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兒我都是一個兵”。熟悉朱長清的人對這句話都不會陌生。初見老朱,第一感覺是他的普通與樸實。相處久了,不穿軍裝的他從骨子里透出的那股軍人的精氣神,讓每個人為之折服。

1997年,在部隊摸抓滾打了16年的老朱轉業到地方。卸下中校軍銜的他,成為東臺法院的一名書記員。11年來,老朱扎根在距市區70公里的唐洋法庭,在書記員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人們聽不到他一句怨言,常??吹降氖撬钦嬲\、憨厚的微笑。

學業務甘當新兵。老朱轉業前已擔任了四年正職營長,指揮幾百號兵的他來到法院后,人們在他身上看不到什么角色轉換的過程,他迅速進入了角色,成為一名謙虛的“新兵”。他一絲不茍,從書記員最基礎的工作技能學起。進入21世紀,法院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庭審記錄逐步實現微機錄入。為了做好庭審記錄,老朱虛心向小同志請教,每天晚上加班練習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老朱的錄入速度就達到了庭審同步記錄水平。院里每次組織書記員考核,年齡最長的他成績卻都排在前列。在部隊,老朱沒系統學過法律。只要有一點空閑,他都會拿出法律書籍認真學習。曾有人問他:“你這么大年紀了,干嘛還要這么用功?”他笑笑:“法院工作嚴謹、公正,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半路出家,不學怎么行?。?rdquo;11年時間里,他配合辦案2000多件,從未出現差錯。

法庭里的勤務兵。自從來到法庭,老朱就把這里當成了家。十一年如一日,法庭內的衛生、后勤他主動承擔。每天早上,其他干警到庭上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廳潔凈的地面。來到二樓,灌滿的熱水瓶整齊地擺放在辦公室門前。這些都是朱書記每天必做的,法庭里里外外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條,花圃草坪也修剪得整整齊齊。法庭的食堂前面有塊空地,老朱利用早晚閑暇,把它變成了品種繁多的菜園子。有了這個菜園子,同事們每天都能吃上綠色的時鮮蔬菜。老朱說:“對法庭有感情了,就象自己的家,干干凈凈的更象家。”

群眾心中的子弟兵。對老百姓,老朱有著一付熱心腸。禮拜天、節假日,老朱總會來到法庭辦公室,主動當起義務信訪接待員。對群眾的詢問,他總是熱情接待,耐心傾聽,仔細解答。盡管很多時候來訪者所反映的問題不在法庭管轄范圍內,他也真情相待,為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出主意、想辦法。一個寒冬的晚上,法庭來了一老一少。這么晚了,老朱趕緊把人迎進屋里詢問緣由。老人已八十多歲,這些年一直一個人過,現在腿腳不方便,需要人贍養,和老人一起來的是她侄孫女。老人有三個兒子,住所離老人獨居的地方很遠。老朱問清情況做完筆錄后,立即找來車送老人去兒子家。車子到了距老人兒子家三里多路的地方便只剩下小路,老朱二話沒說,背起老人就走。到達時,寒風里的老朱滿頭是汗,老人的兒子見此情景十分感動。老朱抓住機會,做起了耐心細致的工作。最終,三個兒子寫下保證書,承諾輪流贍養老人。

年輕人眼中的老兵。11年了,從唐洋法庭進進出出的年輕書記員一批又一批,他們都尊敬的稱老朱為師傅。對待年輕人,老朱就象當年帶兵一樣認真、負責,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教,悉心傳授。記得一年前,我剛到法庭時,對什么都很陌生,站在一邊插不上手,心里干著急。老朱看出了我的心思:來,小劉,跟著我裝訂卷宗。老朱就從最基礎的開始教,從整理材料到填寫目錄,有條不紊的介紹,并讓我上手做,他則在一旁細心指導。老朱從不擺老資格,而是以自己的言行詮釋著敬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人。

今年七月,朱長清被東臺市級機關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戰友們聞訊紛紛打來電話祝賀,電話這邊的老朱竟有幾分靦腆。“我其實沒做什么,我只是從沒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兵。”他淡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