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京訊:借助社會資源,結合多種處理方式,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這一"訴調對接"機制,是鼓樓區法院推進調解工作的重要舉措。據悉,該院通過這種方式,僅去年就成功調解近百起訴訟糾紛。

南京鼓樓區法院每年辦結案件超過5000件,但一線法官卻不足40人。案多人少,怎樣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涉訴和非訴糾紛呢?該院從審務進社區、法官與地方組織共同化解矛盾中受到啟發,著手實踐把訴訟調解與社會大調解結合的"訴調對接"模式。據悉,鼓樓區有著良好的社會調解資源。如該區7個街道,每個街道有一個調解委員會;92個社區,每個社區有一個調解中心;甚至每一棟樓都有一位民調信息員,而像這樣的民調信息員,鼓樓區全區就有2500多名。這張細密的調解網絡,成為該區法院實踐"訴調對接"的堅實基礎。

“訴調對接”模式,主要有兩個辦法。其一為"委托調解",即將案件委托給相關部門調解。如不久前,該院受理了一起相鄰關系糾紛案。一烤鴨店因把客廳改成烤鴨爐,將二樓住戶地面溫度烤得很高,嚴重影響對方生活。法官向雙方所在地社區發出"委托調解函"。在社區調解下,雙方很快就達成了調解協議;

其二是"協助調解",即邀請社會資源來協助調解。該院曾受理過15名白血病患者狀告輸血感染丙肝案。因醫患矛盾十分突出,這些案件一旦處理不慎,會破壞正常的醫療秩序,還會影響社會穩定。為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鼓樓區法院邀請了省衛生廳工作人員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等協助調解。經過5輪調解后,這些案件現已調解結案。

目前,為進一步拓展合作資源,鼓樓區法院成立了審務進社區辦公室,專門負責協調協助和委托調解工作。如今,該院與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之間,均建立了比較暢通的聯系和溝通渠道。該院還通過定期集中授課和講座、進社區開示范庭等形式,加強對人民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 通過對協助調解和委托調解的實踐,有效整合了轄區內的各種社會資源,形成網絡和規模優勢。在處理糾紛和化解矛盾方面,緩解了法院因司法資源相對有限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此外,這一模式還降低了當事人的對抗情緒,體現了對當事人自主選擇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