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官司打輸了,但我在這里感受到了法律的溫情。一位當事人面對記者的采訪時這樣說。

在徐州沛縣法院大屯法庭的榮譽室里,懸掛著一百多塊金光閃閃的獎牌,每一塊獎牌都包含著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折射出大屯法庭以人為本、溫情司法的理念。他們使當事人走進法庭,感受到的不是法律的冰冷和刻板,而是法官充滿親和力的人文關懷。

耐心促和睦

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一位70多歲的老人顫顫巍巍地來到大屯法庭,接待法官魏洪全趕緊上前將老人攙扶到屋內,給他倒上一杯熱茶。老人因小事與子女慪氣,要起訴三個孩子中的老二“不孝”。魏法官沒有急著先立案,而首先與老人慢慢地嘮起了家常,同時讓人叫來老人所在村的人民調解員,一起耐心地傾聽老人訴說。魏法官適時地向老人仔細解釋了有關贍養的法律規定,并將自己過去審理的類似案件,舉例進行了具體形象的說明,幫助老人分析子女疏遠的原因。時間在老人講述家長里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2個多小時他,老人的心結也慢慢解開了,拉著魏法官的手說:在家里從來沒有一個人能聽我嘮叨這么長的時間。二兒子更是不常挨我的邊兒,一見面就跟我打嘴仗。這回我本來是下了狠心,一定要分個輸贏的。還是魏法官說的在理,孩子也有孩子的難處,我的脾氣也有問題。是你解開了我心里的疙瘩,我不打官司了。為了趁熱打鐵,讓老人的子女也能理解老人的心理,魏法官顧不上吃飯,又和人民調解員一起開車將老人送回家,提醒老人的子女多給老人生活上、精神上的贍養,并將特意購買的一盤《常回家看看》MTV送給了他們,老人一家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靜心平紛爭

大屯法庭的法官們一直致力于把審判法庭,變成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調節器。辦案時,他們首先想的不是一判了之,而是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使訴訟雙方相互理解寬容,握手言和。
  
今年4月,馬正允法官曾接手一個案子,原告王某和被告朱某曾經是多年的好友和合作伙伴,但第一次出庭時,雙方一見面就情緒失控,恨不能大打出手,更不同意進行調解。原來兩人和某窯廠簽訂了承包合同,約定2001年至2007年,由王某承包經營,2008年至2013年由朱某承包。2008年到了,可王某仍有上百萬的磚坯在窯廠沒燒好,不愿讓出窯廠。一個催讓,一個拖著不讓,雙方劍拔弩張大打出手,被派出所民警及時制止。朱某一氣之下將王某訴至法庭,要求王某交出窯廠。

在與雙方的多次調解交談過程中,馬正允法官了解到雙方順口提到的一件小事:雖然朱某和王某兩家不在一個村,但兩家的關系一直很好,而且兩家的孩子還是在同一所中學上學、經常一起回家的好伙伴。馬正允法官把朱某和王某叫到一起,推心置腹地說:“你要燒磚掙錢,他也要開窯養家。你們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地掙,不都是為了孩子們的將來嗎?何必拳腳相對撕破交情呢?現在你們雙方都讓一讓,也給孩子們做好榜樣。”聽著馬法官的勸說,本來勢不兩立的原被告心平氣和了許多。

為了從根本上拔除他們之間長期糾葛的芥蒂,馬法官和兩村民小組、派出所多方共同努力,促使雙方達成協議,王某于20087月讓出窯廠,并給朱某兩千元作為補償。兩家人至此重歸于好,兩家的孩子又成了好伙伴。

公心了舊債

我們就是沖著‘中國十佳法庭’來的,希望法庭能幫我們討回公道2007331,五位花甲老人從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市到沛縣追討十幾年前欠款時這樣說。
  原來,1994年,沛縣某鎮建筑企業在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市施工期間,賒欠當地農民貨款近十萬元,十年間這些農民多次到該企業追要欠款,均無果而返。于是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大屯人民法庭

面對情緒激動的五位老人,姚繼東法官先幫助安頓下他們的食宿后,仔細研究案情。第二天是休息日,姚法官多方打聽后終于找到被告,先和他聊了聊公司的經營情況,隨后提起案件牽扯的那些貨款。經過一番耐心的講道理、說法律,被告仍毫無還款誠意,一口咬住拒絕還款,拒絕調解,并情緒激烈地說:“你們法庭不保護本地企業,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姚法官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假如黑龍江人欠了你的錢,當地法院也像你說的這樣‘保護’對方,你的權益誰來維護?你們欠人家的貨款快十年了,人生有幾個十年?”一席話說得被告啞口無言,同意接受法庭調解,盡快了結舊債。經調解,五起案件在兩天內順利結案并履行完畢。五位老人臨行前,向法官們豎起了大拇指說:你們不愧是中國十佳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