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又一名法律志士加入了人民法官的隊伍。生活在波瀾壯闊卻生機無限的時代,進行著一項充滿艱辛卻充滿成就的事業,他帶著無限憧憬和希望,走進了邪與正、善于惡的交鋒,揮灑了青春卻留下了正義的足跡,將智慧和良知凝成公正的砝碼,演繹了動人的品格,塑造了平凡卻亮麗的人生。他??就是江蘇省睢寧縣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許雪樵。

經歷了對法官工作由淺到深的認識,當初豪情萬丈的耕耘已歷練為今日豐碩的點滴。20余年,從法庭到民一庭,他始終奮斗在民事審判一線,對人民的熱愛轉化為對工作的無比赤誠,他用青春和熱情澆灌了正義之花,贏得了尊重和信任。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榮獲徐州市“人民滿意法官”、“優秀法官”稱號,2005年被省高院評為省優秀法官,2006年被省高院榮記個人二等功,同年還被省高院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工作者。接踵而來的榮譽,讓他格外珍惜,因為這是他辛勤付出換來的回報,但他也更加清醒,沉甸甸的榮譽中飽含的是不盡的信任和無限的情懷,他也將繼續默默的耕耘,不是為名,不是為利,為的只是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和那一顆顆渴望的心。

2000年擔任睢寧法院民一庭庭長后,許雪樵肩頭的擔子和責任更重了,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他帶領全庭干警在辦公條件極其落后和簡陋的情況下,克服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帶領全庭創下了人均結案200多件的最好成績,當年被榮記集體三等功,并被省高院評為先進集體。2006年該院民一庭再次榮立集體三等功,被市中院評為“規范司法行為示范點”,被省高院評為全省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多年來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他帶頭辦理疑難案件,連續多年超百件,無錯案、無上訪、無信訪,調解撤訴率高達75.6%,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優秀的集體,是他奮斗拼搏的戰場,是他成長的階梯,更是他無懼風雨最堅強的后盾。

2002年底,由于長期伏案工作許雪樵患上了頸椎病,因頸椎增生壓迫書寫神經,右手精細動作困難。不能寫字,對法官來講不能寫字就意味著離開審判崗位。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抉擇。對審判舞臺的眷戀,對法官情結的難以割舍,他開始鍛煉左手寫字。功夫不負有心人,厚厚的草稿終于換來的是左手書寫的華章。七年來,審結案件900余件,書寫文字不計其數,他用左手攀上了審判事業的又一個高峰。

法官審理案件,不僅僅要將真相大白于天下,更重要是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僅僅要出法律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出社會效果。20072月,許雪樵審理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五十多歲的江某騎摩托車帶女婿行使至寧宿徐高速公路的過線橋上。由于護欄端頭未封閉,車輛駛入了中央隔離帶,在強大的撞擊力下,二人在隔離帶中來回震蕩當場死亡。警方認為車輛系無證駕駛,駕駛員應負全部責任。死者家屬不服這一處理,將公路管理站告上了法庭。他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咨詢了相關部門后認定,公路護欄是安全設施,其設置的目的是吸收碰撞能量、減少交通事故。由于公路管理站將護欄的端頭設置成開放狀態,沒有發揮端頭減輕、避免損害的功能,負有瑕疵管理的過錯,承擔30%的過錯責任。二審維持原判后,公路管理站主動履行了判決。該案并沒有因此了結,中國法院網、徐州日報先后報道了該起案例,同時也引起了上級公路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對市內高速路段的護欄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相應處理,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該類事故的發生,充分地發揮了裁判的預防糾紛、引導行為的作用。

做法官,不能單靠記背法律條文辦案,更重要的,必須深刻領會條文背后的法律精神、法律價值,并融會貫通于審判之中,才有法官完整的人格。忙碌于日常工作之余,他常常投入到對理論和審判業務的鉆研摸索中去,并帶頭撰寫調研文章。所撰寫的《論處分未成年人財產的效力》一文榮獲全市法院系統學術論文三等獎,《參加慶典死亡舉辦人應否擔責》、《釋明權在道路交通事故侵權糾紛案件中的適用》的文章在《人民法院報》理論與實踐版刊登。20065月徐州電視臺社會政法頻道以人物專訪的形式報道了他的個人事跡。

工作在法院,他感到光榮,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業,神圣的使命更是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以信念之火讓法律在現實中熠熠生輝,他早已將此作為畢生的目標和追求。

