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始終把司法公開作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手段,通過拓寬司法公開渠道、創新工作思路,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聽民聲、知民意、解民憂,實現立案、審判、執行、審判監督等各環節的透明運作,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提效率、以公開樹形象。

搭建平臺,解民憂

依托信息化手段,實現訴訟業務網上辦理,審判流程依法公開,讓審判更智能,讓司法更透明。

8月31日,位于淮陰區珠江路上的淮陰區法院新訴訟服務中心正式“開張”。嶄新的“24小時訴訟服務站”,設備已安裝完畢。配有多功能訴訟服務一體機、打印機、查詢機等設備,可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自助服務。

“當事人可以在自助訴訟服務區里查詢案件情況,進行案件風險評估,如果有需要復印的文件也可通過便民復印機進行……”立案庭庭長王曉峰介紹道。一位剛立完案件的律師表示,該院的信息化建設降低了律師和當事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建成,既實現了立案功能的信息化、訴訟服務的便捷化,又減少了手續,提供了明確的指引,讓當事人輕松參與訴訟。”黨組成員、副院長夏海軍說。

該院還充分利用網絡媒介,搭建新媒體平臺,集中公開法院的審判流程、裁判文書、法院日常動態、執行信息和普法短視頻等,實現了從審判法庭到群眾指尖的連接,搭建起了溝通法院與群眾、民意與司法的橋梁。據悉,2020年以來,實現裁判文書上網率100%,執行信息公開率100%,1-8月份庭審直播公開率87.89%。

敞開大門,聽民聲

“同學們,這就是法徽,它的基本圖案由麥穗、齒輪、華表、天平構成,其中天平寓意公平和公正……”徐溜人民法庭副庭長吳振宇正指著法徽仔細的給孩子們講解著。

針對暑期留守兒童法治安全問題,徐溜法庭組織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邀請了轄區徐溜鎮小學229名留守兒童走進法庭,實地參觀安檢通道、審判法庭,了解法槌、法袍、法徽的含義和作用,切身感受法庭的莊嚴與神圣。

這只是淮陰區法院“開放日”的一個日常縮影。該院始終結合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把“群眾請進來”,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開放日活動。

2020年以來共開展打擊毒品犯罪工作、物業糾紛、旁聽庭審、“把法治安全帶回家”“法護童年,牽手成長”等專題法院開放日13場次,邀請1000余名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司法公開。

該院還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參與調解、見證執行等,增進代表、委員對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有效增進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并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和示范功能。

下沉一線,知民意

淮陰區法院不僅主動“把群眾迎進來”,還積極組織“法官走出去”,通過法官下沉一線,擴大群眾知法懂法面,打通司法公開“最后一公里”。

8月10日和11日,該院各黨支部分別走進結對村(社區)圍繞推進“‘五共五強’法治示范村建設”主題開展專題活動(組織共建強堡壘,要事共商強發展,矛盾共解強服務,人才共培強隊伍,氛圍共營強治理)。

綜合辦黨支部深入結對村村委會,宣講《民法典》,以身邊鮮活的案例為《民法典》揭開面紗,讓普通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自6月17日,淮陰區“‘五共五強’法治示范村建設”啟動以來。該院法官積極主動下沉鄉村一線,抓住“黨群議事會”這一時機,從結對村(社區)實際出發,靈活開展典型案例宣傳、黨小組之家交流、《民法典》宣講等活動,讓法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村居治理貢獻法院力量。

據悉,該活動旨在通過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基層黨組織和人民法院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打造一批“無訟無訪、無黑無惡、無毒無賭”和“全民學法、用法、遵法、守法”的村(社區)示范點,在全區構建形成黨建引領、人大推動、法治護航的基層良法善治格局。

與此同時,該院將“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活動與“無訟網格”創建有機結合并常態化推進,借助和動員基層鄉村網格員力量,深入了解群眾生活中產生的矛盾糾紛,通過法官、網格員等力量的主動“提前介入”,幫助分析矛盾雙方的參與訴訟的利弊關系、訴訟風險及針對如何規避不良后果提出建議,將司法審判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實現矛盾糾紛的“源頭”和有效化解,充分發揮法院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中的推手作用,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村”。

2020年以來,該院走上街頭、走進課堂、企業、村鎮,開展“3·15”消費者維權、暑期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送‘法’進商會”等主題普法活動62次,惠及6000余名群眾。

“司法公開只有做到讓人民叫好、點贊,才真正實現司法公開的價值,從而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該院黨組書記、院長尤鐵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