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寧舉行“行政訴訟法實施二十周年”宣傳日活動。據透露,20年來我省各級法院審理的各類一審行政案件已近7萬件。省高院昨精選出10件典型案件予以公布,其中6起民告贏、3起調解、1起民敗訴。

  “過去,媒體總喜歡問法院,民告官的勝率是多少?勝訴率當然重要,但其價值不僅于此。”省高院黨組成員、審委會專職委員劉亞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民告官的價值,不止于個體和個案的勝利,更在于通過訴訟,極大促進了政府依法行政、推動了國家法治進程,由此惠及了千千萬百姓。”

  養殖場訴區政府獲賠526萬--

  遇“強拆”可依法尋求救濟

  2006年9月13日,N市C區“五城同創”指揮部向該市L生豬養殖場送達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的通知。L生豬養殖場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自行拆除房屋,同年9月22日上午,“五城同創”指揮部組織人員強制拆除了其認為是違章建筑的L生豬養殖場的房屋4836.92平方米,沒有通知L生豬養殖場人員在場,沒有對房屋及室內生豬及其他財產辦理公證,也沒有與L生豬養殖場辦理物品交接等手續。L生豬養殖場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判決確認C區政府的強制拆除行為違法,并判令該區政府賠償給其造成的損失2720萬元。

  該市中院一審認為,“五城同創”指揮部強制拆除L生豬養殖場的行為違法。該區政府應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判決確認C區政府的強制拆除L生豬養殖場房屋的行為違法,并判決賠償L生豬養殖場經濟損失人民幣5268923元。C區政府不服一審判決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依法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點評】劉亞平說,該案是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來,確認賠償數額最高的一起行政訴訟附帶賠償案件,有力地保障了強拆案件中相對弱勢群體的權益。

  “這起案件當年審判時,周邊拆遷戶集體到庭旁聽。合議庭宣判違法確認及賠償數額時,旁聽群眾起立鼓掌!”省高院行政庭庭長周茸萌告訴記者,此前,當地強拆糾紛一度尤為突出,糾紛頻頻訴至法院,城建行政案件數量大幅上升。一批案件當事人曾一度放棄依法維權,采取聚眾群訪、網絡串聯等不理智方式表達訴求。隨著法院判決的作出,對強拆方式、強拆程序的爭論塵埃落定,使廣大被拆遷群眾選擇合法途徑尋求救濟。

  全國首例“正當程序”入判決--

  老百姓可向“程序不合法”叫板

  曹甲、曹乙是親兄妹,與其母曹陳氏居住在X市民安巷31號,該處原有幾間東草房和1間南草房。1954年,曹甲之妻張某遷入民安巷31號居住。民安巷31號的房屋,經新建、擴建、贈與等一系列變化,X市房產管理機關相應為張某辦理了產權登記,頒發了房屋所有權證。X市土地管理局向張某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2002年,張某位于民安巷31號的房屋被依法拆遷。

  2003年10月28日,曹乙向X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請求撤銷1988年將民安巷3l號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給張某的具體行政行為。X市人民政府次年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確認X市房地產管理局(被申請人X市房產管理局前身)將民安巷3l號房屋產權及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給張某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張某不服該復議決定,向江蘇省X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該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是第1741號房屋所有權證的持證人,市政府應當通知張某參加行政復議,市政府行為屬嚴重違反行政程序。判決撤銷市政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宣判后,曹乙不服,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點評】“民告官案件中,很少有老百姓向政府的程序不合法'叫板',多數與法律知識和理念缺失有關。”劉亞平分析說,“該案是民告官案件中,'民'直接'叫板'政府行政行為不合法程序的,也是全國法院將'正當程序'直接寫入判決書的第一個行政訴訟案件。”

  記者了解到,該案在我國法治進程中具有重要價值。根據該案編寫的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用,全國法學專家認為判例“使得正當程序原則閃亮登場”。

  千余農民訴鎮政府侵犯財產權--

  一小案可推動國家稅費大改革

  1999年1月7日,F縣W鎮陳某等1144戶農民狀告W鎮人民政府。原告訴稱,自1998年以來,被告W鎮政府在《農民負擔監督卡》所列的項目和標準之外,以“生豬屠宰稅”、“農業特產稅”、“以資代勞費”、“集資費”、“種子費”、“路面費”等項目向原告強行收費。其中,“農業特產稅”和“生豬屠宰稅”按田畝、人頭平攤收取,“以資代勞費”按人頭收取,共計多收稅費214891.93元。同時,被告以小分隊的形式,到原告處強行要錢,稍有不從即扒糧或拉貨抵錢,若遲繳一天,罰款50%;遲繳兩天,罰款100%。原告請求人民法院判決撤銷被告違法的行政行為,退還多收的稅費。

  該縣人民法院調查后向F縣相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縣委成立了十幾個工作組進駐W鎮政府,全面了解各村農民稅費征收情況,對所涉及的稅、費逐項進行了審查和清退。同年6月15日,陳某等1144名原告主動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F縣人民法院作出準予原告撤回起訴的裁定。

  【點評】 劉亞平分析說,原告的總人數高達1144人,是全省涉及原告人數最多的一起行政訴訟案件,直接反映了當時農村稅費征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當時,農村稅費制度改革正在醞釀卻尚未出臺。國家對農業稅費的征收項目、收費金額、執行程序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有效的監督,不少地方都巧立名目,規定了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這都給原本收入就不高的農民帶來了沉重的生活負擔。

  周茸萌庭長告訴記者,該案看似是原告撤訴,但實質結果是:該鎮不合法稅費逐項進行了審查和清退,此后,該縣還對全縣范圍內非法設立的農業稅費現象進行了調查,對違法的收費項目進行了逐一審查,對不合法的項目堅決予以取締,對多收取的金額予以及時的退還。這起民告官案件,推動了當地農業稅費制度改革的步伐,減輕了廣大農民負擔。

  最高院有關人士昨接受本報記者連線采訪時透露,該案曾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該案的處理為國家實施稅費改革提供了直觀性的參考,對我國農村稅費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