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6日,省法院召開全省法院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向各新聞媒體通報了我省法院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保障勞動者權益,通過刑罰手段敦促惡意欠薪者履行義務、保障民生等基本情況。省法院同時還發布了5起全省法院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典型案例。省法院新聞發言人王明新主持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一、關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相關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出臺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深入和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城市化進程加快,行業分工進一步細化,用工單位主體呈現多樣性,外來務工人員迅速增多。一段時期以來,用工單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現象比較突出,特別是每到年底,拖欠外來務工人員工資的現象更是會周期性發作。拖欠工資、惡意欠薪行為因違法成本偏低,在用工領域普遍存在,且十分嚴重,部分企業和個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致使一些勞動者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引發了大量社會矛盾和糾紛,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隱患。對此,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廣泛關注,我省勞動行政主管部門連續多年在每年年底組織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開展集中清理欠薪工作。但由于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在處理欠薪糾紛中受執法權的限制,手段不足,直接影響清欠工作的執法效果,惡意欠薪的用工單位和個人得不到及時的法律制裁,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各界強烈要求用刑罰手段制裁此類無良用工行為人。

  為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違法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201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規定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將原先由民法和勞動法調整的惡意欠薪納入刑法的規范范圍,對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追究刑事責任。單位和個人均可構成此罪。

  《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51日施行后,司法機關利用此罪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為進一步解決法律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打擊處理效果,201311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刑法修正案(八)》規定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等相關用語含義進行了界定,對數額較大造成嚴重后果等定罪量刑標準加以明確,對從寬處理、單位犯罪等問題統一了認識。其中,《解釋》第三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同時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

  依據司法解釋的授權,我院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勞動監察總隊等部門于去年在全省進行了深入調研,在綜合考慮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欠薪行業及欠薪主體實際狀況的基礎上,向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及省勞動監察總隊等部門全面征求意見后,經我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省法院出臺了《關于我省執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我省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較大的具體執行標準規定為:1、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六萬元以上的。

  二、《刑法修正案(八)》實施至今我省法院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工作概況

  自201151日至2013年,全省法院共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一審案件47件,生效判決人數48人,其中2012年審結5件,生效判決人數5人,2013年審結42件,生效判決人數43人。在判決生效的48人中,除1人被免予刑事處罰外,其余47人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1人,占被判處刑罰人數的23.4%,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的20人,占被判處刑罰人數的42.6%,共判處罰金187.6萬元。涉案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達3000余萬元,挽回損失1300余萬元。

  我省法院審理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受理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刑罰懲治力度明顯加大。從《刑法修正案(八)》實施到201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一審案件51件。其中,2012年受理5件,2013年受理46件。這反映出《解釋》出臺后,進一步完善了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全省各地人社部門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數大量增加,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打擊力度明顯加大。

  二是所涉用工單位以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為主,發案領域擴大。涉案用工單位均為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其中涉私營企業案件22件,涉個體經濟組織案件25件。由過去一般涉及的紡織服裝、電子設備制造、住宿餐飲等小微企業,擴展到工藝品加工、家具、電動車制造、美容、健身、培訓、酒吧、休閑娛樂等各類產品制造、生活、消費、服務業等領域。

  三是服裝加工、建筑工程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發案較多。2012年至2013年全省法院審結的47件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中,涉服裝生產加工行業的有20件,涉建筑裝飾工程行業的有12件,這兩類行業的審結案件數占全省法院審結案件總數的68.1%。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建設領域存在平時支付生活費,年底或工程結束集中支付工資的慣例,而當前較為普遍的墊資施工、建設資金不足現象,極易導致工程款拖欠并引發欠薪問題,且往往欠薪數額較大,涉及人數較多;服裝領域則因其易受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的特點,較易因成本上升、經營不善、融資困難等原因使經營難以為繼甚至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欠薪問題。

  四是涉案金額較大,被害人數眾多,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從已審結案件涉案金額看,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少則幾萬元,多則三百余萬元;從被害人數看,2012年至2013年審結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涉及被害人3000余名,部分案件涉及被害人百余名甚至數百名。被害人在50人以上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共22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46.8%,其中50人以上不滿100人的有10件,100人以上的有12件。如連云港市新浦法院審理的楊興喜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中,被告人楊興喜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金額達244萬余元,被害人數達220人,100多名被害人集中到政府上訪,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三、我省法院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主要做法

  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對于化解社會矛盾,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公平正義具有重要作用。全省各級法院高度重視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將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主要做法有:

  一是依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及時出臺我省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具體執行標準。根據《解釋》確定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較大的幅度,省法院深入全省調研,根據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以《意見》的形式確定我省執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較大的具體標準,增強《解釋》在我省的可操作性。根據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確定這一數額標準的目的并不是要將所有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都納入刑法范圍,而是通過刑罰的威懾力督促欠薪的行為人主動履行義務,在適用本罪時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對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提起公訴前或一審宣判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造成嚴重后果,但在宣判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對于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拒不支付,隱匿或轉移、非法處分財產、逃跑或藏匿的欠薪行為人,則堅決依法從嚴懲處。全省法院審結生效的判決中,有21人因積極籌措清退所欠勞動報酬,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直至免除刑事處罰。

  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增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打擊合力。針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特殊危害性,全省各級法院密切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同研究解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定期聯系和組織開展聯合調研、培訓等活動,研究制定預防和懲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措施;為確保工作銜接順暢,建立重大案件聯合掛牌督辦制度,切實做好案情通報、業務指導、督查協調等工作;健全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信息共享機制,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違法犯罪信息作為對相關用人單位和個人進行聯動監管的依據。

  三是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制度,確保案件查處有力。為加大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的打擊力度,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充分發揮各自工作職能的基礎上,加強工作磋商與協調,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的移送、查處及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達成共識。主要包括:人社部門發現行為人通過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責令支付,在指定期限內仍不支付的,應當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對于人社部門移送的案件應當予以受理并在一定期限內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并及時通知人社部門;檢察機關應當做好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的立案監督、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等工作,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應當由公安機關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后及時通知人社部門,對接到控告、舉報或者發現人社部門應當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或者逾期未移送的,應當將有關情況書面告知公安機關;法院應當及時受理和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并及時將生效裁判文書送交人社部門。

 

 

  相關鏈接:

  關于我省執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的意見

  全省法院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