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河法庭地處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西南部,法庭下轄龍河、埠子、洋北3個鎮(街道)和宿遷運河港產業園、宿城區現代農業產園2個管委會。轄區產業特征相對明顯,各具特點。其中,龍河紅色資源豐富、洋北工業發展迅猛,埠子現代農業特征明顯。法庭在服務保障鄉村產業振興、參與全區“三爭三創”活動中,根據產業的特點,因地制宜筑起一條“紅、藍、綠”三色訴源治理“快車道”。今年1至7月,龍河法庭受理案件壓降到499件,結案403件,調撤率達到57.22%。

“紅”分三塊:龍河法庭依托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指導開展矛盾排查、信訪維穩、法治宣傳等工作,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大力開展紅色法治宣傳教育,營造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讓基層群眾“零距離”接觸司法。同時,積極組織干警參觀朱瑞將軍故居及朱瑞將軍革命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紅色教育。在“紅領巾”青少年法治教育保護方面,強化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主動對接轄區中小學,尤其是在龍河鎮被列為全市九小中心城鎮重點建設及中心小學全面改擴建之際,通過“模擬法庭”“法庭開放日”“旁聽庭審”“巡回審判”“選聘百名小法官”等形式,讓孩子能夠直觀的接受法治教育、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在“夕陽紅”老年人合法權益維護方面,更多的是將立案、調解、庭審、執行等環節直接切換到敬老院、村居委會,從而更好體現了人民法庭三個“面向”的精神。

“都是鄉里鄉親的能有什么大矛盾只要大家坐下來談。”在龍河鎮夾河村李宅組,龍河法庭庭長劉嚴東正在與調解員張迎九調解一起村民之間因沈某在抖音平臺發布視頻稱李某是“村霸”引發的名譽權糾紛。

經過干警苦口婆心的勸說、專業公正的釋法明理,李某與沈某握手言和,撤回了本案起訴。案件得到圓滿解決,雙方當事人的鄰里情得以維系。一起可能產生的信訪、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糾紛也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藍”有深淺:積極服務保障洋北“百億項目建設、千億產業培育”及“打造千里運河第一港”。轄區內企業眾多、類型化聚集,定期走訪特色企業、當好企業的“法律參謀”成為法庭干警日常的工作。上門走訪除了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難題,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風險提示,重點做好企業在防范經濟糾紛、規范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同時,與多家企業開展“法企共建”活動,在當地政府進行企業幫辦過程中,法官憑借自身的專業優勢對政府、企業的各類合同進行專業研判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從而有效緩解了轄區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龍河法庭累計辦理涉企案件100余件,走訪企業30余家,組織法律知識培訓7場次,發放普法宣傳資料500余份,為企業挽回損失近億元。

“綠”滿全園:在項目拆遷、土地流轉、設施建設、綠領權益保護、短期用工、農藥化肥種子等生產資料領域涉法糾紛預防化解、蔬菜水果采摘期的交通、物流、運輸、買賣等各類風險防范、農家樂、采摘園、合作社、電商等涉農新型經濟主體涉法規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體現。近年來,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在不斷增多。龍河法庭主動聚焦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涉農司法保護,近年來妥善化解、審結土地流轉、農產品加工等涉農糾紛案件80余件。

“宿城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現在開庭……”一聲清脆的法槌聲在洋北街道某社區原告劉某的家門口響起。一條橫幅、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干警們在原告家門口的空地上搭建起一個簡易的巡回法庭。“你不能來,我們就去。”龍河法庭的法官們一次次走出法庭,走到群眾家門口,努力實現一次巡回、多重效益。

法庭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常態化向轄區黨委、政府通報案件情況,對可能影響新農村建設的系列糾紛進行分析,形成調研報告。法庭與轄區所有鎮(街道)簽訂共建協議,實現“無訟村居”創建點全覆蓋,推動建立轄區網格化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體系。

“延伸訴訟服務,預判矛盾較大的糾紛,提前介入,聯動調處。對接基層調解組織,運用委派調解、聯合調解等方式,建立多元解紛體系。開展多樣化的普法宣傳10余場次,提供法律咨詢1000余人次。強化群眾的法律意識,引導人民群眾主動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提及訴源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的情況,法庭干警如數家珍。

人民法庭“一庭一品牌”創建活動以法治力量推動了國家部分惠農富農政策的貫徹落實,龍河法庭將繼續發揮人民法庭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更加注重以人民群眾聽得懂、看得見、易接受的方式開展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在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法治化治理中的獲得感、幸福感。