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法院唐洋法庭位于鹽城地區東南角最邊遠的唐洋鎮,東近黃海、南與南通地區接壤,“地處江湖之遠”,條件比較艱苦。然而,奮發向上的唐洋法庭干警在事業的道路上沒有絲毫懈怠,從成立至今,該庭先后獲得過江蘇省“最佳人民法庭”、“規范司法行為示范點”、鹽城市“集體三等功”等殊榮,而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這個優秀團隊中三個老兵的無數辛勞與汗水。

吳明江:“無名”的審判“老姜”

“我永遠都是個兵樣!” 盡管年近六旬,但吳明江同志始終保持著“抬頭挺胸、筆直坐立、開闊大步”的軍人姿勢。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姜還是老的辣”,這些比喻用在吳老身上再貼切不過。吳審這塊“老姜”一直承擔著繁重的審判任務,其中不乏疑難復雜案件。他所承辦的案件調撤率很高,這都得益于他“老辣”的調解技巧。為了讓一個個怒氣而來的當事人滿意而歸,他時常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專心研究案情。

前不久,吳審生病未痊愈就投入工作,庭長和同事們都勸他多休養,保重身體。但他舍不得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明年我就要退休了,雖然年紀大了,還是有一些余熱的。現在辦案人力這么緊張,我就是休息也不安心啊……”。

就是這樣一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老法官在面對表揚和嘉獎時,卻總是微笑地搖搖頭婉拒,因為在他的心目中“責任高于榮譽”。27年如一日,青絲熬成了白發,吳審一直“無名”地堅守著。

周慶海:“棄武從文”的華麗轉身

沉穩、冷靜??這是周審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冷峻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奮發進取的熱情之心。老周從部隊轉業后成為東臺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把部隊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帶到了法院。現年四十剛出頭的他,早已擔任法警大隊副政委,生活和事業都已趨于穩定。但憑著對“人民法官”神圣職業形象的向往和“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座右銘,他先自學取得了法律專業本科學歷,后又順利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自身的素質修養和業務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法官。

老周經過刻苦學習而收獲成功的經歷給全院干警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軍轉干部中也掀起了一股“講學習、要學習、愛學習”的熱潮。通過司法考試后,他毅然拒絕了外地律師事務所薪水豐厚的加盟邀請。每每談及此事,老周總是付之一笑,“我的想法看上去可能有點‘傻’,但是黨和人民培養了我,我不能忘本,這條路我要堅持走下去……”

“脫了軍裝還是兵!”老周這樣評價自己人生職業生涯的轉變。無論是威武的人民警察,還是溫文親善的人民法官,“棄武從文”華麗轉身的背后是老周始終保持著的一股剛正不阿的正氣。

朱長青:書記員隊伍中的“常青樹”

“到哪里我都是一個兵。”這是朱長青同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97年,在部隊摸爬滾打了16年的老朱卸下了中校軍銜,成為東臺法院的一名普通書記員,并攜家屬定居唐洋,扎根于基層法庭。為了提高業務技能,適應法院信息化發展的要求,老朱一上崗就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練習文字速錄技能,經常一個人“自習”到深夜,遇到困難就主動謙虛地向其他同志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個月時間,老朱就適應了工作的需要,并在法院書記員各項技能考核中名列前茅。除了正常的書記員工作,老朱還身兼法庭的“衛生員”、“信訪員”、“執行員”:每天上班前老朱都要把辦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條,下班后仔細檢查完門窗才放心離開;在休息時間,他會主動到法庭接待群眾信訪、接受各種法律咨詢;為了一個簡單的贍養案件,他不知在風雨中奔走了多少次……

12年來,庭長換了一任又一任,審判員換了一茬又一茬,“要做最佳書記員”的信念讓老朱沒有絲毫的動搖。老朱協助辦理的兩千多件案件,沒有一件有差錯。“別人都管叫我‘朱書記’,我喜歡書記員這個平凡的工作,我要把它干得最好。”老朱的人生態度有如他那憨厚的一笑??真誠、實在。

就是他們,唐洋法庭的三個老兵,雖然脫下了軍裝,但兵味不減,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扎根于此,默默奉獻,用他們辛勤的汗水為神圣的法徽增光添彩。“八一”將至,三個老兵用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堅守和在黨旗下一個標準的禮姿,向建軍節和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