服務經濟發展,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依法化解各類經濟糾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要創新法治思維,就要自覺保障人民民主,全面、及時、有效地保護憲法法律規定的各個領域、不同性質、不同主體的權利。要創新法治思維,就要妥善處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中的矛盾糾紛,加大文化創新保護力度。要創新法治思維,就要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有力維護民生權益。創新法治思維,就要依法懲處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等違法犯罪行為,主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二、繼續深化法院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法院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關心、理解和支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在提升司法公信力上有所突破。要創新司法理念,進一步深化審判管理,嚴格落實審判組織、審理時限、審級程序等審判制度,以法律的嚴格實施取信于民。要創新司法理念,進一步加強案件督辦和質量評查工作,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要創新司法理念,進一步注重辦案效果,加大審判質效考評,實行繁簡分流,有效解決隱性超審限、久調不決、久拖不執等問題,督促法官更加自覺地追求案結事了。要創新司法理念,深入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黨的群眾路線等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對待群眾“冷、橫、硬、推”等作風建設方面的問題,用公正公開促公信,以公信贏得群眾的信任和認可。

 

三、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積極推進法治國家建設

 

黨的十八大就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提出明確要求,即“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中,在改革本身的設計、推進以及成果的固定上,都把法治建設作為改革的十分重要的途徑,改革中涉及到的憲法法律問題,都將通過法律的立、改、廢等手段來實現,從而實現依法治國的規范化、有序化、制度化。首先,要堅持“法律至上”原則。法院特別是法院的領導干部要自覺帶頭嚴格依法辦事,堅守法律底線,確保法律實施,依法審理、公平對待涉及公權力的案件。其次,要深化司法改革。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審判制度為目標,進一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審判執行工作制度,克服影響司法功能發揮、制約法院工作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再次,要大力弘揚法治精神。要充分發揮審判活動的宣示、教育、指引功能,積極培育廣大群眾樹立規則意識、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促進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