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下邾村是個有著19個自然村、35個村民小組,人口4542人的大村。可偌大的下邾村近年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甚至沒有出現一起因家庭婚姻矛盾、鄰里糾紛引發的民事訴訟。該村2011年被評為“無錫市幸福村”,更是“宜興市民主法制示范村”。4月下旬的一天,記者走進這村民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幸福村”。

  “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首先要引導農民的觀念不斷進步”

  --宜興法院院長劉勇說

  “玉不琢,不成器,沒有法官的幫助,我們村是很難與臟亂差說再見的。”村黨總支書記莫小峰說到村貌的變化時,眉梢掛滿了喜悅:“別看現在,以前我們這道路高低不平,垃圾隨處可見,村民不但亂搭亂建窩棚,還經常為了誰家窩棚多占了多少地方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動粗。”作為下邾村巨大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莫小峰感慨頗深:“這幾年我們村越變越好,成了真正的'幸福村',這都離不開一個'法'字,離不開法官的支持!”

  宜興市人民法院與下邾村的這緣分,還要從2008年說起。當年9月,宜興法院與周鐵鎮下邾村架起了結對共建的橋梁。那么,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人民法院應怎樣作為?采訪中,宜興法院院長劉勇認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法院要充分挖掘與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法院要在培養和塑造社會主義新農民上下大功夫,促進廣大農民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主導力量。

  4月15日這天,村委大院里熱鬧起來,村民們都湊到這里來“趕集”了。原來每月的15日,是法院法律服務工作站的法官到村工作的時間。這不,周鐵人民法庭的兩位法官為村民們帶來了《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和《法律進鄉村》的宣傳資料。

  “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首先要引導農民的觀念不斷更新。”劉勇介紹說,按照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宜興法院在下邾村開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創建工作。該院針對農民最關心的土地承包、土地糾紛及嚴重影響農村生產生活的難點、熱點問題,通過制作宣傳展板,為農民贈送法律書籍和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結合換屆選舉,突出加強對村里“兩委”干部普法教育,多次舉辦法制講座,引導村民學習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人民調解法以及涉農、維穩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開設了一所法制學校、一所法律書屋、一塊固定法制宣傳欄、一塊村務公開欄、一塊創建展板。記者見到,其中“平安法治文化長廊”以案說法,深入淺出地宣傳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少村民圍著觀看、交談著。

  從農民的知識化、現代化和法治化的要求出發,宜興法院每年派出干警120多人次進村,通過舉辦法制講座、設立法官聯系點、開展發放法治宣傳資料等各類服務活動。緊鄰的周鐵法庭還將發生在農村的典型案例制作成“流動法制宣傳欄”,利用節假日送法下鄉。法官幫助村委會依法修訂村規民約,規范村務管理,對照共建目標依法治村。此外,該院還先后拿出專項資金60余萬,在下邾村的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烙上了深深的“法治印”。談到變化時,周鐵鎮副鎮長吳盤琴說她的明顯感覺是,現在村干部“法言法語”多了,村民遇事“認死理”的少了。

  “法律就像護航的艦隊,讓高速發展中的下邾村沒有了后顧之憂”

  --下邾村黨支書莫小峰說

  采訪間記者聽說,村民周榮海的一個兒子是個企業老板,在城里有好幾套房。今年春節時,兒子要接父親去城里住,沒想到卻被老父親搖頭拒絕。周榮海說:“我哪也不去,我現在住在村里很開心,一點不比住在城里的別墅差!”記者的眼里,村里建的村民活動中心、休閑廣場,健身器材、文化讀物、娛樂設施樣樣俱全,再加上和諧友愛的鄉親鄰里,清新自然的碧水藍天,下邾村生活如世外桃源,讓人從心底感受到幸福與溫暖。

  “以前可完全不是這個樣子。”近七旬的周立軍是下邾村里一位老村民,他告訴記者,九十年代的時候由于沒有什么環境保護,大家隨意往路邊河里傾倒垃圾,工廠也把污水直接往河里排,村里大大小小的河道都發黑發臭,村里人聞著刺鼻的氣味都紛紛躲避,甚至有傳說沾了這樣的水皮膚都會潰爛。

  “是嗎?”看著不遠處小河里的粼粼波光,記者很難相信如畫的下邾村也曾有過如此臟亂的過去。事實上,周鐵鎮包括下邾村在內的各村開始正視環境問題還是在2007年太湖藍藻大爆發之后。嚴峻的現實讓所有人意識到,農村生態環境整治已是刻不容緩。但真正行動起來卻并非易事。過去,養雞養鴨,在家前屋后亂搭雞鴨棚舍,是農民長久形成的習慣。要清除家前屋后的雞鴨棚舍就成了整治環境中難啃的“骨頭”。一邊是村民的切身利益,一邊是環境整治的迫切需要,這一對看似無法兩全的矛盾該怎樣調和?“只要我們依法行事,又同時兼顧到個人的情感與利益,就沒有什么不能解決的。”為難時刻,村干部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法”。

