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檔案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法院,這個今年8月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表彰為“全省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的基層法院,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以法院為主導、相關行政機關、社會調解組織參加的多元解紛機制。這一新的實踐,高效、便捷地化解了大量社會紛爭,為轄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亭湖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榮對該院多元解紛機制的成功實踐批示肯定:“亭湖法院積極主動創新化解糾紛方法,在服務發展、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區委、區政府滿意,全區90萬人民滿意。”

 

  關鍵詞  優化整合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律師協會常務理事劉玲: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時下已成為制約基層法院發展的瓶頸。構建多元解紛機制,引導人們選擇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不僅有利于糾紛的解決,而且有利于平衡訴訟資源的供求關系,促進司法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優化整合。同時,更加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和步伐的加快,位于鹽城市主城區的亭湖區法院,各類民商事案件以25%左右的速度激增,“道交”案件增幅更大。以2008年、2009年為例,該院兩年間受理此類案件1145件,有效化解926件,還有10%的案件未能案結事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關注度與日俱增。

 

  為徹底改變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審理難、協調難、賠償難的現狀,最大限度地維護受害人合法權益,亭湖法院充分運用多元解紛機制,在鹽城市交巡警支隊事故處理科設立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在交警部門支持下,主動加強與保險公司、醫療單位、鑒定機構的密切協作,建立了化解“道交”糾紛的綠色通道,促進了此類案件的高效處理。

 

  今年319日,江蘇沿海高速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亭湖法院與公安機關第一時間介入,實行聯動處理,當日即赴上海采取訴前保全措施,查封了肇事者200萬余元的財產。隨后,該院及時與相關保險公司聯系賠償事宜,組織多方機構積極調解,最終使受害當事人獲得了足額賠償。該院這一做法,得到了江蘇省涉案事故處理指揮部的充分肯定。

 

  據統計,2008年以來,亭湖法院共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1784件,自動履行率達84.58%,自覺履行賠償款達2.5億余元,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但是,亭湖法院沒有滿足于上述優化整合的甜頭。200810月以來,該院又先后在本院及所轄人民法庭附設了5個人民調解工作室,聘任254名特邀調解員,對部分簡易案件設置非訴調解前置程序,委托有關人民調解組織開展調解工作,并要求在15日內處理完畢。如果達不成調解協議,人民調解組織應及時將案件移送法院。

 

  工作中,涉及房屋拆遷、土地征用補償、承包合同等糾紛的處理時,該院都會主動邀請當地政府、社區、村民委員會的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成效顯著。

 

  今年110月,5個人民調解工作室已接待來訪群眾1500余人次,參與調解民事糾紛1148件,其中達成調解協議的有653件,直接促使亭湖法院案件調撤率達到62.45%,同比上升13.26%

 

  關鍵詞  職能前移 

 

  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友根:以多元解紛機制化解民事矛盾,實現了人民法院職能作用的關口前移,既符合人民法院發揮調解功能的優良傳統,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要以多元理念重新審視司法的價值和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回應社會與民眾對糾紛解決的需求為出發點,向社會提供盡可能多的糾紛解決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

 

 

 

  兩年前,鹽城市城市資產經營公司對市區一地塊實施拆遷開發時,與拆遷范圍內倪某等9名當事人簽訂了拆遷協議。協議生效后,9名當事人“按兵不動”。

 

  今年6月,亭湖法院受理這起案件后,立即選派經驗豐富、善做協調工作的人民調解員胥曉靜承辦。其間,胥曉靜一方面挨家挨戶到9名當事人家中走訪,耐心細致地宣傳拆遷政策,勸說他們識大體、顧大局,積極服從政府安排;另一方面,她又誠懇地邀請涉案社區、拆遷部門的負責人親赴拆遷現場,與當事人面對面協商拆遷補償、周轉過渡房等相關事宜。經過大量入情入理的疏導工作和動之以情、曉之以法的勸說,兩天后,9名當事人主動騰空房屋,交付拆除。

 

  “真沒想到,這樁麻煩事這么快就能了結!調解員真是能干!”事后,涉案街道辦事處主任陸文忠欣喜地發出感慨。

 

  亭湖法院合力化解糾紛之道十分給力,亭湖區拆遷工作呈現出“無陣痛拆遷”、“和諧拆遷”的可喜局面。2008年以來,該院受理了149件拆遷糾紛案件,經調解結案達125件,有力地促進了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

 

 

 

  關鍵詞  百姓信服

 

  亭湖區新河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周建躍:法院積極推進的多元解紛機制得民心、合民意。現在,我們社區的糾紛發生率明顯下降,干部和居民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協助法院做好糾紛化解工作,我們責無旁貸。

 

  6年前,村民吉某通過競標獲得8畝銀杏樹林地的5年承包權。繳納第一年1100多元承包費并種植一年后,吉某因身體原因提出終止合同。村委會認為,終止合同可以,但得支付500元違約金。

 

  幾百元違約金對吉某來說并不是小數目,雙方僵持不下。

 

  一晃5年過去了,吉某仍然種植林地,拒繳違約金,承包金也分文沒給。

 

  去年10月,村委會一紙訴狀把吉某告到法院,要求支付4年共計4400多元的承包費。

 

  亭湖法院受理后,敏銳地意識到這樁糾紛雖然涉案金額不大,但對經濟并不寬裕的當事人來說,一旦處理不當就后患無窮。

 

  為此,該院沒有草率下結論,而是邀請涉案地的鎮領導、村民代表召開了一個圓桌協調會議。

 

  會議上,承辦法官提出,鑒于吉某家境窘迫,支付承包費確實存在難度,不如讓他繼續承包,分期償還承包費。

 

  這一建議獲得集體響應,最終使村委會和吉某達成以上述方案為基礎的和解協議。

 

  事后,“獲救”的吉某泣不成聲:“法官給了我活路,我一定好好種地,爭取早點還錢。”

 

  多元解紛機制大有可為,嘗到甜頭的亭湖法院現在只認這個理。

 

  今年,該院在多達16個的鎮、街道、經濟區設立了審務工作站,還和225個村(居)、社區簽訂共建協議,設立審務工作聯系點,指派60名法官擔任指導人,對共建地區的民事糾紛實施就地調解、審理。截至9月,亭湖法院各審務工作站和聯系點巡回審判案件達1148件,其中967件得以調解解決。

 

  亭湖法院的工作獲得了鹽城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不久前,鹽城市社會矛盾大調解現場會在該院召開,其經驗開始在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