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月至今,揚中市人民法院刑庭共受理刑事案件491起,其中刑民交叉案件有43起,占全部刑事案件的8.7%。刑事案件中的刑民交叉案件多是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在這些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多是交通肇事、故意傷害、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案由。

 

在審理刑事附帶民事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 刑事案件不重視民事賠償

 

目前,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水平還不高,對許多專業性的法律問題更是知之甚少,被害人對自己在訴訟過程中享有的權利和訴訟程序并不十分清楚,而請律師代理的費用又不菲,因此許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權利得不到完全保障。而附帶民事訴訟又是附屬于刑事訴訟的,在刑事訴訟審限短的前提下,要想像單純民事案件那樣花時間和精力來審理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因此導致附帶民事訴訟的許多程序被簡化,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受到限制和影響。

 

新刑訴法第一百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這一規定的出發點無疑是積極的,但實際運用情況不容樂觀。在目前這一特殊的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刑事案件的數量也日益增加,刑事審判中案多人少的情況非常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刑事法官往往更加注重對被告的定罪量刑,在附帶民事訴訟的上花費的功夫就會有限。另外,刑事案件的審理周期也比較短,而民事案件通常又比較繁雜,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財產保全的規定,查封、扣押刑事被告人或其他賠償義務人的財產,處理起來費時費力,甚至比單純的民事訴訟案件更為復雜。在基層法院中附帶民事訴訟的數量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很少,主要集中的交通肇事、故意傷害、聚眾斗毆等案件中,且大部分是調解結案。目前,在刑事案件中普遍存在著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相互代替、相互吸收的問題。在司法實踐中,在刑事部分庭審前,就主持當事人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如能達到協議,則在刑事部分對被告人予以從輕判處或適用緩刑。雖然這樣處理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雙方的矛盾,但對犯罪的震懾力度將大大減弱,使很多已經犯罪或有犯罪傾向的人會有僥幸心理,認為犯罪也沒有什么大不了,花錢就可以解決?!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但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法官把“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作為側重點,而忽視了“可以”。在審判實踐中,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適用該條規定。要對被告人的犯罪意識形態、犯罪情節、犯罪手段、社會影響、對被害人造成的傷害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以此來確定是否以被告人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來作為量刑情節。

 

2、 訴訟證明標準不明確

 

200112月最高院公布了《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確立了在民事訴訟中采用優勢證明原則,即“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在證據對某一事實的證明無法達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對蓋然性較高的事實予以確認。而刑事訴訟對定案證據的要求是確實、充分,并能夠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但對附帶民事訴訟中采用何種證明標準,法律和司法解釋均未加以明確,如果附帶民事訴訟適用刑事訴訟證明標準,那必然導致刑事訴訟中不足以認定有罪的行為,在附帶民事訴訟中也不能構成侵權,而在獨立的民事訴訟中卻能構成侵權;如果附帶民事訴訟適用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這就有可能出現在刑事訴訟中不足以認定有罪的行為,在民事訴訟中未必不能構成侵權。此外,民事訴訟中還可以通過舉證責任的分配來確定由何方承擔敗訴的后果,對于自認和自白,《刑事訴訟法》規定僅有被告人的口供而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有罪。而民事訴訟中卻把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予以承認作為免予證明的事由,法院可以逕行判決;對于對方當事人主張的對己不利的事實不予反駁也可以視為默認。由此可見,適用不同原則,必然會導致產生不同的裁判結果,因此,對附帶民事訴訟采用何種證據規則急需解決。

 

3、 精神損害無法得到支持

 

《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且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這為民事訴訟中精神損害賠償提供了法律依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布的《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民法通則120條作了擴充,將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由民通規定的精神性人格權擴大到物質性人格權,同時對損害賠償金的項目也作了明確規定,現在這一規定已經運用到越來越多的民事案件中,從很大方面和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也就是說被害人在受到精神方面的損害時,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20001219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法釋[2000]47號《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因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害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更加明確規定了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害人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再次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這一規定無疑是從我國目前階段的國情出發,以防止損失無限擴大化,但是對于受害人權益的維護及兩大訴訟法的銜接上考慮的就不是很充分了。在單純的民事訴訟中受到侵權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失,但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卻只賠償物質損失,而不支持精神損失,可見,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求償的范圍要低于民事訴訟當事人求償的范圍。刑訴法的此條規定使得大量的犯罪行為受害人得不到賠償或者得不到合理的賠償。隨著人權保護問題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人格權范疇的精神損害賠償也成為了司法理論和實踐界的研究話題,受到了法律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法院已經嘗試在附帶民事訴訟中判決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并收到了良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因此,將精神損害撫慰金納入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了,這一規定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也是司法改革和審判實踐的大勢所趨。

 

4、財產型犯罪沒有納入賠償范圍

 

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盜竊、詐騙等財產型犯罪,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也遭受了物質損失,但是司法實踐過程中,卻不需要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是由法院在判決的過程中直接判決被告人進行退贓。一般被判決退贓的被告人,基本上都是被判處實刑的被告人,許多被告人抱著“反正我已經被判刑了,就不賠償你能怎么樣”的心理,認為自己被定罪判刑了再賠償被害人損失是“人財兩空”、不劃算。許多被告人的家屬也認為被告人犯罪是他自己的事情,一人做事一人當,法律又不能株連,自己不賠償法院也沒有辦法。而且大部分被告人的經濟能力也有限,有犯罪所有的也大都被揮霍殆盡,根本沒有賠償能力

 

完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對策:

 

1、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國家立法機關應當規定專門的程序規則,更好地解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程序性問題,如:立案審查程序、庭前準備程序、庭審程序等方面。同時在賠償責任的分配、審判職責分工方面也應當通過法律或司法解釋加以明確化、具體化,從而更好的保護被害人的法益。

 

2、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加大執行力度。法官在審判過程中要注意對被告人財產狀況的調查,必要時可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采取恰當的保全措施可以令被告人不再心存僥幸,認為其可以逃避對被害人的賠償責任,也可以增加被告人接受調解的積極性。向被告人及其家屬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其能夠端正思想,認識到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嚴肅性以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以敦促其自覺履行。如其仍舊抗拒履行,必要時可采取強制措施以保障執行。

 

3、取消精神損失的限制規定,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的受案范圍。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律本質出發,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標準等實體問題上適用民事法律,同樣,民法確立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范圍及標準確定等因素等,也必須納入到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和賠償標準之中。在立法中確立在賠償問題上適用民事法律的原則,取消賠償范圍中將精神損失排外的限制規定,并擴大案件范圍,將其擴大到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知識產權的一切犯罪。只要被告人的犯罪給被害人或其他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了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在內的間接損失及精神損失,原則上都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既有利于充分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懲罰犯罪,也有利于解決當前立法的矛盾,體現各部門法之間的協調與內在的統一。

 

4、將侵財型犯罪造成的財產損失納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范圍之內。法院判令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方式只適用于財物仍在被告人控制之下的情況;如果財物已不在被告人的控制之下,就應當由原告人自由行使其訴訟權利,可以就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物質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5、通過立法,建立刑事犯罪的國家補償制度,明確政府在救助被害人方面應承擔的具體責任。對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了物質損失,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賠償不到位等情況,由政府專門機構負責,利用財政劃撥的專項經費解決,建立國家救助制度,如我國目前成立的交通事故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