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宿遷地區法院新招錄人員267人,占到全市法院干警比例51.6%。如何讓青年干警盡快成為審判工作的力量中堅?這成為宿遷地區各法院黨組的共同課題。2012年,宿遷地區各法院黨組積極思考,發揮管理智慧,突出“三效應”作用創新青年干警培養模式,取得了顯著效果。截至目前,宿遷法院青年干警中碩士以上人數達117人,80%的青年干警從事審判執行一線工作,挑起法院發展大梁。

 

明星效應:專家授課注重“效果”

 

說起劉繼軍,是泗洪法院的本土“明星”,他與病魔抗爭的感人故事激勵著該院每位干警。作為泗洪法院青年干警培訓學校的老師,劉繼軍和其他部門負責人一樣擔負著青年干警培養任務。

 

近五年,該院新進青年干警50余人,全院35歲以下干警占到全院人數的53.3%。大多數青年干警是應屆畢業生,雖通過司法考試,但辦案實踐明顯不足,院里正面臨人才斷層現象。20122月,該院黨組研究制定出青年干警培養計劃,從院內部庭局長輪流講學,將73名青年干警分成行政民商班、刑事班、執行班、綜合班四個班,每周五固定上課,任何人不得請假遲到。

 

相對于劉繼軍等本土明星而言,該院缺少各審判領域的專家,為此,泗洪法院黨組請來外援。該院黨組從江蘇省法官培訓學校、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宿遷中院請來“專家”,授課內容除了專業法律知識,還包括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法官心理疏導等內容。

 

“這些課程都很實用,內容不僅有專業知識還包括各位老師親身辦案經歷,這對我們工作實際有很大啟發。”執行局干警許磊說。據了解,除了周五上課以外,該院將專家教學和干警自學結合起來,院領導親自擬定教學制度及課程安排,通過開展案例研討、讀書會、課題調研、專題講座、學習競賽等活動,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截止目前,該院先后開展專題講座16場,案例研究8場,讀書會4場,干警學習熱情愈發高漲,效果更加明顯。

 

鯰魚效應:競爭機制激發“熱情”

 

宿城法院人均結案數已經連續五年全市第一,全省前三。辦案壓力大、人員不足成為制約該院發展的瓶頸。記者在該院調研報告《人才流失嚴重,基層法院之痛》中了解到,在2008年至2009年間,該院先后12人從法院辭職,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凸顯。

 

今年初,該院黨組按照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理念,加大干部提拔使用力度。競爭機制引發鯰魚效應,一定程度上激發全院干警的干事熱情。今年10月,在該院舉行人才干部自薦公選競爭選拔中,有5名人員被選拔為中層正職、副職,7名助審員被選拔為審判員,有6名具有獨立辦案能力的青年干警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另外,有4名中層正職進入領導班子,領導班子平均年齡39歲,碩士以上學歷占78%,成為全市法院系統最年輕的領導班子團隊。

 

競爭機制的引入讓干警們發牢騷的少了,抱怨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團結協作、相互拼搏的工作氛圍。該院還規定新錄用公務員在人民法庭工作時間不得低于一年,并采取崗位輪崗等形式適應不同工作需要,提升青年干警的群眾工作能力。今年110月份,該院結案件數位居前列的均為35周歲以下年輕干警,青年干警審執案件占全院案件總數的80%

 

階梯效應:分段式培訓強調“個性”

 

今年年初,沭陽法院根據工作實際,針對應用型、復合型和專家型法官培養的不同要求,研究制定了《沭陽縣人民法院卓越人才教育培養工作計劃》,通過司法能力三年規劃建設,對干警實行“分段式”培訓。

 

“分段式”培訓堅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分類施教”原則,注重個性化培養,對青年法官側重于裁判方法、法律程序和審判經驗的培訓;對中年法官側重于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和某些類案審判實務的培訓;對50歲以上法官側重于法律知識的更新培訓。

 

在對青年干警的培訓計劃中,記者了解到,該院通過與高校合作,聘請院校老師擔任青年干警的“職業導師”和“青年法官研究會”的點評嘉賓,并利用高校資源優勢,為全院每位干警提供電子圖書館賬號,方便學習資料查詢。

 

個性化的培養針對性優勢顯著,省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清宇對沭陽法院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沭陽法院司法能力建設三年規劃和職業導師制度,既有總體的把握,又有具體的安排,指導性、針對性、操作性很強。請相關部門進行調研,總結推廣。”   

 

分段式培養快速提高青年干警的司法能力,在青年干警中涌現出一大批辦案能手和辦案標兵,青年法官黃海軍、方杰分別被評為“江蘇十佳法官”和“全省優秀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