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盡快賺錢,賠償受害者……”在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年僅16歲的小強說著說著哭了。

有條件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消滅制度是中央司法體制改革和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綱要規定的內容。去年年初,滄浪法院啟動了這一制度的調研和探索,制定了《關于封存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的實施意見(試行)》的討論意見稿。至今,該院已封存了4名未成年被告人的犯罪記錄,小強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父親有精神病,小強和弟弟妹妹3人從小由母親帶大。小學五年級他就被迫輟學,跟隨大伯到江陰打工,在長江邊的船上收廢品賣。小強獨自一人帶著生活無法自理的父親生活在一個橋洞里,還得給弟弟掙學費。
 
由于家里經濟壓力大,他隨后只身一人來到蘇州的一個工地打工。一天,小強和工友抬切割機的時候發生了口角。小強就拿起錘子朝工友捶了一下,導致工友脾臟被摘除,經鑒定構成八級傷殘。
 
案子到了法院,滄浪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趙衛中了解到小強的家庭情況后,很為這個孩子擔憂。加上小強的認罪態度很好,而且到處借錢,賠了對方一萬元,最后小強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緩期兩年執行。
 
“考慮到他的情況,要掙錢養家,而帶著犯罪記錄將給他的就業帶來很大障礙。院里決定將小強的犯罪記錄封存,盡量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趙衛中說。
 
現在,小強又找到了工作,他每個月都會跟趙衛中電話聯系,將錢寄過來,由法院將賠償款轉寄給受害人。
 
“包括小強在內的4名孩子的司法檔案全部加密封存,沒有特殊原因,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調閱。”趙衛中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滄浪法院試行的前科封存適用于犯罪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犯罪情節較輕,依法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判處緩刑、單處罰金或免予刑事處罰,在一定的考察期限內未重新犯罪和未被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治安拘留、強制隔離戒毒、收容教育,且確有悔改表現的未成年人。但不適用于累犯、8類嚴重犯罪及其他主觀惡性較深的犯罪。
 
趙衛中介紹,對于有犯罪記錄的未成年人,如果在刑罰執行期間及執行完畢后一段期間內表現良好,確有悔改表現等情形的,可以封存其犯罪記錄。
 
  “封存審查可由未成年人本人或其監護人提出封存的書面申請。對封存的輕罪犯罪記錄,不再對社會公開,所受刑事處罰事項不再記入戶籍登記、學生檔案及人事檔案。除相關法律規定外,任何人和單位不得借閱、復制和摘抄。”趙衛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