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東臺市法院黨組近年來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龍頭來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司法為民理念,努力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推動了全院各項工作的科學發展,成為全省“創先爭優”的先進典型。

  這是鹽城法院系統最年輕的一個院黨組,平均年齡42歲,7名黨組成員,包括黨組書記兩個“70后”。但這個班子建設綜合考評在鹽城基層法院連續三年名列第一,干警滿意率一直保持100%。秘訣在哪里?

  12月14日,記者來東臺法院采訪的第一天,正是該院被最高法院擬表彰為“全國優秀法院”進行公示的第一天。黨組書記、院長許建兵告訴記者,對于這個一貫秉承“創新創優創特色,求真求實求發展”理念、在各方面努力保持先進的基層法院來說,“全國優秀法院”的桂冠,正是2007年以來黨組一班人帶領全院干警為之奮斗的目標。

  “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

  關鍵詞:學習

  古語“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是許建兵的座右銘。這位溫文儒雅的年輕基層法院院長,熱愛理論書籍,而且筆耕不輟,34歲就被中國法學會吸納為會員,是干警心目中的“學者型”院長。他笑對記者說,自己左手經濟學,右手管理學,心中是法學,每天讀書學習思考已成為他生活的必需和習慣。

  而他帶領的黨組一班人,近年來大興學習之風,學以增智、學以立德、學以輔政。他們堅持和完善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做到方針政策經常學,宗旨理想經常講,黨紀條規經常讀,不斷增強對“三個至上”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實踐認同。同時,黨組還帶頭開展專業知識學習和法學理論研究。目前,院7名黨組成員中有5名法律碩士。許建兵撰寫的一篇論文在全國法院系統第21屆學術討論會上榮獲二等獎,成為全省基層法院獲獎層次最高的論文,其本人也當選全省審判業務專家。

  真正的學習是行動的改變。為引導法官從學習中凝聚道德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努力達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境界,黨組一班人打造了“精品案件工程”和“東亭法官講壇”兩大平臺。該院出臺《“辦精品案件,創公信品牌”實施辦法》,從案源篩選、案件培植、評定與推介、考核激勵等方面入手,積極打造精品案件,使其成為干警投身調研活動,提升自身素養的重要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法官講壇”,開辟法官群體學習交流的陣地。邀請專家學者、上級法院資深法官和本院業務骨干舉辦專題講座、輔導授課,傳播法學前沿理論,破解熱點難點問題。(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該院還與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法學院等高等院校建立常態化的學術互動、課題合作、要案研討機制,擴寬干警視野,促進理念的更新和知識的積累。

  在黨組一班人的身體力行下,東臺法院被鹽城市委表彰為“學習型機關”,全院比學趕超、進位爭先蔚然成風,既能辦案子又是筆桿子的人才越來越多。去年以來,該院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調研文章194篇,其中國家級59篇,上報的1篇信息得到最高法院院長王勝俊和副院長張軍的批示肯定。今年11月,該院年輕干警撰寫的一篇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報》采用,又開了鹽城基層法院的先河。

  “想別人想不到的,做別人做不到的”

  關鍵詞:創新

  “想別人想不到的,做別人做不到的”,是東臺法院黨組一班人經常說的一句話。

  今年4月,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推進會在東臺法院召開。與會的125家法院,現場觀摩了該院占地1000平方米的訴訟服務中心:立案區、調解區、等候區、接待區,整齊有序,一體化運行;糾紛分流、人民調解、司法救助、判后答疑、執行督促等節點,環環相扣,一條龍銜接;接待、立案、調解等人員,熱情規范,一站式服務。6大區域、16個節點、24名工作人員;座椅、書寫臺、飲水機、格式訴狀、老花鏡、計算器、報刊雜志和常用法律法規,只要群眾需要的,這里一應俱全。

  談及這個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優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初衷,許建兵說,這項前所未有的創新工作,不是標新立異,而是來源于對實踐的深刻思考。在黨組一班人看來,在中國目前的司法配置現狀下,沒有其他機制、其他平臺能夠取代訴訟服務中心在應對訴訟井噴、快捷化解糾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訴訟服務中心是最能體現能動司法、實現和諧司法、整合司法資源的載體。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把握住了這一趨勢,法院發展就能贏得先機。

  思想有多高,行動才能有多遠。院黨組將“讓老百姓得實惠”作為創先爭優的落腳點,堅持司法有限與真情無限相統一,科學決策,前瞻謀劃,大膽實踐。他們積極發揚干警首創精神,自主研發國內首個案件分流模塊,對糾紛進行快捷、規范分流;在全省首家開通“12368”司法信息動態查詢服務系統,并配備觸摸屏案件查詢系統,及時公布案件審理信息,方便當事人自助查詢;積極嘗試服務外包,引入專業公司和機構負責中心的物業、安檢、收費、郵寄等工作,以服務社會化實現服務專業化;而便民小站、導訴用語、《訴訟服務中心工作資訊》等創意都源自干警的智慧,調解室里的書畫作品亦出自本院法官之手。

  這個充分整合了原來分散于審判機關各部門的糾紛化解、案件分流、訴訟服務、信訪接待等資源與對內服務法官、對外服務群眾等職能的訴訟服務中心,建成以來,成效不斷顯現,截至目前已分流調處糾紛6000多件,受到最高法院副院長江必新、景漢朝,省法院院長公丕祥的充分肯定。今年初,最高法院向全國法院重點推介東臺法院“服務人文化、管理集約化、設施信息化、解紛一體化”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模式。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臺”

  關鍵詞:人本

  院之大計,人才為本。東臺法院黨組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興院戰略的制高點,以干事創業凝聚人才,以引航傳承培育人才。2007年,該院新一屆黨組組建后,一班人敏銳地發現,本院法官斷層現象極其嚴重。全院共有129名法官,其中50歲以上的41人,占總數31.8%,35歲以下的青年法官僅有5人,占總數3.9%。法官隊伍青黃不接,審判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突破人才瓶頸,成為該院的當務之急。新到任的院長許建兵召開了第一次黨組會,專題研究解決法官“斷層”問題,隨后《“引航工程”實施方案》應運而生。

  近年來,黨組創新機制,主動求賢,共招錄各名校法學研究生、本科生50多名。以“一年合格,二年成熟,三年挑大梁”為目標,采用資深法官結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模式,發揮德才雙馨資深法官的傳、幫、帶作用,傳承司法精神,傳授司法經驗,傳播法院文化,引領年輕干警盡快把握審判規律,熟悉社情民意,增強司法能力。“青年興,則東臺法院興”,這是許建兵在法院新招錄人員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如今,該院“80后”年輕干警占全院干警總數的23.7%,這些年輕干警大顯身手,已逐漸挑起了法院工作的大梁。

  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在東臺法院黨組看來,管理的重點應當在“理”,理性管理,理順關系,理清職責,理和氣氛,理暢心情,使各個環節行為有規范,工作有程序,考核有標準,執行有力度。

  基于這樣的理念,該院在從嚴管理的同時,注重管理的人性化,運用寬嚴有度、剛柔相濟的管理策略,將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有機融合起來。一方面,堅持動真碰硬,嚴明紀律,嚴格管理,從嚴查深究中體現對干警的保護。另一方面切實關心、愛護干警,盡力幫助干警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和公平公正、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則,做到“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臺”,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有位置、有事干。構建規范、合理的法官業績考評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選拔晉升的重要依據,讓創出一流業績的干警獲得一等的回報。通過這種常態化的質評制度,該院的案件質量保持了穩步提升,審判質量連續三年在鹽城基層法院中保持了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