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火星不及時撲滅就可能引起大火災,一個小矛盾不妥善化解就可能引發大糾紛,在新的形勢下,探索如何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和怎樣提高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能力,已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突出問題。地處太湖之濱的宜興法院,以能動司法為突破口,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妥善處理了一個個“劍拔弩張”的矛盾糾紛,演奏出一曲曲“化干戈為玉帛”的和諧樂章,維護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我們處理社會矛盾,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要持有不回避矛盾的心態,采取有效舉措,踏實工作。”宜興法院院長裴全華對于化解矛盾工作感受很深。

  和諧訴訟 給企業無限生機

  后金融危機時代,宜興法院積極發揮司法能動作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及時妥善化解經濟領域的矛盾糾紛,一大批涉訴企業在司法幫助下獲得新生。

  去年6月,宜興法院收到某大型鋼鐵企業的負責人寫來的一封求助信,在信中他懇請宜興法院在處理該企業與另幾家企業債權糾紛時,能夠“放企業一條生路”。原來去年初該企業的鋼材銷售受到嚴重影響,生存陷入困境,而與之存在業務往來的供貨企業紛紛將其告上宜興法院,要求企業給付拖欠的供貨款。原告方一連向宜興法院提供了7個該企業的流動資金賬戶,并要求財產保全。

  案件并不復雜,可一旦企業賬戶被查封,流動資金本就十分有限的這家企業,就將立刻停產,大批職工也將失去生活保障,這樣一來,將極有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在接到求助信后,宜興法院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對因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引發的經濟糾紛,要慎用、善用司法強制措施。對那些因資金短缺但仍處于正常經營狀態、有發展前景的負債企業,要堅持“放水養魚”“留出路、給活路”。宜興法院經研究后決定在做好債權人工作的基礎上,盡可能不凍結、劃撥流動資金,不拍賣、變賣廠房設備,避免因司法保全和強制執行措施不當而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或導致企業倒閉停業。

  不久,宜興法院召集原被告雙方來法院開會,承辦法官耐心細致地為被告方算了一筆賬,如果法院將被告企業賬戶凍結,影響了其資金的正常流動,不利于被告企業財產權益的實現,很可能出現“兩敗俱傷”,如果采用“放水養魚”的做法,彼此各退一步將有利于實現全部債權。最后,原被告雙方經過三輪磋商,終于達成調解協議。

  在談及此案時,裴全華院長說,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我們堅持適度彈性,不簡單套用法律條文,而重視化解矛盾的社會效果,避免剛性裁判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體現司法的能動性。

  和諧行政   架起官民“連心橋”

  俗話說:一脈不合,周身不安,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環節的運作出現障礙都會影響到社會整體的和諧。在行政審判中,宜興法院充分發揮“減壓閥”作用,積極探索和完善協調處理機制,努力促成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達成和解,為“官民”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2009年該院共受理與審結行政訴訟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6.5%和28.6%。今年1-6月該院行政案件的撤訴率達到82%,居無錫法院首位。

  去年8月,宜興某鎮政府被一位六旬老人告上法庭,案件并不復雜,但矛盾卻十分尖銳。丁老漢獨身至40多歲才與一女子結婚,該女子前一段婚姻育有兩子,之后又與丁老漢生有一子。根據宜興市的相關政策,如生育一個子女就可在年滿60周歲后領取一筆獎勵金,而老人所在鎮政府卻認為丁老漢的妻子已育有三子不符合相關條件,拒絕發給丁老漢獎勵金。為此丁老漢多次到宜興無錫等地上訪,對立情緒嚴重。承辦法官了解到相關案情后認為不能簡單一判了之,他們多次到老人家中和當地政府走訪調查,耐心釋法,積極與雙方溝通做工作,在多次協調之后,鎮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對法律法規理解有片面之處,不久丁老漢順利領到了屬于自己的獎金,一起看似復雜的行政案件在宜興法院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終以撤訴的方式圓滿劃上了句號。

  和諧信訪  “撓頭案”多元化解

  一邊是拿不到交通事故賠償金的死者家屬,一邊家庭極其困難的殘疾肇事人,這樣的案件在哪個法院都是令人撓頭的,而今年3月,宜興法院卻妥善處理這起信訪案件,一起可能引發不穩定因素的“撓頭案”被多元化解。

  2006年1月,鄧某無證駕駛未經定期安全檢驗的小型貨車,撞上沈某所騎的自行車,致其死亡。不久,宜興法院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判決被告人鄧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鄧某賠償沈某醫療費等計455584.5元。可在執行中法院卻發現,被執行人鄧某家庭經濟極為困難,本人殘疾且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就連發生事故后支付給申請人的63000元也是由親戚所湊。法院多次派人前往執行,僅執行到現金5300元和摩托車一輛。鑒于被執行人家庭實際狀況,宜興法院只得裁定案件中止執行。

  賠償無法完全到位讓沈某的家人十分不滿,今年3月11日,沈某的家屬來到宜興法院,情緒激動的他們要求法院再次執行。面對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院長裴全華耐心接待了他們,沈某家屬向裴院長反映了受害人家屬的心情、困境,并客觀反映了沈某出事后按工傷認定家屬應得到工傷保險費191896.3元,但實際僅拿到128896.3元(其中扣除了肇事者已支付的賠償款63000元)的情況。在認真傾聽了沈某的陳述后,裴全華院長安撫了他的情緒,當即表示法院一定想方設法,多方努力,把案件處理好。

  送走沈家人已是傍晚時分,裴全華院長連夜召集分管執行的副院長、執行局局長和具體承辦法官開會,在凌晨時分,大家終于討論出三個方案: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告之他們按照當時相關法律法規,死者家屬有權獲得雙重賠償,建議他們考慮本案特殊情況,重新審議返還扣除的63000元賠償款;聯系被執行人,再次加大執行力度,爭取更多的賠款;啟動法院執行救助基金。隨后,裴全華院長親自帶領執行局局長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本案進行了法理和情理層面的溝通,之后該部門終于同意返還沈某家屬63000元。在執行人員的說服教育下,被執行人鄧某又向親戚籌借了5000元交至法院。

  一連串的解決方案讓沈家人充分感受到了法院的誠意,同時深知此案的執行難度,他們主動提出愿意以8萬元了結此案,在此基礎上,法院啟動了執行救助基金12000元。4月12日,當他們拿到這筆來之不易的賠償款時,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