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工作,重心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人民法院著力在基層基礎建設上下工夫,閃亮推出“五大工程”,不斷開創基層基礎建設工作新局面,實現了從全省試點到示范點的華麗蛻變。

  服務工程

  踐行能動司法的“試金石”

  2009年以來,隨著揚州發展戰略的東移,江都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大機遇,江都法院在沿江開發重大項目一條線的服務工作上創出了特色。

  “服務企業發展應立足于一個'優'字”,江都法院黨組認為,“將服務靠前,掛鉤服務、蹲點服務,明確責任和創新形式是關鍵。”

  審判業務庭和基層法庭與轄區重點企業掛鉤,制度化開展大講堂活動;立足法律服務,定期與企業開展座談,并深入工廠企業進行實地把關;進行訴訟外經濟糾紛的協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竭力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等等,江都法院服務企業發展的舉措不一而足。

  2011年盛夏的一天,轄區內某造船企業發生一起工傷事故。死者家屬與企業就賠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在企業辦公區搭起了靈堂并將死者尸體抬了過去。

  這不但嚴重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工作秩序,更重要的是,如果耽誤了工期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江都法院得到消息后立即組織掛鉤庭室趕往現場組織協調,法官們忍受著高溫酷暑和蚊蟲叮咬,連續為當事人做調解工作,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防止了矛盾進一步激化。

  “有法院在,有法官們為企業排憂解難,我們的企業一定會越做越好。”該企業負責人事后拉著法官的手高興地說道。

  民心工程

  增進群眾感情的“暖心湯”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特殊當事人進行上門服務,這一細微創新是江都法院干警踐行能動司法、為民服務理念的真實寫照。

  “我們絕大部分干警包括我均來自普通家庭,對老百姓辦事難都有深切的體會。當事人來法院訴訟不容易,我們的一個細節關懷可能會給當事人留下永遠的溫暖和感動。”江都法院院長袁江華在獲悉該院執行局干警為腿腳不便的當事人徐某上門服務時,感慨地說道。

  堅持為民司法,不斷延伸訴訟服務職能,也是江都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孜孜不倦的追求。“訴訟服務中心是法院的窗口。不斷擴大'門診式'、'一站式'服務成效,對于增進法院與群眾之間的感情,推進法院工作科學開展意義重大。”江都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殷桂宏對此深有感觸。

  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特殊群體綠色通道,在收費窗口增設POS機,在該院外網設置網上預約立案,實行非工作時間立案……江都法院在方便當事人訴訟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不斷有新舉措。

  創新工程

  破解發展難題的“發動機”

  “江都法院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措施,具體實在,對于人民法院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很有意義。”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審閱江都法院《關于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后做出如上批示。

  積極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是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

  “法院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有利于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引導功能,對于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有效破解基層法院案多人少、執行難等傳統司法難題,具有積極意義。”袁江華在談到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時說。

  在裁判文書后增加附頁,列明案件適用法條的詳細內容,公布法院監察室舉報電話、庭長及承辦法官的聯系方式,是江都法院又一創新舉措。

  “這對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意義重大。”該院干警在此項措施推出時一致認為。

  人才工程

  提升隊伍素養的“催化劑”

  基層基礎建設,隊伍建設是關鍵,提升法院隊伍人才素養是基層建設的重中之重。“強培訓、重實踐、壓擔子”,是江都法院提升隊伍素質,特別是提升青年干警司法能力的重要思路。

  近年來,江都法院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平臺,通過開展以技能比賽、庭審觀摩、文書評比、應急處突技能等系列崗位練兵活動,提升干警的綜合業務能力。

  為讓青年干警盡快適應法院工作,勝任本職工作,江都法院還出臺了《關于對青年干警實行“一幫一”傳幫帶導師制度的實施方案》,通過嚴格篩選,聘請優秀資深法官為導師,與新進干警確立“師生”關系,進行一對一的言傳身教。

  “我們可以在工作過程中與導師進行心得交流、發現不足、及時總結,'一對一'制度對我的幫助確實不小。”青年法官從該項制度中受益匪淺。

  他們在導師的指引下,業務能力不斷得到增強,并連續在省級以上媒體和核心刊物上發表調研文章。

  夯實發展根基

  基層基礎建設軟實力要上得去,硬件設施也要跟上來。

  江都法院司法行政科科長劉英明掐著指頭,算了一筆賬:“自從江都法院被確定為試點單位以來,先后投入50萬元用于辦公設備更新,投入110萬元用于信息化建設,投入80萬元用于新訴訟服務中心和法庭布置完善。已籌備60萬元著手視頻會議室和數字化檔案建設,139萬元二次投資經費也已落實。”

  “審判硬件設施的增強在方便當事人訴訟、提高審判效率上著實見了成效”,張律師在法庭上見到庭審三同步設施時這樣笑著對法官說,“以前開庭后還要慢慢核對庭審筆錄再簽字,現在有庭審三同步裝置了,庭審筆錄同步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顯示器上,既可以及時糾正記錄錯誤,又大大節約了庭審時間。”

  截至目前,江都法院已建成了1個標準化科技法庭、13個簡約化科技法庭,有效運用信息化資源,增強審判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強化對執法信息匯總管理、執行行為的網上跟蹤監督,讓考核更加便捷高效,讓服務更加便民惠民,讓“陽光、高效、權威”的司法形象逐步深入人心。

  基礎投資除用于常規辦公設備更新外,江都法院還翻新裝修了訴訟服務中心,建立了司法文化長廊、圖書閱覽室、干警健身室、食堂等設施,為審判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從2009年11月9日經江蘇高院批準、被納入首批基層基礎建設試點單位,再到2012年4月26日被江蘇高院正式命名為“全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示范點”,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江都法院深入推動“五項工程”建設,在基層基礎建設上實現了華麗轉身。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新的機遇,我們需要邁開新的步伐。全院干警要把心思用在促進法院發展上,把精力用在司法為民上,把智慧用在破解難題上,真正發揮基層基礎建設的示范作用。”袁江華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