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法院干警的職業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理念認同和團隊協作為核心,宿遷市宿城區法院制定了《關于建設法院歸屬文化的實施意見》。該院高度重視法院歸屬文化的滲透力、引導力和感染力,堅持以先進的法院歸屬文化陶冶法官情操、培育司法能力、凝聚隊伍力量,把歸屬文化建設滲透到法院工作的各個方面,譜寫了一曲歸屬文化育人、歸屬文化興院、歸屬文化惠民的動人樂章。

 

以載體之厚  彰顯歸屬文化底蘊

 

走進宿城法院“四合一”審務大廳,人們都會被濃厚的法院建筑特征所吸引——大廳中間的砂巖浮雕,在浮雕壁畫前,仔細瀏覽,認真賞析,人們就如進行了一次有關“法”字美學和法學的巡禮。古往今來,歷代先賢都對法的現象作過不少探索,并提出過不同的概念。中國古人說,法是治國理政的規矩;啟蒙學者說,法是社會契約;經典作家說,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規則主義者說,法是普遍的行為規則;權利論者說,法是公民的固有權利;利益論者說,法是對利益的分配;工具論者說,法是社會治理的工具;現在人們習慣說,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體現。展現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法律文化傳統和漫長的法治進程,使人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感染力。

 

近年來,宿城法院不斷拓展法院歸屬文化載體,充分利用小到一塊監督牌、一句溫馨提示語等細微之處,讓每一片土地都長滿歸屬文化碩果。每位干警的辦公桌上都有監督牌、干警姓名、照片和舉報電話;樓道墻上懸掛有名人名言、字畫條幅和法官箴言。審判法庭、執行大廳、辦公室、走廊、食堂,到處都植入了法院歸屬文化,在不經意間進行歸屬文化滲透,時刻警醒干警要忠誠、為民、公正、廉潔。

 

以歸屬文化之光  鑄就精英隊伍

 

在歸屬文化建設過程中,該院將法院歸屬文化建設規律與法院近幾年招考年輕法官較多、法官隊伍年輕化的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法院歸屬文化——注重理論培養、注重知識更新、注重典型培育、注重制度激勵。

 

“聽了毛曉梅副庭長的講課后,我對審理銀行金融借貸案件的思路更加明確了,確實是受益匪淺。”這是新入職的公務員馬春暉在聽完“每周一課”后的感想。針對年輕法官審判經驗少的實際,宿城法院注重法官的傳幫帶作用,定期舉辦“每周一課”,由經驗豐富的老法官授課,既傳授法律知識、審判經驗,又將法院深厚的歸屬文化底蘊以“以老帶新”的方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同時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來法院舉辦專題講座,從理論深度加強法官的法律水平,培養“學習型”法官。

 

在法院內部營造一個以和諧為基調,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以誠相見、相互理解、團結和睦的人際關系和氛圍。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干警個體,制度設計和日常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理念,充分激發干警自覺意識和自主行為。建立法官論壇、宿城法院同事QQ群等,成立青年法官沙龍,搭建全院干警思想交流、學術研討和業務學習的平臺,及時交流和化解干警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在宿城法院,還有這樣三個特殊現象,全院有3位院領導兼任部門中層正職,干警可以隨時到院領導辦公室討論案件,沒有干警向庭長匯報工作、庭長再向院領導匯報工作的層級要求。“由于宿城法院僅有17年的建院歷史,成立之初33名干警大部分都已退休,現在的業務骨干很多都是建院后招錄的人員,因此,35歲左右的骨干力量很大一部分擔任院領導,業務庭的年輕干警太多,所有院領導擔任著業務指導把關的‘導師’職責”。宿遷中院黨組成員、宿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懷說。“董院長喜歡和我們討論案件,越是疑難的糾紛他越歡迎我們和他探討”,青年法官朱培文是這樣評價的。除了隨時接受承辦人請教,每周六上午,董院長和民一庭、基層法庭法官集中討論疑難案件已成為慣例。這樣“以老帶新”的方式也帶來了可喜的變化,2013年,全市民一條線實現零錯案,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全院發改率降到歷史最低,全市排名最優。

 

宿城法院充分發揮年輕法官事業心重、進取心強的優勢,定期開展各類專項培訓和技能評比,大力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建立激勵考評制度,突出制度歸屬文化建設作用,形成了以“崗位有指引、工作有規范、績效有考核、責任有追究”為特征的綜合管理機制,有效地激勵了干警恪盡職守、奮發有為。

 

以人本之心 創新惠民佳績

 

服務不僅要便捷,更要注重品質。 宿城法院在為民司法過程中倡導“ 兩個充分”的服務標準,即充分方便群眾使用和充分服務群眾需求,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提升司法為民的高度。

 

在“四合一”審務大廳接待當事人時,體現熱情、禮貌、大方,做到咨詢有人應、訴訟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法官有人找、上訴有人辦、信訪有人接的細致服務,讓當事人少跑一趟腿、少找一個人、少等一分鐘、少費一點心。

 

開展法官“五進”活動,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送法進社區、法律宣傳和咨詢等活動,積極參與“走窮親戚”活動,與困難群眾結對子,每到農忙季節、新春佳節時刻都要窮親戚送去慰問金和物品,解決群眾實際難題,為群眾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

 

開展司法救助,積極回應困難群眾的司法需求,彰顯人文關懷。對經濟困難的群眾減免訴訟費,設立司法救助基金,為生活困難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和民事案件申請執行人給予救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化解社會矛盾。

 

以行為之正  成就司法公信

 

公正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宿城法院大力推進“陽光司法”建設,全面推行公眾開放日、新聞發布會等工作舉措,積極搭建法院面向社會各個層面的溝通平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觀摩庭審,努力做到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樹權威、以公開贏民心。

 

“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宿城法院把加強法院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拒腐防變的重要載體,不斷加強廉政教育,弘揚廉政精神,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歸屬文化氛圍。年初,宿城法院黨組與每位干警簽訂廉潔保證書、并向干警家屬發廉政共建信,充分發揮干警家屬的“賢內助”作用。

 

宿城法院十分注重法院干警的禮儀,倡導態度親和、辦事規范、作風嚴謹、 舉止文明、儀表端莊的行為歸屬文化。每年組織全院干警進行司法禮儀培訓。要求干警要行為端莊,統一著裝,儀表整齊,文明禮貌,保障審判活動順利進行。

 

宿城法院的歸屬文化建設像春風化雨般溫和又似水滴石穿般堅韌,正彰顯出它潤物細無聲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