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建設指數為98.29,排在全國高院第1位,全省法院智慧法院建設評價平均指數為95.37,位居全國法院第3位。“智慧審判蘇州模式”受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院充分肯定;南通中院支云庭審系統被列為支援湖北3個信息化建設項目之一。

過去的一年,江蘇法院大力推動智慧法院建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信息化,借助“智慧法院”這把金鑰匙,為審理提質增效,讓執行善意文明,使管理規范有序,開啟了智慧法院的新模式。

智慧審判,

沉著應對“非常之疫”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案件審判帶來“阻滯”危機。

1.jpg

疫情之下,江蘇法院化被動為主動,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大力推行網上辦案。第一時間研發上線全國首個互聯網庭審小程序“互聯網開庭”平臺,并推廣到省外多家法院使用,全省法院網上立案62.1萬件,網上開庭7.7萬件,網上調解5.1萬件,電子送達189.6萬件。

 “這一平臺的研發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司法需求,更讓公平與效率更為契合,有效應對了疫情考驗,做到了讓訴訟服務‘不打烊’、公平正義‘不隔離’?!苯K高院審判管理與信息技術處處長劉振說。

江蘇各地法院也立足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將智慧法院建設轉化為破解業務難題的利器,推動執法辦案效能大幅提升。

2020年2月19日,海門法院速裁庭法官葛娟通過“支云庭審系統”,采取網絡庭審方式先后開庭審理21起房屋租賃糾紛案,僅僅4個小時就全部調解結案。

2.jpg

這套由南通中院牽頭研發的“支云庭審系統”,解決了以往互聯網庭審系統無法對接審判業務系統,不能進行復雜案件舉質證等問題。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南通法院通過“支云”庭審系統進行網上庭審總數達17474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涉黑惡案件這類影響重大、疑難復雜、被告人人數眾多的刑事案件審判帶來的影響,自6月初開始,南通兩級法院陸續在南通市看守所建成2個支云科技法庭,在所屬基層6家看守所內建成了6個支云科技法庭,完成了“2+6”駐所法庭總體布局。這一模式在全國率先解決了案犯異地羈押、同案犯分別羈押等情形下的庭審難問題,滿足了線下庭審、網絡庭審、遠程旁聽等多種需要,有效破解了被告人“出不來,進不去”的開庭難題。

2020年6月24日上午,南通市通州區法院副院長陳宗林擔任審判長,在審理一起11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時,在全國首次實現了一案多被告異地關押、同庭受審、線下線上融合進行、遠程視頻旁聽的新型刑事庭審模式。

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疫”,也必然會贏得真誠的贊譽。9月中旬,來自全國五個省的31名全國人大代表在考察江蘇法院工作時對智慧審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潘麗梅表示:江蘇法院在智能化建設方面下了大量功夫,很多訴訟調解和案件審理都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打烊”,值得推廣借鑒。

智慧執行

善意文明更有溫度

房屋被查封后卻被人非法進入,汽車被查封后原地不動幾年竟長出了蘑菇,機器被查封后無法生產逐漸銹蝕。這一系列問題在法院執行工作中并不罕見,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對執行標的物有效監管,并促進查封標的物保值增值,成為執行工作的一大難點。

而在世界物聯網之都的無錫,法院人開始了積極的探索。

2020年6月23日,無錫中院與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共同簽訂了“物聯網技術司法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在簽約儀式上,無錫中院院長錢斌表示:這是無錫法院運用物聯網技術深化“智慧法院”建設的探索嘗試。

3.jpg

僅僅4個月后,物聯網與執行就結出了“碩果”。2020年10月20日,在記者的見證下,無錫市梁溪區法院在對一棟別墅查封過程中,在全國率先使用了“物聯網電子封條”,這一新型電子封條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行動產狀態監管,不動產邊緣感知系統來實現對拆除、搬移等外來事件的全面感知,實現實時監管被查封財產狀況。

4.jpg

在此之后,無錫中院還開發了物聯網查封財產監管系統:通過輪廓體積感知、重量位置感知、狀態感知等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客觀信息,對生產經營企業原材料、產成品數量等進行動態監管,從而實現財產全流程、全時段、全方位的感知和預警;將感知器安裝在起重設備上,在起吊過程中,實時測量物品重量,相關結果即時回傳至管理平臺及執行人員手機終端,解決執行過程中對于銅、鋁、鋼材等金屬材料以及需要稱重的大宗商品等動產的估價問題。

省高級法院院長夏道虎這樣評價無錫法院的“物聯網執行”:在法院系統范圍內獨樹一幟、具有創新性意義,對于有效落實謙抑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都具有重大潛在價值。

江蘇法院還立足應用導向,聚焦執行智能化和可視化,推進“854+無紙化”迭代升級,按照“分段式、集約化、專業化”原則,重置執行團隊,徹底改變“一人包案到底”的傳統辦案方式,實現辦案、管理、執行權運作的根本性變革,全面建立以執行指揮中心為中樞,以“執行案件無紙化”與“執行事務中心”為依托的民事執行實施權“一體兩翼”運行新機制,該模式候選“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昆山法院與江蘇高院執行“854”模式有機結合,形成流程標準化、事務集約化、監管可視化的數字化執行模式。指揮中心集約辦理執行輔助事務,與執行實施團隊實時共享電子卷宗,“并聯式”推進事項處理,辦案模式從“一人辦一案”轉化為“數人同時辦一案”。聯動織密查控網絡。與公安建立“人臉識別”臨控機制,有效解決“人難找”問題。運行網格化查控平臺,查扣凍業務全部線上辦理,真正做到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產“一網通辦”。

智慧管理

高效打造“最強大腦”

 “報告指揮中心,我們的囚車在押解途中遭遇車輛尾隨,情況緊急,請求支援。”南通中院法警李建豐通過執法記錄儀報警。

 “指揮中心收到,我們立刻聯系公安前來支援。”警務指揮中心指揮員陳智勇馬上回應,并立即呼叫南通公安指揮中心,南通公安立即出警趕赴現場處置。這是2020年12月3日,南通中院智慧警務管理平臺在實際運用中的一個縮影。

南通法院著力打造安全可靠的智慧警務模式,構建三級法院聯動部署的智慧警務系統,實現了與審判業務系統、音視頻系統等多系統互聯互通,并將智慧警務深度融入智慧審判;實現了用警申請、警力審批、派警到提押、羈押、值庭、還押全流程信息及音視頻數據自動監督的業務閉環,提升司法警察執法規范;根據警情級別和類型,實現自動報警、警情分級響應和多級同時響應;實現訪客管理系統、人臉識別系統、案件管理系統與警務系統進行融合對接,并運用大數據智能分析,全面提升司法安全保障水平。

2020年11月17日下午,最高法院召開人民法院智慧警務建設成果匯報演示會,南通中院院長曹忠明匯報演示了南通法院智慧警務建設成果,其多項創新成果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

2020年7月,徐州中院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為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試點單位。徐州中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整頓各環節深度融合。著重在風險防控、節點管理、優化服務、數據整合四方面強化科技支撐,自主建成離任法官及其親屬代理案件、暫予監外執行到期、案件久押不決3個自動預警平臺,受到中央政法委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與此同時,江蘇高院還研發了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平臺,將院庭長監管權力清單嵌入系統,對六類20余種案件發送關鍵節點提示短信,以信息化手段將司法責任制改革落到實處。

知來路,啟新程。江蘇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設中將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實踐需求,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切實提高能力水平,為推進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