  為此駐村的法官們出手了,主動參與到了整治動員工作中,上門向村民解釋法律中關于私搭亂建的處罰規定,在宣傳欄里張貼相關法制宣傳的圖片文字,為村民與村里簽署的補償協議確認與把關。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下邾村就基本拆除了雞鴨棚舍,為接下來的河道整治和道路綠化等奠定了基礎。周鐵法庭乘勢讓村民們家家戶戶都用上免費的印有法治文化標語的垃圾桶,還和村里一起建立了垃圾分類收集點,推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新模式,由此徹底改變了農村垃圾滿天飛、污水到處流的“臟、亂、差”現象。

  “法律就像護航的艦隊,讓高速發展中的下邾村沒有了后顧之憂。為了村子里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法官真是盡心盡力。”莫小峰說,周鐵法庭去年一共受理了下邾村企業合同類糾紛6起,挽回經濟損失866萬余元。“這些還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莫小峰表示,法院通過其他方式給村里企業提供的幫助更是無法用數字表達的。

  “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都在學法、用法,讓法律守護我們的這份幸福”

  --青年農民錢學娟說

  “法治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最大的還是怎樣預防和化解矛盾與糾紛了。”莫小峰認為,隨著宜興市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下邾村的步子在加快,但同時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糾紛。這些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和沖突,時刻讓人揪心,影響到村里的和諧發展。

  作為周鐵法庭的固定聯系點,法官幾乎每周都會到村民家里上門走訪,了解村里新近發生的人和事,掌握有可能引發訴訟的第一手資料,遇到比較大的或者特殊的情況,法官們還會把法庭搬到村里的廣場上進行公開和巡回以案說法。

  記者了解到,宜興法官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建設和諧的新農村,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增強法制意識,自主化解糾紛與矛盾。”宜興法院積極倡導建立由鄉鎮黨委領導、法庭指導、各基層政法部門參加、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農村法律服務組織。此舉目的是做好案件形成前的化解工作,提高廣大農民自我解決糾紛的能力。

  “如果沒有法官的幫助,引導我們以和為貴,幾十年的老鄰居就再也沒臉見面了。”村民王老伯清楚地記得,當他家里和隔壁老李家鬧矛盾時,是法官登門了解矛盾根源,引導兩家自我化解,現在兩家人和好了。去年8月,受沿海臺風影響,下邾村遭遇了難得一見的大風侵襲,村里不少人家屋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都被大風刮倒。王老伯家的太陽能熱水器也被風刮落,掉到了隔壁老李家的遮雨棚上,把遮雨棚砸刮壞了。老李的兒子火冒冒地“沖”到王老伯家,要求賠償。王老伯卻覺得是大風把太陽能熱水器給刮了下來,屬于天災,沒理由叫自己損失了一個熱水器還要另外賠錢。兩家人為此爭執起來,各不退讓。老李表示要打官司,讓法官給評評理。王老伯也不服輸,說自己奉陪到底。

  很快,王、李兩家人的矛盾就被定期來村里“串門”的周鐵法庭的法官何紅梅知道了。“其實這不過是個很小的矛盾,兩家人爭來爭去不是為了百十塊的賠償,而是為了心里的一口氣。”何紅梅很快就了解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了避免將矛盾加深,她來到王老伯和老李家中,從法律上講解,從人情上分析,主張兩家從“和”上自查各自的問題。爾后,何紅梅說“我等你們和好的消息”后悄然離開了。再后來,王老伯主動到李家“串門”,說了自家的不是,李家見狀也不好意思地承認了自家的問題,王老伯爽快地拿出了賠償款180元給了老李,老李還推讓了好一陣子。

  “建設新農村步子快了,少不了矛盾和糾紛。過去,村民間有了'小毛小病'的糾紛,動不動就上法院打官司見高低要面子,而現在大不同了”,莫小峰說。近年來,法院下大功夫引導村民自我化解身邊糾紛,疏導與增加村民間的對話和溝通。結果表明,村民矛盾與糾紛通過及時的自我化解,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解互讓和寬容和諧。

  “如果當時任由他們把事情鬧到法院才進行處理,或者硬是把他們拉到一起解決,即使到最后事情解決了,恐怕也會讓兩家人很難真正和好。至少,會養成村民凡大小事都靠法官出面處理的依賴習慣。”當被問到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時,何紅梅說,像王老伯這樣的情況,這些年庭里的每個法官都曾經遇到過,開始都會盡量引導村民自主化解,以逐步增強村民們自我解決矛盾與糾紛的能力。

  “現在村里的孩子上學、就業醫療、婚姻家庭、消費維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諧有序,是因為這一切都有法可依。”聊到下邾村的明天,年輕而時尚的村民錢學娟對記者說,親眼目睹法律給生活帶來的這些改變,村里人都體會到了法律的分量。她衷心地表示:“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都在自覺自愿地學法、用法,讓法律守望著我們的這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