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厲打擊養老詐騙犯罪,守護好老年人“錢袋子”,全面提升老年人識騙防騙能力,6月16日,省法院組織南京、蘇州、無錫、鎮江、揚州、南通、徐州等地區9家基層人民法院集中宣判了15件養老詐騙犯罪案件,其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11件,詐騙案3件,集資詐騙案1件,涉案金額共計14.16億余元。法院根據事實證據和各被告人參與的犯罪數額、作用大小、退贓退賠情況、歸案后的認罪態度等情節,對33名被告人分別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至拘役四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

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蘇法院始終堅持 “穩、準、狠”的總要求,不斷鞏固嚴打高壓態勢,依法嚴懲養老詐騙犯罪。本次集中宣判的案件,聚焦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等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涉老詐騙犯罪。各法院以實現“三個效果”統一為導向,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將依法從嚴從快懲處和最大限度追贓挽損統籌起來,對造成被害人經濟損失巨大或者具有惡劣社會影響的依法予以重判,其中5名被告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對作用小、具有認罪認罰、自首立功等從寬情節的,特別是積極退贓退賠的,依法適當從寬處罰,其中7名被告人被判處緩刑。

老年人往往容易為騙子的“熱情體貼”所感動、輕信“養老產品”的神奇療效、沉浸于“投資養老”的美好期待,成為詐騙分子的“下手對象”。

提醒廣大老年朋友:擦亮雙眼、提高警惕,不斷提升反詐防騙意識和能力。

一唱一和是演戲,“名貴藥草”有貓膩

被告人陸某、王某、徐某、黃某四人合伙,在宜興市宜城街道、屺亭街道、和橋鎮菜場等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將每斤50元左右的普通花茶“綠蘿花”改換包裝后吹噓成能治療各種老年疾病的名貴藥草“雪地花”,并以1000元一斤的高價進行售賣。該團伙中陸某和黃某負責尋覓行騙對象,黃某充當欲購買“雪地花”的路人,主動搭訕被害人,告知其曾買過“雪地花”,知道“雪地花”有神奇療效,假意相約購買,以“人多好還價”等說辭引起被害人購買興趣;陸某冒充“校長”“領導”等身份的路人,佐證“雪地花”是名貴藥草,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效果,增強可信度,加深被害人的錯誤認識。二人陪同被害人去王某的攤位,王某報價時故意含糊其辭,不講明單價100元是指一兩還是一斤,趁被害人猶豫講價之際,徐某冒充路過的藥店老板,稱認識這種奇藥并夸大療效,甚至自己掏錢購買,王某、陸某配合營造熱賣氣氛,使被害人信以為真,最后以100元一兩的高價購買。現金不夠的,王某會要求被害人向菜場的熟人借錢或跟隨被害人回家取錢。被害老人被一出出“雙簧”騙得暈頭轉向,糊里糊涂交錢買藥。

法官提示:這類詐騙善用心理戰術,一來瞄準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需求,二來幾人分工配合演“雙簧”,通過“角色”設定、“臺詞”設計,在各個環節加深被害人的內心確信、打消疑慮,誘使被害人一步步走進圈套。要識破這種騙術并不難,老年朋友應做到四“不”:生人搭訕不理會,靈丹妙藥不輕信,包治百病不可能,貪圖便宜不參與。

假牙太“假”樹脂湊,粗制濫造“科技”秀

被告人孔某、馬某、張某先后至常熟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各菜場流竄擺攤,冒充牙醫做牙科免費咨詢、免費檢查,將老年群體作為主要目標,以價值極為低廉的材料冒充“高科技烤瓷牙”,向前來咨詢的老年人推銷售賣,價格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馬某、張某負責推銷“高科技烤瓷牙”產品,號稱“斷牙能接活”“口內制作,一次成功”“可使用十年以上”,吸引被害人訂制假牙。孔某負責冒充牙醫、給被害人檢查牙齒及現場制作。經查,所謂“高科技烤瓷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造牙粉,每顆牙齒成本僅1元左右,大多在使用幾小時后掉落,不正規的鑲牙手法也導致多名被害人牙齒脫落。所謂“牙醫”留下的名片也均系偽造,聯系電話都無法打通。

法官提示:老年朋友通常迷信“高科技”,一旦貼上“高科技”標簽,就覺得物有所值。醫療產品事關身體健康,一旦被騙,不僅錢財受損,健康也可能受到影響。老年人有看病就診、配制假牙、健康檢查等需求的,一定要認準具備醫療資質的正規機構,千萬不要認為穿白大褂的就是醫生、標“高科技”的就是正規產品。

警惕消費陷阱,“返利”有去無回

被告人宗某伙同他人開設丹陽宗仁堂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鎮江眾愛生鮮超市有限公司等,并在丹陽市訪仙鎮、陵口鎮等地開設門店,未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在明知公司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明顯不能支付全部本息的情況下,先后推出購買黑白肽等各類保健品返利,購買旅游、體檢服務返利,入股眾愛生鮮超市有限公司返利等多種項目,承諾按期向集資參與人返還本金、給予利息或免費提供產品、服務,并通過招聘人員進行電話通知、召開健康講座、口口相傳等方式進行宣傳, 騙取廣大中老年集資參與人的信任,共向915名集資參與人吸收投資本金1266.76萬元。后因資金鏈斷裂,造成915名集資參與人投資本金損失 1134.36萬元。

法官提示:“高利回報”“消費返利”“股權投資”是非法集資類犯罪的慣用手段,此類投資理財項目常以“高息紅利”“短期回本”“穩賺不賠”為誘餌,以“資金斷裂”“周轉不靈”“爆雷跑路”為結局,以養老為名的集資詐騙更輔之以“優質養老服務”“特效養老產品”的虛假宣傳,集資參與人早期嘗到一點甜頭,最后大多血本無歸,以為是“餡餅”,實則是“陷阱”。老年群體往往信息渠道少、辨別能力差、風險意識薄弱,一定要謹記高回報伴隨高風險,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理財產品,科學謹慎投資、警惕非法理財、拒絕跟風參與,遇到無法辨別的情況及時向家人求助,發現可能遭受損失時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