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亭湖區法院新興人民法庭,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先進集體。多年來,該庭干警心系百姓、情注鄉鎮,堅持巡回服務16年,化解各類糾紛7000余件,為轄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發揮了特別貢獻,轄區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贊他們是守望和諧的“大功臣”。

 

“摩托之旅”本色不變

 

新興人民法庭地處亭湖區的最北端,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們就開著摩托車馱著卷宗,前行在鄉鎮的鄉間小道上,奔走在田頭、場頭、床頭,及時為村民們送去司法服務,“摩托之旅”的美名由此遠揚四方。

 

斗轉星移,法庭的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摩托之旅”的本色一直未變。現任庭長蔡麗寧告訴我們:“人民法庭開展巡回服務,是時代之需、百姓所盼,常年堅持巡回服務,對于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促進社會穩定、保證百姓安居樂業,作用不可估量。”

 

2008年,亭湖區的行政區劃作了相應的調整,原有的服務區域、服務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面對新情況、新特點,該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推出了新措:他們在轄區的新洋街道辦事處、青墩辦事處及永豐辦事處設立6個巡回審判站,并在轄區的中心村設立巡回審判點,同時聘請了30名村(居)干部及人民陪審員作為巡回審判聯絡員,負責辦理預約立案、代收訴狀、通報信息等事項。

 

新興鎮新場村李某與張某是一對新婚不久的夫妻,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彼此相愛后,村民們都說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婚后不久,李某告別心愛的妻子外出打工了。打工之初,李某隔三差五回家看看,隨著打工生活的艱辛和勞累,李某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耐不住寂寞的張某平添了許多難以釋懷的煩惱,久而久之夫妻間的感情出現了危機信號。

 

一個近鄰的女友悄悄地向張某走來,她們從談笑風生發展到同吃同住,兩人恰似一人形影不離。非同尋常的交往引起了李某父母的警覺,善良的父母欲說不能,欲管不力,便將張某的“反常”現象告訴了兒子李某,讓他回家自作處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個周末的下午李某回到張某的身旁。李某失望了,張某對他原來的那份感情蕩然無存,李某墜入了五里霧中。

 

心愛的人視已如同陌生人,這里肯定有隱情!這段時光對于李某來說是痛苦的,在冷靜思索后,李某與張某進行了長談,談話結果令李某極度失望,近在咫尺的愛人心中存有難言之隱不愿向他訴說,張某主動向他提出分手的要求。

 

“我不想沸沸揚揚,更不想讓親友傷心,請求法庭替我們保密”,李某強壓著痛苦接受了張某的請求。周末一大早,他倆雙雙來到了巡回點,向巡回值班法官提出了他們的訴訟請求。

 

這天,庭長做了特別安排,雙方所有親友全部回避,法庭內僅有李某、張某、審判員、書記員四人。值班法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他們釋法、明理,深深地感動了雙方。張某后悔莫及,愿與李某重歸于好。隨后,他倆手拉手走出了村部的大門,開啟了新的生活。

 

據統計:近三年來,該庭巡回審理審結案件數達250余件,件件案結事了,法庭先后收到100多封感謝信,30多面錦旗和金匾。

 

巡回服務力度不減

 

新洋街道辦事處是新興人民法庭轄區之一,是城鄉結合部的街道,近年來,一批創業園、經濟園、都市工業園以及物流中心、五金機電等大型外來企業紛紛來這里投資興業,由此引發的糾紛日益增加。

 

因勢而變!為方便入園人員訴訟,該庭增大服務力度,實行彈性工作時間,4名法官每周至少一次要到審判站或審判點接待來訪群眾、接受法律咨詢,使一大批民商糾紛第一時間得以化解。

 

2010 8月份,民營企業鹽城市某機械有限公司的近10家合同相對方違約停止供貨或不付貨款,導致企業的資金運轉困難。該機械有限公司先后起訴了8家外地企業。為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該庭斷然采取通過對不動產、動產和第三人債權實施保全措施,承辦法官連續穿梭于河北、內蒙古、河南、四川等地,及時組織原、被告溝通、協商,最終促成案件圓滿解決,追回欠款近百萬元。鑒于雙方有著良好合作的昨天,承辦法官沒有就案辦案,而是著眼企業的明天,又主動與相關合作伙伴進行洽商,促成了雙方新一輪的合作。雙方企業感激萬分,盛贊法庭是助推企業發展的好“紅娘”。

 

隨著轄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庭還開設了“假日法庭”,及時為來轄區打工、經商者提供高效的司法服務。“假日法庭”“開張”三年多,共接待群眾來訪120余人次,開庭審理了征地拆遷、勞動就業以及人身損害賠償等糾紛70余次,調解率達70%,使轄區內呈現出合法經營、理性維權的喜人景象。

 

在此同時,該庭還積極參與轄區的社會管理,對近年來涉及企業案件的類型、分布領域、糾紛成因進行分析,并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發生的問題,及時發出司法建議。近三年來,共向企業發出司法建議近百條,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巡回服務質量不降

 

亭湖區法院副院長王浪對我們說:新興人民法庭在巡回服務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做法,尤其在服務“三農”時,十分注重服務技藝和效果,贏得農民的齊聲稱贊。隨后,他欣喜地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永豐辦事處是遠近聞名的蠶桑養殖基地,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逐漸增多。該庭想農民所想、幫農民所需,在巡回服務中幫助農民得到了實惠。

 

20108月,永豐三里村的13戶村民,一紙訴狀將劉某、村委會告上了法庭。早在199910月,13戶村民在取得農村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后,各自對屬于自己的原系集體農場的土地,因嫌農業稅高無心種植而拋荒。村委會無奈,遂將13戶村民的22.5畝土地安排給村民劉某種植蠶桑,合同期為十年,并收取劉某100/畝每年的承包費。2009年國務院決定取消農業稅,13戶村民想重新收回土地自種,故與劉某發生爭執,并造成傷人事件。

 

法庭受理此案后,考慮劉某種植的蠶桑正處于最好的桑葉收獲期,決不能毀了已生長了十年的蠶桑,但13戶村民的利益同樣也需保護。在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和法律后,法庭決定采用“土地轉租”這一流轉形式進行調解。承辦法官多次來到田頭、村民家中講法,幫助村民明辨得失。經過耐心細致的調解,20111月,最終達成調解協議:13戶村民的土地轉租給劉某繼續種植蠶桑,劉某按每年650/畝給付13戶村民土地轉包費,并將收取劉某的十年承包費退給13戶村民。事后,村委會給法庭送來了錦旗,村委會主任說:“只要能充分保護村民的合法權益,發揮土地的最大價值,我們當被告,值得!”。

 

巡回服務,貴在堅持,重在創新。2010年初,面對巡回服務取得的串串成績,該庭沒有自喜,積極融入和諧鎮區建設之中,主動與轄區公安派出所等簽訂了共建協議,掀起 “庭所共建”的熱潮,通過信息共享、多方聯動、法制宣傳等舉措,及時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有力地促進了轄區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轄區新興鎮和新洋街道辦事處分別被評為文明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們發自內心的感慨:鄉鎮和諧發展,法庭功不可沒。

 

守望和諧,時代使然。人們期待:重任在肩的新興人民法庭,定能縱情唱響司法為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