“物必自腐,而后蟲生”,“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法官不只是一種職業,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身份、一種使命。廉潔奉公、司法為民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法官最起碼的要求。在審理的一起雇傭關系案件中,被告某公司業主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他,拿出一萬塊錢直接說明來意,請他把該案的雇傭關系認定為承攬關系,這樣一來,被告方將不承擔責任。他婉拒后說下了這樣一段話:“你的請求對于我而言,確實是我能力范圍所及之事。但古有云‘有所為有所不為’,法律和道德就是衡量的標準。法官是良心活,做人也是一樣,與其昧著良心,不如坦蕩做人。或許你逃脫金錢的責任,但背負的將是更沉重的良心債。用錢彌補是給你贖罪的機會,更是讓你以此為鑒,杜絕下一次犯無法挽救的錯誤。”被告聽后收起錢就匆匆離開了。第二天,作為雇主一方的被告主動向原告雇員履行了8萬元的賠償責任。

英國著名大法官培根曾說:“一次錯誤的判決勝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而錯誤的判決則是污染了水源。”公正司法是法官的生命和靈魂,面對無數次情理法的碰撞,他始終不忘自己肩頭的重任和人民的信任,嚴格履行著一名共和國人民法官的神圣職責和莊嚴使命。

作為化解民憂、調解糾紛的主力軍中的一員,傳播司法溫情成了許雪樵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睢寧,有一個家喻戶曉的信訪老戶,多年來,國務院、全國人大、省市縣信訪辦都遍布了他上訪的足跡。在全縣拆遷大環境的影響下,法院做出了有瑕疵的裁定。由于裁定已經執行,無法補正,李某便開始了其漫漫上訪路。睢寧法院歷經三任院長也未能解決這一信訪頑疾。當新一任院長將該任務交給他的時候,倍感壓力的同時他更看到了領導和人民的信任。連續幾個月,他不停地奔走在縣委、縣政府、拆遷辦和信訪人之間,通過向上請示和匯報,同時又做信訪人的穩定和安撫工作,終于雙方達成了協調解決的方案。經調解,信訪人在收到4萬元拆遷補償費后從法院撤回了訴訟。多年來的一個信訪不穩定因素得到了圓滿解決。

長期的審判工作,有些枯燥,有些酸澀,工作最初的他在面對吵吵嚷嚷的當事人和形形色色的糾紛時也曾想過退縮。可是當白發蒼蒼的老人在他面前長跪不起,當一對對冤家談笑間泯滅恩仇,當一封封感謝信如期而至,當一面面錦旗高懸于墻,那霎時的念頭就煙消云散了。此刻的他深深地明白,選擇了法官,就必須兩袖清風、一身正氣;選擇了法官,就意味著少了榮譽和鮮花的環繞,平添的是一份樸實和無華。像靜靜綻放的花,像靜靜成材的樹,不值得回味,更無需關注,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

法官是一名循循善誘的老師,為迷途的孩子指點了點點星光;法官是執法的先驅,用不知疲倦的奔走換回了城市動人的美麗。在法官的平臺上,許雪樵用一種理想,一種信念成就了無數人民的渴望。對人民他沒有一絲遺憾,唯一愧對的是在身后默默支撐了他二十年的家。他的孩子在上中學,卻沒有享受到與其他孩子同樣的快樂和幸福。長期忙于工作使他疏于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別人眼中的好法官和慈愛的父親卻無法在孩子心中畫上等號。直到一次和班主任的談話才讓他驚覺自己作為父親的失職。小學四年級,孩子就迷戀上了網吧,當從網吧找出孩子的時候,他沖動地第一次打了兒子。孩子成績下滑,無動于衷于他和妻子的規勸,在一個風雨的夜晚,離家出走,留下了一封信。孩子稚嫩的筆跡敲打著他的心扉:“親愛的爸爸媽媽,我走了。我想我不會再回到這個家了。我很愛你們,但是我更恨你們,也恨這個家。因為它讓我感覺不到一絲溫暖。在你們眼中,工作永遠排在第一位,而我更像是你們的負擔。你們從來不領會我的感受,只會壓迫我學習學習再學習。可是,當我遇到問題時,卻沒有人為我解答。每次爸爸看到我做錯題就只會怪我學習不認真。我真的受不了了,我現在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了……”孩子的話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他在車站找到孩子的一瞬間,心酸的眼淚奪眶而出。此刻的他,只是默默的祈禱著孩子的原諒,他更希望孩子明白雖然他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但他也跟天下父母一樣愛著自己的孩子……

風蕭蕭一肩霜雪,路漫漫萬里征程,在法治的路上,他一路風雨走過。忘不了曾經的一幕一幕,有荊棘坎坷,但也收獲許多。逝去的是青春年華,灑下的是滿腔熱情,漸漸染白的雙鬢,悄悄爬出的皺紋,他都微笑面對。為審判事業傾盡了所有,卻享受著作為法官的光榮,對正義的追求永不止息,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貢獻著微薄之力,因為他相信,多一份勤勞的耕耘,法治明天的天空就能多一分晴朗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