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個頭,略顯瘦削的身材,沉穩的語調,臉上總是掛著謙遜的微笑,這是江蘇寶應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呂士杰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說,你很難將他與一名法官聯系在一起。然而,這個其貌不揚的男子,卻是全省個人二等功獲得者、一個群眾交口稱贊的平民法官!

 

耐心,鐵杵也能磨成針

 

當事人老劉家中,上午9:00

 

“簽了這份調解協議,咱倆可不能再鬧紅臉了。”“那是,咱要是再鬧騰可對不住人家呂士杰。”看著眼前這一幕,呂士杰終于松了一口氣。

 

老陳和老劉曾是一對關系要好的老哥倆,老陳曾將自家10余畝土地無償轉包給被告老劉,老劉花不少錢對土地進行了改良。幾年后,國家加大了農田補貼力度,老陳于是提出收回土地,這一行為在老劉和村民的眼里無異于過河拆橋,被老劉斷然拒絕。隨后,雙方頻頻發生爭吵,并先后到市、縣相關部門信訪。

 

案情并不復雜,然而當事人之間矛盾激烈。呂士杰接到案件時,所有人都擔心,這個“骨頭案”能否被啃下來。呂士杰沒有急于開庭,而是直奔老劉家中。剛開始,老劉總是對呂士杰避而不見,村民認為呂士杰是替老陳說話的,對他也沒有好臉色。盡管這樣,呂士杰還是一趟一趟的往村里跑。第7次上門的時候,老劉正在地里勞作,呂士杰索性脫掉皮鞋,挽起褲腿,頂著炎炎烈日和老劉一起勞作。看到這一幕,老劉被打動了,主動提出要跟呂士杰聊聊。

 

村頭的樹蔭下,呂士杰和老劉席地而坐,村民也三五成群的圍坐在一起。對于返還土地,村民大多表示不理解。“這地說到底是人家的,就像租房子似的,咱就相當于租客,要是強占著房子不給,那不就成霸占了?”就這樣,呂士杰用一個個比方耐心的向群眾闡明依法應當返還農田的法律依據,群眾聽得頻頻點頭。

 

隨后,呂士杰又找到老陳。剛開始,老陳態度很強硬,“我當年免費把土地交給老劉種植,他就應該承擔改良土地的費用。你就別浪費時間了,這事要是能調解,我也不至于到處信訪了。”

 

調解陷入僵局,呂士杰卻沒有氣餒。“只要在雙方之間找到平衡點,一定能促成原被告達成調解,簡單下判不僅無異于化解糾紛,還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更深的積怨。”他暗自下決心。

 

問題的根源在于老陳不愿意支付改良費用,只要把這個結打開了,案子也就好辦了。于是,呂士杰像一顆“牛皮糖”黏住老陳某,講完情理講法理,5次登門調解、10余次電話溝通……在他的努力下,老陳最終愿意給予老劉一定的經濟補償,老劉也主動返還了土地。

 

交付土地那天,老陳和老劉一起在現場燃起了鞭炮,“以前是我們有偏見,現在看來呂士杰果然辦事公道!”問訊而來的村民紛紛對呂士杰豎起了大拇指。

 

“農村老百姓法律知識相對貧乏,跟他們打交道就得耐住性子,磨嘴皮、費口舌、多跑腿。”事后,回想起這件事,呂士杰感悟頗深。

 

用心,門外漢也能成專家

 

辦公室,下午5:30

 

“老婆,今天得加班,不回家吃晚飯了。”“知道了,早點回來,你答應了兒子今晚陪他做作業的。”電話那頭,妻子再三叮囑。撂下電話,呂士杰的目光隨即轉向了桌上那摞厚厚的書本。

 

滴答滴答……墻上的掛鐘不緊不慢的走著,許久之后,呂士杰終于抬起頭來撇了一眼掛鐘,“哎呀,9點半了,兒子都該睡了。”呂士杰趕緊騎車往家趕。回到家,兒子果然已經睡熟了,呂士杰懊惱不已。“天天加班,兒子你還管不管了!”“最近這個案件有點棘手,等我忙完了一定好好陪兒子。”面對妻子的指責,呂士杰小聲勸慰著。

 

