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為最基層的司法機構,處在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前沿,是促進和保障社會和諧的第一線。人民法庭走過的軌跡,烙印著歲月的流痕,記載著司法走進基層的歷史。睢寧法院轄區經過調整、撤并,人民法庭由最初的5個增設為10個,最終確定為現在的四個,即:王集法庭、李集法庭、魏集法庭和凌城法庭。該院從年初開始打響的人民法庭新一輪建設戰役,短短幾個月時間,人民法庭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個人民法庭全部達到設置合理化、建設標準化、裝備現代化、司法規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務一體化。透過這扇窗,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法庭建設的日新月異,更多的是透過滿園的花開,感受到沁人的芳香。

優化環境??信息化建設斗艷爭芳
  
法庭是司法為民的一個窗口,是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一塊陣地,艱苦的辦公條件和落后陳舊的設施與形勢和任務極不相適應,但也成為催促法庭崛起的原動力。睢寧法院黨組“一班人”認識到:人民法庭要適應新形勢下的審判需要,必須加大對人民法庭的基礎建設和物質配備的投資力度和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搭建信息化建設平臺。連續兩年來,該院共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用于法庭房屋改造和加快法庭信息化建設。
  
目前該院四個人民法庭面貌面貌煥然一新。假山嶙峋、小橋流水、繁花似錦、芳草怡人的李集法庭;歐式風格、干凈整潔、莊重典雅的凌城法庭;書卷長廊、簡捷實用、充滿生機的魏集法庭;整齊劃一、庭院花香、溫馨且有活力的王集法庭;閱覽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場、太陽能浴室、食堂、宿舍一應俱全,在法庭工作干警的各類補貼遠遠高于院機關,法庭的硬件建設全部實現建設的規范化標準,朝著更趨近于公正與效率的主題,更貼近于司法為民的主線方向發展。他們的辦公設施和舒適的生活環境讓給干警們扎根基層、建設法庭、服務百姓吃下了定心丸。使院機關年輕干警由幾年前 “不愿下法庭”變成了今天“爭著去法庭”。

在全市基層法院率先安裝使用的電子公示屏特別引人注目,滾動顯示文字和圖片,將開庭公告、訴訟須知、旁聽庭審規定等司法信息向群眾展示,贏得了老百姓的贊不絕口,讓老百姓的感受到的不僅是新鮮,不僅僅是法庭的現代化審判設施,而是人民法院的司法便民的新理念、新成果。

走進干警辦公室,人手一臺新配置的電腦,24小時可以與本法院、市中院和、省高級法院三級連網,可及時看到全省乃至全國的訴訟信息;先進的電子監控設備實現了安全監控和庭審活動視頻化,縮短了法院與法庭之間距離,大大提高了人民法院審判管理的效率。

四個人民法庭均實現了網上立案、遠程電子簽章,當事人直接向法庭所在鎮的農行繳費,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訴訟。

辦公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為人民法庭審判工作的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年1-5月審判質效統計中,睢寧法院的四個人民法庭以93.6%的結收案比,8.1天的平均審理天數、67.8%的民事案件調解率和2.7%的上訴率走在了全市人民法庭的前頭。

優化管理??規范化建設有條不紊

司法規范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睢寧法院按照《司法規范化建設三年規劃》的要求,將法庭作為示范點創建窗口,不斷改革、創新和規范司法行為的每一個細節,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法庭的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和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依制度治庭,依制度管人、管事。

大力推行審務公開、制度上墻,規范司法行為,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全面提高法庭工作的透明度,以公開促公正。每個法庭門口統一制作的長20米、寬1.5米的大宣傳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將法庭干警的照片、履歷、學歷和獲得的獎勵等全面向社會公開,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便于人民群眾訴訟提供了便利。

推行審判流程管理系統,將管理工作與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網上立案,隨機分案制度,并排定承辦人員、書記員、開庭時間和地點等。同時還通過審限的預警、催辦等實現跟蹤管理。對審判工作的流程進行管理和監督,提高管理手段的科學性。

強調和落實一崗雙責制,除審判監督和質量評查外,法庭庭長主要負責的是隊伍建設及司法政務方面的管理。并實行庭長與院長簽訂《黨風廉政和“一崗雙責”責任書》,使人民法院各項工作沿著規范化的要求和標準化建設方向發展。

規范促進創新,創新促進發展。法院干警在建設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理念指導下,牢固樹立審判就是服務的理念,自覺深入農村一線辦案,切實解決農民打官司難的問題,作為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著眼點和落腳點,依法幫助轄區群眾化解糾紛、鈍化矛盾,優化和諧環境。他們經過不斷摸索、大膽創新,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如:王集法庭推出的“調解三法”:針對離婚糾紛,采用鈍化矛盾法;針對扶養、贍養糾紛,采用輿論引導調解法;針對人損、雇員受害賠償糾紛,采用案例提示調解法。魏集法庭總結出“審判四心”:對當事人的說服教育做到耐心,關注矛盾變化做到細心,排憂解難做到誠心,評判是非做到公心。

  優化資源??職業化試點卓有成效

睢寧法院作為法官職業化試點單位,職業化的觸角順其自然的伸到了人民法庭。

為了提高法庭工作質量與效率,該院黨組堅持優化配置法庭工作人員,將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硬的年輕有為的干警配置在法庭, 把法庭作為培養鍛煉年輕法官的主要陣地,目前法庭法官及工作人員平均年齡為31歲,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實行1:1:1的配備,使人員結構達到最佳狀態。法庭隊伍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他們身在基層,貼近群眾,歷練素質,有力地推進審判工作前進,為轄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在案件管轄上,他們推行民商事案件統籌調劑制度,四個人民法庭同院機關民一庭、民二庭共同參與民商事案件的隨機分案和審理,打破了界限,縮短了差距,鍛煉了法官,提高了能力,使審判資源得到進一步合理配置,審判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保證。

在審判程序上,他們實行繁簡分流。各法庭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不受爭議標的大小等限制,大膽適用簡易程序,并全部當庭宣判。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做好庭前證據交換,強調當庭質證、認證,能夠當庭宣判即當庭宣判。

在競爭和壓力下,法庭年年都涌現出辦案能手,法庭法官年人均辦案連續三年超過200件,王集法庭管先培法官連續三年創造和刷新個人審結案件數最多的記錄,去年結案達365件。

小法庭,大變化。睢寧法院新一輪人民法庭建設給社會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的沖擊,它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縮影,它猶如一顆種子,將法治理念根植于社會、埋種在老百姓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花團錦簇的滿園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