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這可不是科學猜想,而是淮安市清浦區法院積極參與社區管理模式改革,深化“法官進社區活動”, 探索出的“一社區一法官”司法工作模式。

 

讓法官熟悉百姓生活

 

記者了解到,清浦法院的社區,不是法官偶爾下基層,也不是法庭進基層,而是在社區(鄉村)建立工作室,法官長駐基層的制度。核心是變法官的坐堂審案為深入群眾傾聽民意,主動承擔更多責任,法官定期前往觀摩人民調解,學習群眾語言、了解社情民意,對村情、社情、民情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走訪。

 

該院院長王新陽介紹說,隨著法官隊伍不斷年輕化,問題也凸現:年輕法官學歷高、法律素養高,但基本上是從家門到校門再進法院大門,對社會缺乏了解,普遍缺乏做群眾工作,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審理民生類案件,聽不懂生活術語,不清楚群眾的生活狀態。“院社共建”可以說是法官到社區“留學”的新機制,讓年輕法官到基層“接地氣”,真正樹立法官的群眾觀念,把握社情民意,掌握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據悉,該項機制試運行以來,清浦區法院已有36名年輕法官到社區“留學”,先后深入7個社區,針對當前民事審判中較為突出的拆遷補償、低保人員社會救濟等問題展開學習實踐,撰寫出調研報告37篇,并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68篇。

 

讓司法扎根百姓生活

 

法官斷層、審判執行力量欠缺是基層法院的普遍問題,正當一些基層法院為處理眾多積案而加班加點時,清浦區法院創新推行“院社共建”制度。這個制度可行嗎?

 

清安街道辦顏書記道出了“院社共建”的好處,將矛盾排查調處“關口”前移,發揮基層維穩的作用。“基層糾紛、矛盾瑣碎,老百姓開始覺得不值得去打官司。但問題不解決,矛盾就會逐步升級,最終被激化。社區法官定期排查矛盾糾紛,在村干部和人民調解員的配合下,依據法律、人情和當地的風俗習慣,可以及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在清安街道人民調解室,正在調處一起因鄰里關系發生矛盾的糾紛。與以往不同的是,旁聽席上坐著位法官,他一會兒聆聽,一會兒在筆記本上記著。調解結束后,法官從案情出發就調解中如何掌握調解技巧,把在法院做調解工作的經驗毫無保留的進行了傳授。村干部高興地說:“我們對人熟,對法不熟。社區法官來了,他們的司法調解經驗讓我們做工作心中更有譜兒了。”

 
講起“院社共建”推行一年來的成效,王新陽院長倍感自豪:清浦法院既在訴前化解了基層矛盾,使共建地區的糾紛下降30%之多,而且也使法院收案數下降12%。我們要通過“院社共建”機制,為每一社區(村)培養一名不走的‘土法官’”。

 

讓矛盾化解百姓當中

 

1120下午,記者來到位于該區鹽河鎮的一個社區法官工作室,法官正在調處:因為王某晾曬的玉米擋住了李某家進出門的通道,雙方發生口角后,李某打了王某妻子,王家看病花去醫藥費1129元,雙方在賠償醫療費問題上起了爭議。

 

這是法官第三次將雙方當事人召集起來進行調處。他告訴記者,當事人面對父老鄉親撒不成謊,胡攪蠻纏的情況也大大減少,調解成功率高,調解好了又能不傷和氣,上法庭并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出口。

 

對此,該村負責人也表示,類似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大,但以前因為當事人互不相讓、情緒對立,往往導致矛盾激化,鬧到法院后費時費力,很多事還說不清楚。法官進村后,了解民意、聯系基層、提供法律服務、指導基層調解、理順群眾情緒、爭取息訴罷訪,通過大量的日常工作,整合了農村糾紛化解的資源,往往事半功倍,達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在家門口為群眾化解矛盾的目的。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記者同時獲悉,清浦法院針對“院社共建”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薄弱環節,還正在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快捷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