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淮河兩岸,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在這里,淮陰區法院青少年維權的“融冰”行動正在火熱展開,通過寓教于審“破冰”、前科封存“融化”、前期預防“活水”,喚醒誤入歧途的青少年,竭盡心力讓青春走在陽光下。

 

破冰——驅散失足少年的心理陰霾

 

16歲的小王,原本應該在校園快樂的學習,可他卻不思進取,與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去年11月份,小王參與了一起攔路搶劫,走上了犯罪道路。

 

2014223,少年庭的吳振宇法官接手案件后,立即啟動了庭前調查程序,走訪學校、社區,與小王父母交流談心,深入了解犯罪動機與主觀惡性,并了解到小王的抵觸情緒相當重。

 

隨后,一份詳細分析小王犯罪情況的《告家長書》遞到小王父母的手上。為緩解小王的對抗情緒,采用談心式的“圓桌審判”,小王的父母也來到法庭上。親人的滾燙淚水和法官的循循善語溫暖了小王麻木的心靈,他流著淚說:“是我不懂事,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一定改邪歸正。”

 

最終,根據小王的犯罪情節和認罪表現,判處了緩刑。

 

判決后,一份《司法建議書》送到了小王的學校,建議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新學期開始時,小王又坐進了明亮的教室,開始了新的人生。

 

庭審已經成了改造未成年犯的重要陣地。

 

根據需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以圓桌審判方式,從庭前的調查、走訪、庭審中的問答,至判后的跟蹤考察,法官都用平和的語氣,有時像家長,細心呵護;有時像老師,諄諄教導;有時還像朋友,仗義直言。

 

“讓庭審充滿愛,讓愛挽救心靈,這是少年審判工作的理想模式。”淮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尤鐵梅表示。

 

2013年,該院審結青少年犯罪案件121件,25歲以下的被告人共193人,93人被判處非監禁刑,其中5人被免予刑事處罰;而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被告人中,67%以上都被判處非監禁刑,為未成年犯重獲新生創造了條件。

 

融化——卸掉失足少年的成長包袱

 

“從今天起,我將是一個嶄新的人,不再有包袱,不再擔心被歧視,我的人生重新開始啦!”313,在淮陰法院舉行的青少年犯罪記錄封存儀式上,小張激動地說。

 

和小張一起被封存犯罪記錄的還有11名未成年犯。

 

犯罪記錄封存,是該院針對未成年被告人的一項重要幫教舉措。對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依法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以及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被告人,在判決生效后,將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封存后,不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犯罪記錄,以確保犯罪少年能步入正常的人生軌跡。

 

與此同時,該院還與淮陰區人才服務中心聯系,開展幫扶就業活動,為失足青少年構筑起重新開始的平臺。

 

應聘到一家服裝企業的小娟興奮的說:“雖然我現在是給別人打工,但是等我再長大一點,我要自己開服裝公司,做自己的名牌!”

 

針對在校學生法制意識淡薄,淮陰法院還開展了“院校共建”活動。

 

從去年11月份起,該院與區關工委、區職教中心聯合開展了“平安校園創建”活動,4名法官受聘擔任學校法制輔導員,通過開設法制課、組織學生旁聽庭審、巡回審判、法律知識有獎競答、指導模擬法庭等活動,提升在校生的法律知識水平,增強守法用法的意識。

 

活水——趕走問題少年的不良傾向

 

“小剛,這次月考成績怎么樣啊?”“三八節”前夕,少年庭庭長郭云紅來到某中學看望曾經誤入迷途的未成年犯小剛。

 

“郭媽媽,這次我數學考了一百分,英語也還可以,但語文作文我寫的不太好…”小剛靦腆地說道。

 

小剛是一名年僅15歲的初三學生,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父親有輕度智力障礙,母親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現在一直跟著奶奶生活。他因追求哥們義氣跟隨一群“大哥”在網吧打架斗毆,結果造成他人重傷,后因年齡未到達刑事責任年齡而沒有被追究。

 

郭庭長了解了小剛的基本情況后,立即將其納入“鐵肩柔情好媽媽”志愿服務隊的幫扶名冊中,建立了幫扶檔案。聘請一名心理老師進行引導教育,帶他到劉老莊烈士陵園接受傳統教育,帶他到家中與自己同齡的孩子做朋友,以正能量感化,用真性情溫暖。在郭庭長的幫助下,小剛的成績直線上升,由“問題少年”變成了好學上進的陽光男孩。

 

提前介入,建立“問題少年”檔案。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因年齡或情節而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問題少年”,逐一建立檔案,并邀請關工委、婦聯、教育部門合力幫教。

 

“鐵肩柔情好媽媽”是由淮陰法院女法官自發組成的一支專門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志愿服務隊,經常性深入省內少管所、轄區中小學看望失足青少年、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鼓勵他們戰勝自我,走進陽光,苦練本領,成為一名遵紀守法、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化堅冰待時日,愛暖心田總關情。淮陰法院,這個有著“江蘇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稱號的先進集體,在青少年維權的征途上闊步前行,為青少年的健康陽光成長撐起了一片湛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