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到法院去旁聽,現在法官將法律服務送到門上來,不僅是把案件帶進了社區,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安寧也送進了社區,是區法院為了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而做的一件大好事。”在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日前召開的人大代表座談會上區人大代表陳錦榜頗有感慨地說。    

2003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經過區劃調整(虎丘區與高新區合并)后躍升為擁有258平方公里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隨著開發建設的深入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區內建立了多個動遷小區,大量農民從散居鄉間變為聚居社區。一方面動遷郁積的矛盾還沒化解,稍有不慎就會誘發群體性事件;另一方面從農民到居民的生活方式轉變衍生出各種類型的矛盾糾紛。那么作為化解和終結此類矛盾的區法院該如何作為呢?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王侃院長認為將巡回法庭進駐到社區與社區調解中心合署辦公,既將法院的審判服務送到了最有需求的社區一線,又能依托當地調解中心的軟、硬件資源強化訴調對接,更可以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加大法制宣傳,從源頭上化解各種潛在的矛盾和糾紛。

社區里有了巡回法庭

126下午,虎丘法院華通巡回法庭內正在審理一件交通肇事賠償案。法庭里除了法官、書記員、原告及被告的代理律師外,旁聽席上還坐了被邀前來旁聽的十多位居住在華通社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而在法庭的門口則是圍滿了原告的親屬。原來被告無證駕駛摩托車將原告的母親撞傷后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死者的子女懷著悲痛心情埋葬了母親后將被告告上了法庭。

這個案件本身并不復雜,但是由于死者的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涉及的金額數量較大,而且死者的家屬情緒比較激動。負責審理此案的沈宇亮法官在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審理后對案件進行了當庭宣判。庭審結束后,她告訴記者這個案件就發生在小區里,死者就是巡回法庭這幢大樓里打掃衛生的阿姨,因此周圍的居民對這個案件都很關注。而且華通小區是蘇州市最大的動遷安置小區,死者的親屬都聚居在小區里,如果處理稍有不慎就會激發矛盾,甚至導致民轉刑案件的發生。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院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后才決定把案件放在社區巡回法庭里審理,一是要化解當事人之間尖銳的矛盾沖突,二是要真正把審判服務延伸到社區內,給社區居民創造一個和諧安寧的生活環境。

沈宇亮法官還告訴記者,這個巡回法庭是蘇州市第一個社區巡回法庭,同時法院還在各個主要社區內都建立的社區巡回法庭。法官一般會在周四開庭,審理各類案件,但是居民如果有需要可以通過與社區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聯系跟法官預約辦案,法官根據具體的案情上門服務。這個小小的法庭雖然只有十多平米的空間,但是它有很多的功能,可以為居民提供咨詢、談話、調查、調解等多種服務。

社區巡回法庭的優勢有哪些呢?該院副院長沈錦龍在談起自己一手打造的社區巡回法庭模式時,頗有感慨地說:“社區巡回法庭區別于人民法庭,它只是法官定期不定期的前往巡回法庭辦案,節約了很多成本。同時它又區別于單純的巡回法庭,由于地點固定且與社區調解中心合署辦公,可以定時定點為社區的居民提供法律服務,也可以社區調解中心為依托開展送達、調解、執行等工作。”

貼近居民便于調解

78歲的陳阿婆因拆遷后的房屋分配問題與子女產生了糾紛,但自己年事已高,又不識字。巡回法庭進入社區后,法庭開到了家門口,她早早來到法庭辦公室向法官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法官幫她填寫了口頭起訴表格,并電話通知其子女下午到社區法庭接受調解。在社區居委會的協助下,陳阿婆很快就和子女達成了和解協議。如今陳阿婆不僅拿到了60平米的新房,贍養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陳阿婆開心地說:“幸虧社區里來了巡回法庭,象我這樣的老人哪里還有本事跑上幾十公里去打官司。”類似于陳阿婆這樣的案子在巡回法庭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該院民一庭庭長楊建忠介紹說,社區巡回法庭是法院將審判地點搬到了社區,與鄉鎮原有的司法所、調處中心合署辦公,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這些機構的軟硬件設施。同時巡回法庭并沒有減少審判環節,而是將一些環節進行了調整。這些調整使得審判時間大為縮短,辦案效率大為提高,社區巡回法庭案件的平均審理天數比業務庭案件縮短了16.18天。自巡回法庭啟動半年多來,社區巡回法庭調解撤訴率達85%,執行收案同比下降20.83%,全院的信訪投訴明顯減少。

“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并不僅僅在社區設立一個巡回法庭就能取得的,在設立巡回法庭的同時,法院還以此為紐帶,依靠社區的管理系統,建立起信息服務網絡。通過這一網絡形成了密切配合的互動工作機制。” 該院副院長沈錦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介紹說:“法院通過在社區內聘任調解聯絡員和人民陪審員,編制社區調解員、聯絡員和人民陪審員通訊錄,及時的進行信息互通,這樣法院可以對人民調解進行直接指導。在涉及婚姻關系、贍養、繼承等相對單一的矛盾糾紛時,法院通過委托調解、協助調解、就地調解、訴前調解等多種調解手段有效的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

法制宣傳巡回法庭有所為

在社區巡回法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景象,法庭內正在審理案件,法庭外則圍滿了前來旁聽的社區居民。案件宣判后,居民們都在津津有味地的討論著這個案件究竟誰是誰非,而法官這樣判的依據究竟是什么。

東渚鎮是一個動遷農民比較集中的地區,在當地小區里,居民為安裝防盜窗發生了很多糾紛。該院選擇了一個樓上居民告樓下要求拆除凸出式防盜窗的案件到東渚巡回法庭審理。開庭當日,物業公司和很多社區居民紛紛前來旁聽。法庭調解階段,法官說之以法,人民調解員曉之以理,互相配合優勢互補,順利達成了被告自行拆除防盜窗消除安全隱患的協議。使得旁聽的群眾得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法官隨即又將調解書和相關法律規定張貼在社區的宣傳欄里,起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參與調解的人民調解員祝江笑著對記者說:“巡回法庭審理這個案件后,我們再遇到類似案件時調處就容易多了!

目前,該院已經啟動了組織旁聽專項計劃,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安排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當地的居委會干部以及普通居民進行旁聽。其中組織居民旁聽已達近2000人次,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全方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