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邳州法院高度重視運用調解手段化解矛盾糾紛,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通過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采取巡回辦案、到田間地頭調解、利用網絡視頻、電話、短信調解等方式,走出了一條公正司法、民生司法、和諧司法的司法為民之路。呈現出“調撤率高、服判息訴率高,判決率低、申訴率低”的良性循環態勢,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在邳州譜寫了一曲和諧的交響樂。

 

多元調解:多方聯動奏和諧

 

任何一起訴訟糾紛中,除了典型的法律問題,都會涉及到眾多的利益糾葛,要想及時高效地化解訴訟矛盾,最終達到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僅憑法官一己之力顯然是不夠的,更多的時候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邳州市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與各鄉鎮維穩中心、交警、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層組織的聯系,建立訴訟與非訴案件的銜接機制,努力實現司法調解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的對接,將調解作為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減少信訪的有效途徑。

 

丁繼英、王建偉等726人與邳州大運河水泥有限公司勞資糾紛系列案件,涉及人數眾多,矛盾歷時時間長達16年。并先后多次到邳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市信訪局、江蘇省勞動廳上訪。后向邳州法院起訴,被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經檢察院提起抗訴,上級法院將三案指令邳州市人民法院審理。雖然是三個案件,但實際要抗訴的案件還有20多起,尚未提起。邳州市人民法院受理后,將“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合議庭一致認為,如果開庭審理,該案會產出很大的對立情緒,而且有駁回起訴的可能,作為法院可能案件結了,但當事人仍會上訪不止。于是決定:案件暫時不能開庭審理,盡一切可能進行調解。決定作出后,進行了多方努力,通過檢察院民行科和原審原告的代理人做工作,以鈍化矛盾,降低他們的期望值;向市委政法委匯報,向信訪局尋求幫助,說服相關單位配合,以達到多元化解決糾紛的基礎;要求原審被告單位向市委主要領導匯報,以引起市委的高度重視。合議庭又適時向市委領導提出解決糾紛的建議,建議的提出,得到了各方當事人及市委和相關部門的充分認可,又經過數十次的溝通,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積怨已久的社會矛盾終于化解——市委政法委給予肯定,相關部門佩服,處理該三案,不是就案辦案,不僅三案得到調解,且一并解決了其他同類型案件,使檢察機關準備抗訴的其他近20個案件不再抗訴。最終圓滿的化解了這場長達16年的勞動爭議糾紛。

 

全程調解:和風細雨解民憂

 

法院司法的一個重要宗旨和終極目標就是給人民辦實事,幫人民解憂愁。為了在具體辦案中實現當事人的利益最大化,達到“案結事了”,邳州市人民法院要求廣大法官轉變審判觀念,不僅把調解工作貫穿于立案、審判、執行全過程,同時還要圍繞當事人的利益需求,從全局的利益出發,不局限于為了辦好眼前的案子而辦案,要盡可能地在一案中實現利益的“雙贏”,甚至是“多贏”。

 

小周年幼時父親被殺,母親出走,飽經苦難。但他卻在對法院的信訪中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由于被執行人朱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妻離子散,家徒四壁,根本無財產可執,偏執的小周認為法院執行不力,屢屢上訪。今年5月,邳州法院在法庭為收養的孤兒舉辦婚禮一事被中央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報道后,張家港市的一名孤寡老人黃某多次電話聯系,希望收養法院救助的孤兒。法院黨組第一念頭想到了小周,院長親自陪同小周前往張市,盡心盡力,雖然最后沒有成功,但是法院的誠心卻在小周的心中種下了感動的種子。在隨后的辦信中,小周反過來幫助法院做其伯父和其他親屬的工作,最終,小周接受了法院為其提供的6萬元司法救助基金,并表示要好好學一門手藝,盡快過上正常的生活。

 

就是這寧可讓自己麻煩一點也要讓當事人方便的出發點,一步步拉近了邳州法院和百姓的距離;就是這一件件替當事人著想的個個舉措,讓邳州法院一步步走進群眾的心坎里。

 

重調解、潤心結、促和諧、充分利用全社會力量,多元化解決糾紛。這是邳州市人民法院在審理重大復雜疑難案件中針對當事人心理特點摸索總結出的調解新思路。由于找準了該類案件當事人的心理癥結,以著重化解當事人的心結為突破口,針對并無實質利害沖突的心理矛盾進行分析、釋明、引導,法庭審理的此類型案件大部分都是以調解和好、撤訴方式結案。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社會的穩定與和諧作出了較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