中亞商業街是寶應縣重大開發項目,平安置業公司作為該項目的開發商委托東原公司對外銷售,但該項目在約定的開盤時間5個月后才正式開盤。在銷售過程中,東原公司就銷售代理傭金提取、延遲開盤違約賠償等問題與平安公司產生矛盾,在銷售后期撤離了所有銷售人員,并且向法院提起訴訟。

 

案件涉及業主400多戶,平安公司的實際損失有多少?東原公司該賠償多少?平安公司又該支付多少代理傭金?一系列難題擺在呂士杰面前。

 

呂士杰深知,只有掌握建筑工程、房屋代售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厘清案件事實。于是,他找來專業書籍,對案件涉及到的專業術語、行業規定逐一分析研究。那段時間,同事們經常看到呂士杰一個人坐在桌前,在書上圈圈畫畫……

 

終于到了開庭的日子。庭審過程中,呂士杰有條不紊的組織原被告雙方舉證、質證,無論是法律知識還是行業知識的運用都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歷經3次庭審,呂士杰主持原被告雙方對400多戶業主的購房合同仔細核對,最終認定銷售金額為1.7億元,并根據合同約定比例判決平安公司支付代理傭金177萬元;根據平安公司的實際損失判決東原公司賠償3萬元,使這起爭議金額達億元的房屋代售合同糾紛圓滿執結。

 

“呂士杰在庭上表現的足夠專業,要不是知道他是法官,我們還真以為他是同行呢。”庭審結束后,被告不無感慨地說。

 

“呂士杰不僅有法律專業知識,還有群眾工作經驗,可以說是院里數一數二的審判專家,把疑難案、棘手案交給他辦,我們很放心!”寶應法院副院長梁星菊毫不掩飾對呂士杰的贊賞。

 

誠心,當事人也能成親人

 

縣人民醫院,中午100

 

接到呂士杰要來醫院的電話,老郭的妻子早早就在家門口等著了。“呂士杰,你來啦,快坐!”呂士杰剛進門,當事人老郭就熱情地寒暄著。“今天我把賠償款帶來了,這下你心里能踏實了吧?”呂士杰笑著回答。“踏實踏實,打了這么多次交道,我早就把你當自家人看待了,你辦事我放心!”老郭不好意思地說到。

 

一年前,老郭做活時不慎受傷,導致左跟骨粉碎性骨折家人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手術。術后,由于傷口一直不能完全愈合,老郭又接受了第二次手術。出院后,老郭發現自己不能正常行走,懷疑醫院在手術過程中產生醫療事故,遂一紙訴狀將醫院告上法庭。

 

由于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需要原告舉證,老郭對法律知之甚少,堅決不愿承擔舉證責任,而是一味要求賠償,醫院則認為老郭左足外側弓遭受結構破壞,治療并不能完全恢復原狀,醫院診療過程符合規范,不存在過錯。

 

案件尚未進入審理,雙方當事人就已經陷入膠著狀態,老郭身受病痛折磨,對立情緒更是嚴重,一趟一趟的往法院跑。

 

看到老郭跛著腳來回奔波,呂士杰心中很不是滋味。做法官多年,他知道當事人打一次官司不容易。特別是像老郭這種,不僅身體遭受病痛,心理還要經受煎熬。于是,他主動上門,勸說老郭進行司法鑒定。

 

剛開始,老郭“油鹽不進”,還反過來指責呂士杰刁難自己。為了做通老郭的工作,呂士杰多次上門向老郭釋明法律。老郭為了躲避呂士杰,白天總是緊鎖大門。沒辦法,呂士杰只好“守株待兔”,每天清晨和傍晚都等候在老郭家門口。看到自家的門檻都快被呂士杰“踏破”了,老郭感受到呂士杰是一心一意為自己著想,最終同意進行鑒定。而最終的鑒定結果顯示,醫院存在一定的醫療過失,是造成老郭無法正常行走的次要因素,應當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拿著這份鑒定結果,呂士杰組織老郭與醫院進行多次溝通,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了調解……

 

曾經;為了鉆研一個法律難題,他在漫漫長夜里廢寢忘食;曾經,為了送達一份法律文書,他在鄉間小道上來回奔波;曾經,為了化解一起鄰里糾紛,他在流火七月里加班調解……

 

就這樣,十年辦案生涯,呂士杰歷經春去秋來、見證花開花落,書記員換了一個又一個、當事人見了一撥又一撥,唯一不變的是他那顆與群眾緊密相連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