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山一樣的品格!

  在同事眼里,他是一個業務精湛的領導;在親友眼里,他是“孤獨一族”;在當事人眼里,他是一個纖塵不染的法官。

  他,就是鹽城市十大杰出青年法官、鹽城市知名法官、大豐市人民法院副院長徐祥。

  對禮賄者敢說“不”

  徐祥,在法院工作已20個年頭,尤其是擔任副院長以來,在廉政問題上,大伙都說:絕對過硬。

  2008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徐祥剛起床,同窗好友就領著表弟踏進家門。老同學見面后便說:“表弟有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正在處理,想請你給手下法官打個招呼,照顧一下。”徐祥一聽,立刻板起了臉:“老同學,不是我駁你的面子,為案件的事,我從不受人之托打電話、寫條子,這個忙我不能幫”。“外面人都說你不講人情,這次我真的領教了。”這位老同學拉著表弟扭頭就走了。

  “不貪、不占,對得起良心,是我做人的準則。”這是徐祥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徐祥剛當副院長的那年春節,一位個體戶因其承包合同糾紛案,拿著一個價值數千元的高檔皮衣禮品券,來到了徐祥的辦公室,放下禮品券就走。徐祥看后,二話沒說,立即追上把禮券塞進他的衣袋,那人以為徐祥是在推讓,堅持要把禮券放下。一向不動怒的徐祥“火”了:“你給我送禮,不僅僅是對我本人的不尊重,而且還是對法律的不信任,我鄭重地告訴你,我不吃這一套,案件我會依法處理,如你不拿走,我就交院紀檢組。”那人見此場景,尷尬地拿著禮品券走了。

  有人說,徐祥太不講人情了,徐祥總是這樣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些人為什么找上門給我送禮,他們大多是沖著你手中的權力而來的,如果我是一名普通的門衛,他還會給我送禮嗎?“

  這么多年來,不管是心存感激的老農送上的土特產,還是企業老總的”慰問金“;不管是事前請求關心,還是事后表示感謝;不管是送禮,還是請吃,徐祥或是婉言謝絕,或是正言厲色,視禮賄為侮辱。在激流涌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徐祥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和清正的形象。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徐祥以尚廉為榮,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個人及家庭生活十分簡樸,他家里沒有豪華的家具,更沒有昂貴的家電,一家三口至今還居住在岳父的自建房中。有人問他:“是不是該改善改善啦”,徐祥說:“沒關系,我已習慣了。”

  擔當創新不言難

  “他,不管在什么崗位,擔當創新從不言難,所總結的經驗做法都能被上級法院推廣”。這是該院院長宋長琴對他作出的評價。

  2000年初,徐祥走馬上任院黨組成員、經濟庭庭長崗位伊始,大豐市企業改革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期、攻關期,大批國有、集體企業因長期資不抵債,申請破產。案件大量涌至法院,涉及上萬職工下崗,多年積累的各種矛盾需要逐一清理,此類案件能否妥善處理,對社會的穩定關系極大。富有開拓精神的徐祥,隨即向黨組立下軍令狀:在較短時間,探索規范破產模式,切實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說了算,定了干!在負責和分管商事審判工作的四、五年中,他和破產合議庭同志一道,走訪了本市破產企業,召開了10多次不同類型的座談會、論證會,同時,還對3個老字號的企業一一進行解剖……經過慎重斟酌,“立新租舊、開門破產”的新模式應運而生,便迅速產生“化合反應”,40%的破產企業一次性實現資產重組,其職工平穩過渡到新企業,取得了法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2002年12月海豐農場承包戶袁某去世后,留下2600畝魚塘中未處置的水產品和五百多萬元的債務,有的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保全,有的債權人在袁某家中糾纏鬧事,有的債權人策劃哄搶魚塘,穩定形勢十分嚴峻。為妥善化解這起棘手的糾紛,徐祥果斷提出“統一保全,集團訴訟,依法分配”的新舉措,精心組織,謹慎操作,使涉及的六十七個案件最終全部調解解決,受到當事人及上海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2010年初,該院黨組分工徐祥分管五個人民法庭工作,他在充分調研有基礎上,向黨組提出“服務發展型”、“民生保障型”、“和諧司法型”、“創新管理型”、“公正廉潔型”五庭同創的建議,得到了黨組的充分認可。為使五庭同創取得實效,他深入一線,與法庭的干警想辦法、尋對策,使各法庭爭創別具特色,所創造的新鮮經驗分別被上級法院推廣。

  西團人民法庭以訴調對接共建為抓手,在轄區內探索了“庭前調解”與“庭后調解”、“自主調解”與“協助調解”、“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的新方法,使一大批的糾紛及時消化在基層。2010年5月,最高法院景漢朝副院長在視察該庭時說,這是他看到的最好的人民法庭。該庭庭長李勇說:“領導的褒獎,是徐祥副院長精心指導的結果。”

  勤于筆耕不覺累

  大豐法院辦公室的同志作過一個統計:徐祥自進法院工作以來,先后在國家級、省級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約二十多萬字,多篇論文在法院系統獲獎,《論追、退臟》一文被評為江蘇省法院系統調研論文一等獎第一名。

  成果多多,是怎樣得來的?領導和同志們都說:得益于他勤奮學習、勤于筆耕。

  愛學習,是徐祥多年形成的一個好習慣,他常感“本領恐慌”,每年都為自己制定學習計劃,除學好本職業務外,還廣泛涉獵政治、經濟等多種社會學科,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有人問他,時間從那里來?他說:用足業余和休閑時間,逼著自己學習。平時無論工作多忙,他每天至少讀上幾頁書,每次出差必須隨身攜帶必讀書籍,要求自己在規定時間內閱讀完畢。

  他愛人說,徐祥是個“書迷”,書店是他常去的地方,家里如需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徐祥大多不積極,但要買書總是很慷慨,每年都要自費上千元購買自己心愛的書籍,在他家里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書。愛學習,使他把追求的人生目標變得更高,1999年他通過嚴格的考試,開始攻讀在職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經過三年的勤奮學習,如愿地完成了學業,被授予法律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的原則、例外與自由裁量》被選入《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在學習中思考、在學習中筆耕,已成為徐祥生活的一部分。他先后分管十二個部門,不管分管那些工作,他都要結合審判實務,利用業余時間撰寫論文,這些論文對于提升審判質效,改變審判作風、提高審判技藝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2006年,他針對非訴行政執行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經過認真思考,撰寫了《責令不作為具體行政行為強制執行若干問題》,為該類案件的執行提出了具有操作性和法理依據的新思路。

  在自己寫作以外,徐祥還“好為人師”,經常樂此不彼地為同事撰寫調研文章提供指導,甚至直接幫助修改。他常說,每個人動腦筋之后,寫出來東西都有閃光點,一起研討、修改,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學習要同步,知識要共享。不管是否分管,只要有人請教,他總是仔細聽、認真看,從命題、立論、結構到文字,從法律理論、法律條文到實務操作,將自己的思想成果毫無隱瞞提供給別人,從不敷衍了事。論文獲獎、發表的同志欣喜之余,總是第一個向徐祥報喜,感謝地說:“這篇文章您雖然不署名,但也有您的心血,真是太感謝您了!”

  徐祥,山一樣的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他先后被評為大豐市十佳青年、鹽城市十大杰出青年法官、鹽城市知名法官,個人先后榮記二等功、三等功;他負責和分管期間的民二庭每年都獲得市委、市政府頒發的“推進改革獎”,先后榮立三等功、二等功;分管多項工作分別被省、市法院表彰為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