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古觀今,忠信廉潔,乃立身之本。浩瀚青史,廉者留名者甚多,繪就了中華文化中耀眼的“清正”畫卷。在蘇州這幅山水畫中,清風徐徐,奇山峻石,府學家風,一清如水,縱古穿今、一脈相承的是清廉之思想,是蘇州廉政文化源頭之活水。

廉輕,似袖中清風?!皟尚淝屣L”是明代蘇州知府況鐘一生的寫照,因其治理腐敗的成效與清廉正直的作風被蘇州百姓尊為“況青天”。任職蘇州十三年間,府衙“蕭然如僧舍”,平素用膳一葷一素,儉樸如一。在赴京考績之時,更寫詩云“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p>

廉重,如壓艙之石?!巴辽灵L”的陸績是地道的蘇州人,其赴廣西任滿歸鄉時,在路上因風浪太大,船只太空難以抵擋,陸績便取巨石壓艙,這才得以重新起航。其后,這塊普通的花崗巖石頭被明代監察御史樊祉題名為“廉石”,被世人供奉至今。從“壓艙石”到“廉石”,其背后體現的“廉石精神”不斷傳承、歷久彌新,時刻提醒著新時代的青年干部—為民之路,風急浪高,惟以廉“壓艙”。

廉雖無形,傳承于千載家風?!跋葢n而樂”的范仲淹在其逝世后被百姓給予了昭若日月的評價,更被朱熹評為“天地間氣,第一流人物”,他不僅自己做到了廉潔一生,死后“殮無新衣”,還特別注重家庭教育,要求自己的孩子生活儉樸,甘于清貧。在他給子孫留下的《家訓百字銘》中,更是要求子孫“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正因為范仲淹對廉儉家風的堅守,這種風格才得以成為范氏一門的準則,傳承至今。而范仲淹調任蘇州知州時創辦的蘇州府學與文廟,又不知浸潤了多少文人學士,在那銀杏葉間、在那詩書誦讀聲中,繁榮的蘇州文脈已悄然留下“廉”的印記。

廉亦有形,隨山塘河水流淌?!霸娡酢卑拙右撞粌H是詩文蓋世,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他重自律,為官廉正清明,體現其一就是經常主動公示自己的“工資”,“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就是他擔任蘇州刺史的俸祿。他愛民眾,兼濟天下。在蘇州任內帶領民眾開掘了一條貫通南北的虎丘山塘河堤,沿山塘河擴展山塘路,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如今,歷史文化古街山塘街緊依山塘河,七里山塘盛景沿水緩緩鋪開。文明自古依水而行,水流不息,文脈不斷,隨山塘河流淌的是千年“清白”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